成本支撐坍塌 化工行業迎寒冬
- 發佈時間:2016-01-18 02:09:36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張明江
今年,在美聯儲加息等因素的壓力之下,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迎來“雪崩”。12月21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至36.18美元/桶,跌破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低位,並創下2004年來最低水準。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成本支撐坍塌之後,化工品自然不能倖免。近期,PE、PP、PVC等期貨品種,均下探階段低點,甚至連續刷新上市以來的新低。
“從12月開局來看,多數化工品繼續長週期的成本遞進性下跌,加之受産能過剩壓力影響,低位泥潭之路尚未到頭。尤其原油再創新低,讓化工市場在這個冬天格外寒冷。”吉林寶源化工貿易公司經理張旭説。
當前的嚴峻形勢,對於化工行業而言並非新鮮事。2008年,我國化工業即受到國際金融危機、自然災害、政策調整及上游原料價格上漲、下游需求萎縮等眾多不利因素影響,生存陷入困境。以PVC為例,2008年7月份以後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導致PVC價格由每噸9000元一路下跌到11月份的5000元,就給PVC生産企業帶來了巨大衝擊。
“一直以來,石化原料價格受上游控制,尤其是在聚丙烯價格波動較大的年份,如2010年(波動幅度達41%)和2011年(波動幅度達35%),我們公司採購非常被動。”改性塑膠行業龍頭金髮科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指出,形勢倒逼之下,化工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在景氣度較高時,生産商通常提高負荷或是加快擴能投産;而在下跌週期中,生産商則盡可能維持高産能,以佔有市場份額。當前,內需及出口均處於漸進式軟著陸的降速局面,結構調整壓力同步上升。為此,相關部門已積極促進落後、過剩産能關停並轉,尤其積極鼓勵、促進並購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