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美聯儲加息預期懸頂大宗商品再現暴跌

  • 發佈時間:2015-11-23 06:31:46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陳若然  責任編輯:胡愛善

  在接連兩周的大跌之後,上週四,國內大宗商品再度全線收跌,貴金屬、菜粕、油脂類、石化類商品、農産品等均未倖免。

  事實上,2014年以來,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越來越強,新興市場也再現動蕩。近期更出現日本三季度經濟增速不及預期,美國加息時點又漸進等多方壓力。值此多事之秋,大宗商品連續下跌後是否即將探底,未來走勢又將如何?

  大宗商品上周再暴跌

  隨著12月預期加息時點的臨近,大宗商品市場的寒冬夜隨之越逼越近。此前,美聯儲公佈的10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大多數與會官員都對12月份加息持開放態度,來自海外的風險因素在降低,這意味著他們幾乎已經做好了九年來首次加息的準備。

  而上周,即19日,國內大宗商品近全線收跌,推動跟蹤大宗商品綜合表現的文華商品指數收跌。截至收盤,黃金期貨領漲,主力合約收于每克224.4元,較前一交易日結算價上漲1.25元,漲幅0.56%;焦炭期貨領跌,主力合約收于每噸675元,較前一交易日結算價下跌28元,跌幅3.98%。

  具體品種方面,石化類商品近全線收跌。PE期貨主力合約收于每噸7710元,跌幅1.15%;玻璃期貨主力合約收于每噸855元,跌幅1.5%;PVC期貨主力合約收于每噸4480元,跌幅1.54%;橡膠期貨主力合約收于每噸1.03萬元,跌幅1.58%;瀝青期貨主力合約收于每噸2036元,跌幅2.68%。

  而另一方面,19日到20日,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下跌2.9%,報504點,已連跌19天,並創新低紀錄。此前的紀錄低點為2015年2月18日的509點;BDI的歷史最高點是2008年5月21日的11771點。

  一方面是加息週期將至,另一方面,下跌也顯示了市場做空情緒。最近幾週,市場做空原油、黃金的情緒又顯著走高。CFTC數據顯示,對衝基金接連加碼黃金、原油、銅等大宗商品空頭頭寸,原油、黃金等大宗商品價格快速轉跌。

  分析師認為,目前看,美聯儲加息利空仍未完全消化,美聯儲加息前後,大宗商品或難以走出低迷。

  大宗商品市場或仍未見底

  對於大宗商品價格不斷刷出新低,有分析人士表示,美聯儲12月將加息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但並非唯一因素,其他影響因素還包括冬季大多數工業品原材料需求不斷萎縮,尤其是戶外開工下降和下游終端企業致力於去庫存和低庫存。

  據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團隊分析,當前時間點處於美聯儲降息加息週期之內,全球經濟都難以逃脫其影響,大宗商品市場更是如此。姜超表示,大宗商品標價以美元為主,美元指數和大宗價格存在顯著負相關關係。美國貨幣政策緊縮時,美元指數會走強,大宗商品會走弱,而巴西、阿根廷、南非等新興經濟體是大宗商品的重要生産國,會遭受較大的衝擊。

  而當前,除了受週期影響,大宗商品市場面臨著更為嚴酷的經濟局面,大宗商品市場本身也處於變局之中。一方面,受政治、經濟、技術等多因素影響,原油市場“跌跌不休”。另一方面,作為大宗商品的消費“巨頭”,中國經濟在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後突然減速,對大宗商品需求大幅下滑。兩方面的利空因素短期內均未改善,所以儘管歷史上美聯儲加息後大宗商品會走強,但姜超認為,此次大宗商品或仍未見底。

  不過,高盛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則認為是對目前低迷的大宗商品市場的“力挺”。

  高盛認為,雖然截至目前供應面調整已初露端倪,但調整幅度仍不夠充分,而需求面的變化要麼不足以抵消供應面的緩慢調整、要麼甚至出現了下滑,這意味著價格下跌趨勢需要持續更久,並建議未來12個月低配大宗商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