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期貨 > 期貨機構專欄 > 正文

字號:  

銅市基本面乏善可陳

  • 發佈時間:2015-10-20 09:43:5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在國慶長假後,國內滬銅在LME銅帶動下,出現3%以上的反彈,但最近再度陷入振蕩行情中。

  對於後市,我們判斷,鋻於國內經濟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較低以及美聯儲加息時間推後,供需基本面再度成為主導力量,目前尚無亮點,而持倉偏低也意味著短期滬銅面臨蓄勢振蕩局面。

  國內經濟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概率低

  週一公佈的三季度GDP數據下滑至6.9%,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但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0.3%,低於市場預期的10.8%,工業産值同比增幅從8月的6.1%降至6%。後期為保增長,央行再度降準和降息可能性較大,穩增長政策也有加碼趨向,如放開關於貸款再質押的試點等。

  中國經濟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較低,大宗商品較難複製2008年四季度美國金融危機時的崩盤行情。

  美聯儲加息時間延後

  最新公佈的美國經濟數據如非農數據、耐用品訂單、外貿數據等表現偏弱,美聯儲加息時間延後,10月加息可能性很低,年底前加息的概率也在回落。美元轉為振蕩偏弱走勢,使得大宗商品價格暫時脫離了美元的束縛,供需面將成為主導因素。

  減産尚屬個別行為

  10月上旬,英美資源和嘉能可擁有的智利第二大銅礦Collahuasi計劃減産3萬噸,短期利多銅價,但作用有限,因為減産只是個別企業行為。不過,由於銅價低迷,未來需要關注高成本礦以及依靠黃金和鉬等副産品維持生産的礦場的動向。

  銅需求無亮點

  全球最大的銅需求國中國的表現乏善可陳。4月以來,國內月度銅材産量尚能保持6%—10%的同比增速,但電纜産量在6—8月出現了5%—8%的同比負增長。雖然從往年表現看,四季度電纜生産往往會進入旺季,但這需要後續數據進一步佐證。而銅另一個重要消費領域汽車的表現也有待進一步觀察,雖然7—9月環比數據有所好轉,但同比仍保持負增長。

  滬銅持倉偏低

  目前滬銅總持倉不足60萬手,處於偏低水準。從歷史走勢看,當滬銅持倉偏低時,價格反彈動力往往不足,甚至會出現明顯回調;而當持倉處於高位時,價格反彈動力較大。從目前持倉水準分析,滬銅反彈動能不足,需要繼續蓄勢振蕩。

  綜合以上分析,宏觀經濟面處於相對穩定期,而銅自身的基本面也無亮點。技術上,國慶長假後期價出現了反彈,但動力不足,後期持倉恢復情況較為關鍵。在此階段,滬銅往往會以調整蓄勢為主。

  (作者單位:中航期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