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期貨 > 期貨機構專欄 > 正文

字號:  

菜粕易跌難漲

  • 發佈時間:2015-11-19 08: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自10月中旬以來,豆粕價格持續下跌,但在11月上旬之前,菜粕明顯抗跌,上周已經開始出現補跌。筆者認為,目前菜粕基本面仍然走弱,期價後市易跌難漲的可能性較大。

  粕類成本端失去支撐

  美國農業部公佈的11月供需報告中,2015/2016年度的美豆單産及庫存均高於市場預期,使得美豆供需環境繼續惡化,美豆期價一度跌至850美分/蒲式耳。短期來看,如果銷售數據有較好的表現,美豆將在850美分/蒲式耳獲得支撐,短期有望小幅反彈,低位區間運作得以維持。

  不過,中期來看,美豆下行風險仍然較大,尤其是阿根廷舊作大豆庫存釋放風險。據了解,近期阿根廷黑市的比索匯率創出紀錄新低,同時反對派候選人Macri在近日宣稱,上臺後將大幅降低大豆出口關稅。如果關稅降低政策得以落實,加之匯率因素,阿根廷多達1900萬噸的大豆舊作庫存很可能在2016年1—6月繼續擠佔美豆出口市場,所以美豆中期跌至800美分/蒲式耳也不無可能。

  總之,美豆繼續下行無疑使得豆粕價格繼續下跌,豆粕作為蛋白原料的定價者,其價格持續走弱將使得包括菜粕在內的雜粕價格整體承壓。

  現貨緊張局面已緩解

  自9月中旬開始,油菜籽的到船量一直不大。華南沿海地區由於氣溫仍維持在30攝氏度左右,水産養殖用菜粕仍有一定余量,所以水産養殖戶對菜粕的剛性需求高於預期。同時內陸地區的菜粕品質不佳,仍有不少沿海菜粕倒流內陸,造成菜粕庫存降至低位水準。據了解,10月中下旬,油廠甚至都在排隊提貨,菜粕出現階段性緊張局面。這是11月10日之前菜粕價格較之豆粕明顯抗跌的主要原因,豆粕和菜粕1601合約價差甚至一度縮小至480元/噸的紀錄低位水準。

  不過,步入11月中旬之後,菜粕現貨緊張局面已經緩解,現貨價格也隨之補跌,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11月油菜籽入境量高於之前預期,天下糧倉油菜籽入境預報從之前的24萬噸上調至33.6萬噸;另一方面,華南地區降溫後,水産養殖旺季宣告結束,需求萎縮,菜粕庫存開始增加,並且預計庫存將持續增加態勢。

  總之,供給趨於寬鬆,菜粕價格將失去支撐,後期變數在於消費,重點關注壓塘規模及飼料企業的冬儲意願。據了解,目前飼料企業冬儲意願不強。

  替代品抑制菜粕需求

  目前來看,豆粕的領跌已經充分顯示了它的供給充足。此外,棉粕和DDGS飼料價格均在低位運作,尤其是進口DDGS飼料的港口庫存仍高達130萬噸,並且後期仍有到船預報,DDGS飼料售價在1500—1550元/噸。相比較而言,菜粕的性價比明顯較低,意味著除剛性需求外,能用DDGS飼料和豆粕替代的部分菜粕都會被擠佔,從而使得菜粕需求雪上加霜。

  經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目前菜粕的基本面依舊疲弱,預計菜粕期價後市易跌難漲,操作上可逢高做空。

  (作者單位:國海良時期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