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跌停呼籲更多機制創新
- 發佈時間:2015-07-06 04:31:10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張明江
7月1日,股指期貨市場出現嚴重貼水,中證500股指期貨甚至出現了900多點的驚人貼水。大幅貼水錶明市場陷入了極度恐慌之中。如何解決這種不正常的市場現象,業內人士建議,可借鑒國際市場的成熟經驗,引入熔斷機制,在恐慌時暫停股指期貨交易,待市場冷靜之後再重啟交易。
與此同時,本應起到平抑市場波動的上證ETF50期權,此次卻未能發揮應有的功能。為此不少市場人士呼籲,建議儘快上市股指期權,特別是在當前波動劇烈的環境中,期權作為靈活管理風險的工具,具有極大的市場需求。
不過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截至7月3日收盤,股指期貨三品種所有合約均由貼水轉為升水。有投資人士分析,升貼水預示著未來期指價格走勢。“春江水暖鴨先知”,升水或表明股指期貨、現貨走勢將逐步好轉。
多出一個跌停板的期指
上周,弱市之中對應中小盤風格的中證500期指跌勢最為慘烈。7月1日,在中證500指數“僅”跌5.55%的情形下,中證500股指期貨各合約悉數跌停。最令人詫異的是,主力IC1507合約較現貨貼水急劇擴大至902.51點,相比中證500現貨指數,期指“多”了一個跌停板;而IC1512合約更是貼水1325點,幅度達15.75%!
902.51點的貼水是什麼含義呢?換算成幅度相當於期指空頭在低於現貨價格10.7%的地方看空期指。有分析認為,考慮到7月合約到期日為7月17日,意味著期指空頭認為在未來的12個交易日中期指仍會大跌,因此折價10.7%賣出股指期貨。
升貼水的變化實際上是未來價格變化的先知。貼水行情反映了股指期貨在一定條件下與現貨的特定價格關係,所以貼水的變化對期貨價格的影響非常大。
為什麼中證500股指期貨會出現巨大貼水?
東灣資本中國負責人胡曉輝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解釋,具體來看,中證500指數成份股大多為中小盤股,經過前期形成的巨大漲幅,市盈率已處於相當高的位置,因此股票本身存在下跌風險。而且每只股票集中度相當高,一些股票存在著莊家控盤的情況,也有一些股票被各家基金集中或者交叉持股,持股集中度遠遠超過大盤股票。這樣,這些股票就可以被控盤資金控制到很高的價格上。
這些高度集中的個股,接盤量少,很難出貨。控盤資金也不願意出貨打壓自己的股票,他們為了回避大盤下跌,通過期貨市場上的賣空進行風險對衝,於是形成買股票賣期貨的狀態,使得IC經常呈現大幅度貼水。
胡曉輝表示,事實是股指期貨讓被套多頭有了避險工具,把下跌風險轉移到其他投機者手中。當股票下跌的時候,由於前期有融資等情況需要強平,於是就出現中小盤股大幅度跌板的情況,很多股票當天就不可能賣出平倉。指數看起來跌不動了,於是,配資的管理方等會強制要求融資者在期貨上進行賣出行為,當天期貨較現貨就會出現大幅度貼水。同時,大家都知道,第二天股市開盤,上一交易日封住跌板的股票會繼續下跌,所以當日貼水也合乎情理。
不過,對於市場普遍關注的升貼水變化,中金所董事長張慎峰曾于2013年11月25日在本報撰文指出,股指期貨上市以來,社會普遍關注其升貼水情況。有觀點認為,升水就是做多看多、貼水就是做空看空股市的標誌,甚至將股市下跌歸罪于股指期貨貼水。這是對境外市場個別觀點的不當概括,很值得商榷。他認為,綜合境內外研究及實踐情況來看,股指期貨升貼水主要受金融市場利率、股市分紅、微觀資金成本、套利力量、市場情緒等影響,升貼水不代表定價有偏差,也不是看多或看空的有效標誌,更不是股市走勢的指南針。
他舉例説,2013年6月,股指期貨也曾大幅承壓,貼水進一步放大,並於7月初達到巔峰。但市場之所以選擇股指期貨作為風險出口,本質上是期貨交易機制有優勢,包括資金效率高、交易成本低、多空皆便利等。股指期貨吸納了避險乃至投機火力,為股市緩解了拋壓、減輕了負擔,為實現股市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胡曉輝也認為,期貨被操縱導致股票大跌的説法值得商榷。相反,他認為,股指期貨給了被套多頭對衝逃跑的機會,實際對股票市場大跌起到了緩衝作用。
引入熔斷機制 給市場冷靜期
許多市場人士還呼籲,針對股指期貨、現貨的快速下跌的極端行情,應引入熔斷機制,在恐慌時暫停交易,給投資者以冷靜的機會。
熔斷機制起源於美國,從其發展歷史來看,形式多樣,但都是以人為地設置價格限制和中斷交易為特徵的。美國的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曾在1982年對標普500指數期貨合約實行過日交易價格為3%的價格限制,但這一規定在1983就被廢除,直到1987年出現了股災,才使人們重新考慮實施價格限制制度。
熔斷機制曾在股指期貨上市之前的倣真交易中實施過。長江期貨首席經濟學家劉仲元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熔斷機制實際上為市場交易提供了一個“減震器”的作用,其實質就是在漲跌停板制度啟用前設置的一道過渡性閘門,給市場以一定時間的冷靜期,提前向投資者警示風險,併為有關方面採取相關的風險控制手段和措施贏得時間和機會。
他説,從世界範圍看,熔斷機制對於股指期貨,乃至整個期貨市場的風險控制都是非常有效的。事實上,自從1988年美國股市引入熔斷機制之後,已經有20多年沒有發生股災,其作用可謂功不可沒。
中信期貨研究負責人劉賓認為,熔斷機制能夠對極端行情有一定的抑製作用,之前多數人預期指數跌停的概率偏小。但從最近劇烈波動的行情看,指數跌停也是存在的,10%的漲跌幅遠大於商品期貨。如果出現漲跌停,則可能對反向操作的客戶形成較大的損失,如果有熔斷機制,增加盤中的思考時間,或許會抑制極端行情的概率。
金鵬期貨金融衍生品研究員韓雪表示,美國在股災的時候用過熔斷機制,效果還是很明顯的。不過,在當前這種極端市場行情之下,要緩解或者止住跌勢,控制風險,還需要實質性政策。熔斷機制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只能是作為一個配套措施來看待。
儘快上市股指期權
極端行情之下,本應起到平抑市場波動的上證ETF50期權,此次卻出奇地“低調”。業內人士分析,流動性有限、標的小一級費用過大、門檻高等造成上證ETF50期權未能發揮期權應有的功能。為此不少市場人士呼籲,建議儘快上市股指期權,靈活管理風險。
海通期貨期權研究員楊磊分析,近期上證ETF50期權交易量每天維持在十萬張左右,與上市初期相比有一定提升,但流動性依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長江期貨研究員李富説,上證50ETF期權標的為對應的現貨,合約乘數為10000,以成交量最大的7月行權價3.0的認購合約為例,其名義價值為3萬元,與股指期貨的一百多萬元相比非常有限。
楊磊認為,主要問題還是集中在流動性方面,如果流動性好,合約名義價值低也無礙。目前期權合約的買賣價差較大,與標的走勢的關聯性也有一定的滯後性,成交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集中在當月合約,遠月份合約的成交量很小,流動性很差。
交易所收費較高,也限制了期權市場的進入門檻。楊磊説,目前交易所收費為每手2元左右,而目前很多期權經紀商的收費都在10元以上,考慮到前期投入,在交易量不大的情況下,經紀商也不太願意降低太多。李富也認為,目前期權參與門檻與股指期貨一樣是50萬元,且要求有金融期貨或兩融的交易經驗,後期交易所雖然降低了考試難度,但整體來説,現在參與期權交易的“門檻”仍然較高,不利於其功能的發揮。
上述業內人士均表示,上市股指期權絕對會是一件好事。一方面,股指期貨的流動性好,有廣泛的市場需求。如果推出股指期權,將會給投資者包括投機者和套保交易者都帶來更多的選擇,頭寸管理方式也更加豐富。而上證50ETF因為都是大盤股,與機構投資者的資産相關性不大,這也可能是其流動性不佳的原因之一。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