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美國原油出口難撼全球能源市場格局

  • 發佈時間:2016-01-14 09:33:3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長期來看,出口將促進其相關産業的投資和發展

  A對油價短期影響相對較小

  美國已經實施40多年的原油出口禁令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1973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宣佈石油禁運,這使美國遭受沉重的打擊。而當時美國國內原油需求高漲,原油産量從1970年達到峰值後持續下滑,國內也面臨著嚴重的通脹。為了滿足國內工業需求,保障原油的供應安全,並擺脫對進口原油的依賴,美國連續推出了多項法規來限制本國的原油出口並控制價格。

  1974年,美國政府通過了《緊急石油分配法案》,成為第一個限制原油出口的政府法規;將原油加入《出口管理法案》中的商品控制名單,原油出口開始被嚴格限制。1975年,美國《能源政策和節能法》成為又一部禁止原油出口的法案。1979年,美國原油出口禁令被編纂進《能源管理法案》。但該出口禁令主要只是針對從地下開採出來沒有經過任何提煉的原油進行限制,對於經提煉過後石油製成品仍然可以申請出口。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總統行動和其他相關規則的變動,出口禁令已經不再如當初那般嚴格。美國這些年來的原油出口貿易一直沒停過,而且出口量還呈逐年上升的趨勢。EIA數據顯示,2015年前5個月,美國原油出口量為平均49萬桶/天。因此,取消禁令對油價和原油生産的短期影響相對較小。儘管如此,這一舉措將極大消除自由貿易的摩擦和阻礙,使得市場價格發現過程更加穩健,提升資本配置效率。因此,出口禁令解除將對美國原油(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即WTI)成為國際基準原油産生積極的影響。

  與1975年的狀況相比,美國目前國內的原油市場已經出現質的變化。一是國內産能極度充足,以2014年為例,美國原油産量已經全面超過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産油國,相比2013年的産量上升了13.6%。二是國內消費增長緩慢,2014年美國國內的原油消耗量僅比2013年增加0.004%。在此情況下,可以想見,美國國內原油生産廠商希望開放原油出口禁令的心情有多迫切。

  圖為WTI原油和Brent原油歷史價格走勢

  B預計2016年美國的原油産量將出現下降

  在舊法律規定下,只有成品油被允許自由出口,原油出口需要許可證。在獲得許可的情況下,源於國外的進口原油可以再出口到加拿大和墨西哥,另有部分原油出口來自於加州和阿拉斯加。

  此外,在過去幾年間,成品油的定義已經大大放寬,其中也包括一些輕微提煉的原油産品(即輕凝析油)。因此,在禁令實施的數年間,對美國原油出口的限制實際上已經大大放鬆。

  隨著禁令解除,生産商們現在可以自由出口原油産品,但我們並不期望原油出口立即會有大幅度的增加。實際上,據預測,2016—2017年原油和成品油出口的總和很有可能還保持在當前的趨勢上。

  另外,BP公司2015年世界能源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委內瑞拉、沙烏地阿拉伯、加拿大、伊朗和伊拉克等5個國家的原油儲量佔全球的61.5%,而且除了沙烏地阿拉伯以外,儲採比都超過100年。

  儘管美國開採頁巖油(實質上是緻密油)有所成功,但仍居全球第9位,僅佔全球總量的2.9%。也就是説,美國儘管産量可以超過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但後勁並不足,原油出口不具備影響全球能源格局的能力。

  始於2014年四季度的全球低油價環境仍在繼續,而對油價的長期預期是未來生産的關鍵驅動因素。中國的經濟仍舊在減速增長,其他新興市場的增長速度也十分緩慢。歐洲的實際GDP增長率只有1%—2%,美國的增長速度要稍快一點,而日本的狀況則要糟糕一些。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情形下,需求增長十分緩慢。此外,原油也是重要的運輸燃料。隨著交通運輸更加節能化,對原油的需求也將大大減少。簡而言之,目前的需求情況並不支援油價重回高位。

  在供給方面,考慮到2015年在原油生産部門的投資較少,以及分析人士對低油價環境將持續數年的共識,可以預計2016年美國的原油産量將出現下降。而2016年年內,美國和加拿大減少的原油産量將會被中東,包括將要到達全球市場的伊朗石油所彌補。儘管如此,對美國原油生産商來説,出口禁令解除仍會産生些許積極影響。

  隨著禁令解除,巴肯油和WTI原油之間的價差將進一步收緊,巴肯頁巖油和國內其他低硫原油將有新的出口市場,這將帶來更高的收入。

  C有助於Brent原油和WTI原油價差進一步收緊

  如前所述,任何消除市場摩擦,使世界各地石油資源更有效地聯繫起來的政策變動都有助於提升全球原油價格發現過程的穩健性。因此,美國原油出口禁令的解除有助於Brent原油和WTI原油價差的進一步收緊。實際上,2015年12月初,在有關出口禁令可能解除的消息的作用下,不同等級的原油已經開始了價格調整。

  1993—2006年間,Brent和WTI現貨之間的價差極窄,並且波動並不劇烈。隨著原油産業的繁榮,增加的産量涌向油價更高的地區,在此期間,成品油出口尚未開啟。在2011—2012年間,Brent原油價格一直高出WTI原油20美元以上,其中,在2011年9月,價差達到峰值29.7美元。

  2013和2014年,美國的原油交割和存儲設施建設基本趕上了持續增加的産量,Brent原油和WTI原油的價差大幅度縮小。

  美國出口禁令的解除加強了對原油資源的競爭,這意味著未來幾年內,Brent原油和WTI原油的價差將收緊至0的平均水準。儘管價差均值將會收斂到0,考慮到北海可能的維護供應中斷以及不可預測的天氣因素,其波動程度仍將十分劇烈,基差風險有增加的趨勢。

  圖為Brent原油和WTI原油的價差走勢

  D對全球成品油市場的影響

  出口禁令解除的另一個影響在於,美國出口的原油將涌向運輸成本較低、且有煉油需求的地區。這可能意味著,美國對亞洲地區的原油出口將增加。

  美國原油出口的方向取決於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煉油能力的發展程度以及在競爭性原油資源地之間的運輸成本。美國煉油廠具有極高的成本效率,它們不僅能夠在世界範圍內有效地競爭,而且使得世界各地的煉油廠都不得不更加重視運輸和存儲成本。

  在世界範圍內,新建煉油廠都是很難獲得許可的,要建立一個新的煉油廠,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投入、一個穩定的可預見的需求來源、將原油從來源地運送到新煉油廠的合理的運輸成本,而相比之下,美國的競爭優勢則十分明顯。換句話説,全球煉油廠的競爭環境意味著,在未來幾年內,美國成品油出口可能會保持在相當不錯水準上,儘管原油出口也有可能會有小幅增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