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玉米價格或迎大幅下跌行情

  • 發佈時間:2015-11-27 01:00:4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格林大華期貨 崔家悅  責任編輯:胡愛善

  受下調臨儲價影響,玉米價格快速下跌,分析國內棉花收儲政策改革對棉花市場價格的影響,或許會對玉米價格走勢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011年之前,國家對棉花不採取收儲政策。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鄭州棉花期貨價格在國內寬鬆貨幣政策刺激下,從2008年10月份的10155元/噸漲至2010年11月份的33692元/噸。2011年,面對突然大幅下跌的棉花價格,國家為了保護棉農利益、保障市場供給和穩定,出臺了臨時收儲政策,收儲價定在19800元/噸。當時鄭州棉花期貨價格已由33000元/噸跌至27500元/噸附近,19800元/噸的收儲價格反而成了當時的市場指導價,造成棉價進一步大幅下跌。2014年開始,國內棉花政策由收儲改為直補,鄭州棉花期貨價格由20000元/噸一路下跌,近期跌至11700元/噸附近。

  再看玉米市場,國內玉米從2007年開始實行臨時收儲政策後,臨儲價格從2007年的0.7元/斤漲至2014年的1.12元/斤。大連玉米期貨價格也由2007年的1400元/噸漲至2015年3月的2535元/噸。2015年玉米臨儲政策調整,下調收儲價至1元/斤。受此影響大連玉米期貨價格出現大幅下跌行情,最低一度跌破1800元/噸,目前處於1850元/噸附近波動。

  對比國內棉花收儲和玉米收儲政策的影響,從中可以發現一些相似之處:收儲造成國內庫存大幅增加,庫存壓力持續增大;國內價格明顯高於國際價格,且內外價差持續擴大;收儲價格的高低對市場直接影響較大,尤其當收儲價格低於市場價格時,對市場形成的壓力會出現集中釋放,從而造成價格出現極端下跌的行情。

  玉米本輪受下調臨儲價而引發的快速下跌行情,與當年棉花下跌的情形如出一轍,如果認定這是如棉花般長期下跌行情初期階段的前奏,而且玉米後期將步棉花的後塵,也進行直補改革,那麼玉米未來還將有幅度較大的下跌行情。不過,我們還應注意的是,畢竟玉米作為糧食品種,在儲存方式和時限上,以及消費方面都與棉花不同,這種差異性可能會造成兩者之間長期走勢的相關性出現較大偏差,會對上述結論形成較大的干擾和不確定影響,從而對操作構成風險。因此,在具體的行情把握上,還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