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基金 > 投資提示 > 正文

字號:  

以均衡靈活型為核心配置基金

  • 發佈時間:2014-11-10 00:31:4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展望11月的股票市場,經濟面,經濟低位徘徊,工業利潤低迷,通脹或連創新低,寬鬆概率加大。10月PMI回落至50.8,創5個月新低;9月工業利潤也較低迷,預計寬鬆概率加大;10月商務部、統計局食品價格環比降幅分別為0.4%、0.8%,預計10月CPI食品價格環降0.5%,10月CPI降至1.5%。

  資金面,央行放水證據確鑿,流動性寬鬆無虞。9月金融機構超儲率上升0.4%至2.3%,創2月以來新高;媒體報道10月MLF再投放2500-3000億,加之萬億財政放款投放在即,年底前流動性寬鬆無虞。

  政策面,保障公平促進消費,基建投資短期加快。央行再次下調14天正回購利率10BP至3.4%,為今年8月以來第三次下調;國務院常務會議推進消費擴大和升級;國家發改委10月30日批復同意新建3條鐵路項目總投資額達到2476.3億元。

  國際環境方面,日本市場好于美國市場,美國市場好于歐洲市場和新興市場。日本央行10月意外擴大QQE規模出乎市場預期,在短期內會有非凡的表現;三季度美國GDP達到3.5%,10月結束QE,短期通脹面臨一定的下行風險,美聯儲上調了對就業市場表現的評估,此外,10月FOMC聲明仍然保留了將在“相當長的時間”裏維持短期利率接近於零的水準,疊加企業盈利狀況依舊良好,聖誕行情開啟,未來仍有上漲空間;歐洲央行初步資産購買計劃不及預期的負面影響依然存在,刺激力度仍未增強,市場可能難以有好的表現;在美聯儲退出QE之際,新興市場短期依然面臨短期資本外流的壓力。

  綜上,我們認為本輪市場上漲更多的是來自資金面和政策面而非經濟面,如果政策面與資金面沒有大的變化,則市場將延續結構性行情。

  對於11月的債券市場我們還是堅持四季度的債市觀點,由攻轉守,降低整體債券倉位,讓配置變得更加均衡。降低整體倉位的原因在於臨近年末,機構多已借助今年的債券大牛市完成全年投資目標,對於行情的參與熱情不高,很難期望掀起大波浪;其次,在不出現重大政策的前提下,年底資金面通常相對偏緊,流動性上支援有限;最後,經過近一年的上漲,之前我們力推的信用債利差已經降到歷史平均水準之下,而中國經濟增速還在不斷下滑,因此利差繼續收窄的動能相對有限。讓配置變得更加均衡是指不要過度偏向某一券種,可以適當加大利率債的比例。在中國經濟增速下臺階的大背景下,大概率會出現基礎利率下行,信用利差上升的局面。考慮到之前中國信用債一直存在剛性兌付的預期,未來一旦該預期被全面打破,信用利差必然面臨重估。更重要的是,目前無風險利率還處於歷史平均水準之上,尤其是短端利率,所以我們建議投資者可以在降低債券整體倉位的同時,適當提升利率債比例,讓組合更加平衡。

  大類資産配置建議上,我們對積極型、穩健型以及保守型三類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給予資産配置比例的建議。我們給予這三類投資者在權益類基金(包含股票、混合型基金以及交易型基金)一個配置比例區間,分別為積極型配置區間60%-100%;穩健性30%-80%,保守型10%-40%,權益類資産均衡配置比例分別為80%、55%和25%。當我們判斷市場上漲概率較大時,我們會在權益類基金上配置較高的比例,反之則降低比例。

  11月資産配置可按比例標配權益類基金。建議積極型投資者可配置80%的權益類基金、20%的債券基金。其中,權益類基金中主要以國內主動型股票混合型基金(70%)和QDII基金(10%)為主;穩健型投資者可配置55%的權益類基金、40%的債券基金和5%的貨幣市場基金。其中,權益類基金中主要以國內主動型股票混合型基金(45%)和QDII基金(10%)為主;保守型投資者可配置25%的權益類基金、55%的債券基金、20%貨幣市場基金。其中,25%的權益類基金包括20%的主動型股票混合型基金和5%的QDII基金。

  □海通金融産品研究中心 單開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