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糖價回升 糖業難嘗甜頭

  • 發佈時間:2015-06-30 10:01:49  來源:新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國內小氣候難逆國際大氣候

  自去年9月糖價跌至階段性低點後,在甘蔗種植面積預期減少和進口管控兩大因素的驅動下,糖價上漲已逾1000元/噸。近期的短暫回調後,夏季消費高峰也步步臨近,牛市似乎依然可期。

  糖價回升,糖業仍苦澀

  期貨日報記者日前在廣西調研時了解到,糖廠當前卻陷入了有價無貨的窘境。柳州一家糖廠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榨季初期,他們的甘蔗款尚未還清,資金壓力較大,而當時糖價一直在4200—4500元/噸之間徘徊。由於此前幾年糖價持續走低,很多糖廠已經出現虧損,本榨季初期糖價依舊不見好轉,為了解決資金方面的燃眉之急,糖企大量出貨。“不僅柳州地區,整個廣西産區糖廠都是相似的境況。”

  據了解,隨著資金壓力的解除,甘蔗減産和糖價上行也已基本確定,糖廠出貨的節奏越來越慢。無奈前期出貨量較大,雖然銷售期還有3個月之久,但糖廠庫存卻十分有限,即便採取惜售策略,糖廠因價格回升的獲益也難以彌補之前的損失。

  相比之下,一直維持相對穩定庫存的貿易商,在前期糖價較低時已經有了充分備貨。這樣看來,貿易商似乎可以嘗到糖價上漲的甜。不過在國內一家大型白糖貿易企業相關負責人楊柳(化名)看來,糖價這一波上漲,貿易商究竟能不能“受益匪淺”還很難説。作為中間商,前期雖然不像糖廠一樣面對巨大的資金壓力,他們得以在價格低位建立了相當數量的庫存,但相比往年同期,下游消費不旺,未來銷售量有多大、手中的貨能不能順利出手仍是未知數。

  此外,如今終端消費群體的採購渠道日益多樣化,採購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對接糖廠和貿易商方式。大量現貨交易平臺業務模式走向成熟以及進口糖等為終端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通過這些新渠道,消費者不僅可以找到更便宜的糖源,也可以使用最方便的購買方式,北方不僅可以選擇購買南方地區的産糖,也可以選擇附近地域的進口加工糖,産、銷區的地域格局已不再是限制。

  廣西糖網的數據顯示,今年糖網實物交收量同比大幅增長(今年240萬噸,去年190萬噸)。其資訊諮詢主管陳丹介紹,除了吸引到更多的貨源外,通過提供供應鏈融資服務解決買方資金問題和其物流渠道優勢,廣西糖網也獲得了眾多終端消費方的認同,市場份額有了明顯擴張。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進口加工糖在國內産能近來迅速增長,其市場份額也隨之擴張。”一德期貨農産品分析師李曉威表示,由於其價格相對低廉,物流方面也具有優勢,目前國內北方尤其是北方沿海地區進口加工糖頗受當地終端消費企業和貿易商青睞。而進口加工糖使貿易商和終端消費方採購的渠道豐富的同時,也意味著傳統産區如廣西、雲南地區糖廠産品外銷更加困難。

  牛市啟動,白糖能否坐穩

  近期白糖價格進入區間整理階段,但市場依舊看好後市。調研中,記者走訪的大、小糖廠最關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未來國內甘蔗的供應前景。柳州某大型糖廠負責人表示,柳州地區本榨季甘蔗種植面積同比下降約20%,該糖廠産量下滑30%,産區企業庫存整體下降約15%。7月初若備貨旺季如期而至,未來産區庫存必然會緊張。雖然7月3日之後,隨著半年臨儲糖到期,短期市場供應將增加,但該時間段正好趕上集中備貨期。

  市場人士認為,白糖供應偏緊已是板上釘釘。而消費上,國內剛性需求的增長趨勢依舊,預計將彌補部分終端消費下滑缺口。如此來看,白糖牛市真的就坐穩了麼?

  “其實現在判斷甘蔗減産水準還言之過早,要看8月甘蔗拔節情況,才能更準確預估。”廣西一家白糖貿易商表示,“減産也許並不像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嚴重。”

  廣西糖網的數據也顯示,雖然廣西産區庫存因減産有明顯降低趨勢,但雲南庫存同比依舊偏高。此外,部分貿易商也反映,自今年2月底開始,進口糖的利潤窗口逐漸放大,近幾個月進口量明顯增長。如今,進口糖利潤仍有繼續走高的趨勢,一些市場人士認為6月進口量將依舊可觀。

  與此同時,在目前“産區變銷區”的大趨勢下,採購方不僅在渠道上發生了變化,在採購時間上也打破了以往的季節性規律,近兩年來白糖的銷售高峰尤其是夏季高峰明顯弱化。北京一家白糖貿易企業負責人表示,如今銷售“淡季不淡,旺季不旺”,一年間銷售量都相對平穩的新形勢已然形成。

  按往年規律,當前已進入集中備貨時期,但整體而言終端客戶同比用糖量減少,後市價格不確定性較強,貿易商大多保持觀望,預期的銷售小高峰並未如約而至。在食糖消費季節性規律弱化後,今年“旺季不旺”很可能再次上演。“大多終端客戶的産品産量沒有增長,部分甚至出現減産,直接導致了白糖銷量上不去。”楊柳表示,“現在就看7月的消費能不能走上來,如果還是疲軟,行情也很難走強。”

  記者在與貿易商交談中了解到,雖然當前産區庫存同比下滑,但是前期貿易商積極囤貨,如今貿易商手中的庫存仍然可觀,産銷倒挂都成了“新常態”。“這些庫存消化了,國內糖價才會有較大的機會,但是消化需要多久誰都説不準。”上述北京白糖貿易企業負責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從全球糖業來看,國內的小氣候和國外的大氣候“完全不在一個步調上”。國內牛市在價格連跌3年後悄然開啟,外盤白糖卻因絕對價格偏高走向熊市行情。

  李曉威向記者解釋,目前國際主要産糖國産糖成本遠低於國內,本榨季印度大幅增産、泰國略有增産,其他國家産量多較為樂觀,抵消了我國的減産幅度,全球食糖市場整體處於過剩狀態。未來外盤走勢是否能出現轉機,還要看7、8月印度主産區天氣。而國內市場中,在進口管控變化不大的背景下,若明年減産符合15%的預期,庫存和政策很可能是左右未來糖價的最重要因素。

  打破産業困局,還看源頭

  國內糖廠從連年熊市熬到牛市在望,價格的回升使得産業鏈尤其是上游糖廠的日子終於不是那麼難過了。但由於種蔗收益較其他作物低,蔗農種植熱情不高,種植面積逐年縮水,糖廠原材料供應也開始趨於緊張。調研中記者了解到,糖廠也是想盡辦法鼓勵蔗農保持種植面積,希望保住甘蔗産量。

  李曉威告訴記者,從成本上講,國內食糖産量減少,糖廠固定成本短期變動空間有限,但人工成本增幅明顯,在可榨甘蔗量降低的前提下,噸糖分攤成本提升。與此同時,經濟增速的放緩使得終端消費增長的腳步慢了下來,糖廠下游的食品加工企業産量增幅也不如以往,糖廠尤其是傳統産糖區的糖廠外銷變得越來越困難。

  作為糖業産業鏈的源頭,蔗農和糖廠的日子似乎都沒有那麼“甜”了。

  此外,如今外盤糖價較低,質優價廉的進口糖更有競爭力,走私糖的吸引力格外大。記者了解到,現在從越南走私的白糖加上運輸成本共計約3600元/噸,大幅低於國內糖價。雖然食糖走私涉及的重點地區受嚴打制約,走私量明顯減少,如雲南走私量不及去年一半,但走私糖在地域結構上也在發生變化,內陸地區出現很多新增的食糖走私地區。

  “未來消費終端青睞質優價廉的外糖是大勢所趨。”一家貿易商向記者表示,現在國外主要産糖國如泰國、巴西、印度等普遍使用碳化法,生産的糖雜質較少,品質較高。而國內傳統糖廠仍以硫化法為主,雖然成本較低,但工藝相對落後,糖品質一般。“如果國內傳統糖廠在制糖技術上跟不上,未來一旦放開進口,除非國際糖價很高,否則國內糖業很難逃過巨大衝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