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股指期貨與“裸賣空”風馬牛不相及

  • 發佈時間:2015-07-09 07: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A股連跌引發謠言四起,股指期貨再次躺槍,很多投資者把股指期貨與一直飽受爭議的“裸賣空”聯繫在了一起。而在業內專家看來,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在運作機制上具有明顯的區別,不可混淆。

  具體來説,一方面,“裸賣空”主要是指股票單向賣空,而股指期貨實行雙向交易機制,多空對立統一,天然均衡,不可被片面地視為做空工具。據了解,金融危機以及歐債危機中,很多國家採取了限制股票“裸賣空”措施,但從未限制股指期貨運作。

  另一方面,“裸賣空”存在明顯缺陷,容易淪為市場操縱工具。傳統的賣空是指交易者預期股價將下跌時,從經紀人手中借券賣出,然後在一定時間內買入股票歸還的行為。而“裸賣空”是指賣空者在借入股票之前就已向買方出售了手中根本沒有的股票,且只須在規定的T+3結算日前買入股票交付,從而為賣空者提供了可以延後交付股票的三天空檔機制。

  據了解,這種“先行賣空”的機制在中國被完全禁止,但在美國起初並不違法,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才全面禁止。此前,美國證券監管機構也很少對這類交易施以嚴格監管,甚至一些“裸賣空”者在超出T+3結算日未能借入股票交付買者,也仍能繼續交易一段時間。濫用“裸賣空”並對股價進行操縱的行為容易造成股市價格劇烈波動,極易引發市場系統性風險。

  業內人士認為,與之相比,股指期貨是標準化的避險工具,市場參與者既可以買多,也可以賣空,從而建立起期貨頭寸,在交易機制上並沒有類似“先向買方出售手中沒有的合約”的問題,也不存在延後交付的空檔機制,因而與“裸賣空”完全不可相提並論。正因為如此,在2008年金融危機惡化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裸賣空”採取了“零容忍”的態度和措施,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對股指期貨並未施加任何限制。

  東證期貨高級顧問方世聖[微網志]認為,股指期貨的雙向交易機制是資本市場基本制度,對完善股市內在穩定機制、奠定股市健康發展基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不管是套保、套利還是投機,都是市場上不可或缺的交易方式。比如限制了投機,那套保盤就缺少了對手方,流動性受到威脅,整個市場也沒法活躍,也就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

  據他介紹,股指期貨從1982年推出至今不過30多年,卻迅速成為全球不可替代的風險管理工具,經受了歷次金融危機的考驗,對維護市場平衡及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在2008年金融危機最嚴峻的時刻,股指期貨交易量和持倉量顯著增加,不但為市場提供了充分流動性,且有效減緩了金融危機衝擊力度,獲得全球市場的一致肯定。台灣期貨交易所在金融危機之後這樣評價股指期貨:“在金融危機當中,股指期貨成為股市下跌期間的‘疏洪道’,減輕了持股機構賣出股票對股市的拋壓,有利於股市穩定,股指期貨是股市的‘穩定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