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棉花供需缺口不大 鄭棉短期尚難有太大起色

  • 發佈時間:2015-10-07 08: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進入9月,2015/2016年度新棉陸續成熟,對於新年度 棉花 的供給情況,筆者通過調研新疆主要棉産區,了解了新棉的産量情況。

  新年度棉花産量基本落定,棉花供需缺口並不大

  據筆者了解,新疆各産棉區的新棉産量參差不齊,雖然受7月高溫天氣影響,但綜合來看,新疆新棉産量大致較去年下滑10%左右,預計新棉總産量為400萬噸。

  另外,業內人士認為,內地棉花因種植面積較去年有明顯下滑,總産量下滑較多。根據市場相關數據微調後,新年度棉花總産量預計為120萬噸;進口棉數量料繼續下滑至120萬噸。根據棉花協會數據調整預估,棉花期初庫存為80萬噸,而如果參照上年度的水準,新年度棉花消費量約為740萬噸。所以,從供需來看,棉花可能會有20萬噸左右的供給缺口,但整體供給缺口不大。

  下游需求遲遲沒有改善,紡企不補庫難有好行情

  紡織行業素有“金九銀十”傳統訂單旺季的説法,但隨著近幾年下游市場不太景氣,今年的訂單旺季遲遲沒有到來。在需求不振的背景下,多數紡企也繼續維持在原料上隨用隨買的策略,這對棉花價格很難形成有效支撐。

  此外,對於用棉量的預計,隨著紡企採購情況發生一些變化,今年3—4月訂單有所好轉,紡企預計新年度消費增加;7—8月訂單較差,紡企預計新年度消費減少。據了解,目前紡企的訂單情況仍沒有明顯起色,在宏觀經濟復蘇緩慢的背景下,傳統的紡織行業也在經歷著轉型升級的困境。所以,用棉量是增加還是減少直接決定供需矛盾,也直接影響著棉花價格的漲跌。

  棉花收儲政策逐漸鬆綁,國儲棉給市場的壓力大

  之前的幾年裏,國家在棉花政策方面大招頻出,尤其是連續3年的敞開收儲政策。而自從去年開始國家放棄了收儲政策,取而代之的是直補政策。這樣的轉變預示著政府在棉花的價格調控中,逐漸要退居次要地位,讓市場供需來決定價格。如此這般,分析棉花價格應該更加看重市場供求關係,不能再妄想國家會輕易救市了。

  收儲雖然停止,但千萬噸的國儲棉庫存仍然虎視眈眈,這也是棉花産業揮之不去的危機所在,因為這個數量足夠國內紡織企業使用一年半。所以,拋儲政策仍然左右著市場對棉價的看法,更確切地説是給市場帶來無限壓力,讓棉花價格背負了沉重的包袱。

  後市展望

  筆者認為,在2015/2016年度前期,鄭棉基本上會隨著新棉的大量上市,呈現價格逐漸下滑的過程。理由是即便不考慮國儲棉,新棉的供給缺口也不大,目前來看棉花消費有下滑可能。所以,在2015/2016年度前期供給不緊張的情況下,鄭棉期價很難有起色,逢高沽空相對有利,這也是軋花廠和貿易商借助期貨工具進行保值的時期。

  與此同時,棉花價格下跌給下游帶來便宜原料的同時也提振需求,加之時間推移,棉花消耗如果能達到一定程度,2015/2016年度後期需要關注是否會出現新棉供給缺口?如果不出現供給缺口,鄭棉中期反彈之後還要下跌,下跌幅度可以關注棉農對籽棉價格的接受程度,以及內外棉比價關係;如果出現供給缺口,鄭棉才會有像樣的反彈,而且反彈還會受制于拋儲政策的影響。總之,在供給與庫存確定的情況下,消費更能決定棉花後市的階段性情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