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基金流動性風險隱現 非理性贖回或加劇下跌

  • 發佈時間:2015-07-10 09: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隨著市場連續大跌,A股出現了罕見的上市公司停牌潮,讓本就存在集中贖回隱患的基金業雪上加霜,導致其流動性風險突然提升。昨日,有超過1600家上市公司股票停牌,兩市停牌股票佔比達58%。

  業內人士表示,基金面臨重倉股大面積停牌,或無法應對基民贖回的流動性風險。而對投資者來説,當下不宜非理性贖回基金,以免加劇凈值惡性下跌。流動性成達摩克利斯之劍近期,上市公司停牌避戰潮洶湧,連鎖反應開始在基金顯現。由於基金公司對相應停牌股按照指數估值法進行凈值折算,導致部分基金凈值大幅回撤。7月8日,嘉實領先成長單日凈值下跌15.95%,大摩多因子、匯添富成長多因子、大摩品質生活等基金凈值日跌幅也超過10%。

  停牌帶來的負面效應不僅於此。據統計,本週二,有195隻基金的半數重倉股停牌。其中,前十大重倉股中停牌8個的基金有6隻,停牌7個的有17隻,停牌6個的有60隻。更有甚者,如重倉成長股的工銀瑞信資訊産業基金與東方龍(400001,基金吧)混合型基金,遭遇了10個重倉股9個停牌的局面。

  業內人士指出,暴跌之下,成長性基金品種的集中贖回遇到大面積停牌,所帶來的流動性風險引發的負反饋,極有可能成為一個新的定時炸彈。

  海通證券(600837)分析師姜超表示,對於公募基金而言,通常有應對日常贖回的壓力,但不會構成賣股票的理由,但如果組合中60%以上的股票被停牌,那麼即便是謹慎起見,也必須把剩餘的40%可以交易的股票賣掉一部分,以應付不時之需。

  “如果可拋售的股票數量多,基金公司還能分散減持,但是在相當多股票停牌後,就只能集中減一部分沒停牌的股票,這部分股票受到的拋壓更大,就更容易跌停。”一位公募基金基金經理指出。

  非理性贖回或加劇下跌

  事實上,目前基金面臨的贖回情況並沒有投資者想像的那麼嚴重。以市場較為擔心的成長風格基金為例,雖然總體處於凈贖回狀態,但近期每日贖回的規模僅佔基金資産的1%左右。而藍籌類基金近日則獲得險資的持續增持,有藍籌指數基金單日凈申購比例達10%。

  一位權益類資深基金經理表示,雖説這一輪行情中公募基金受傷嚴重,但總體而言,贖回特別是鉅額贖回的現象並不嚴重,加之險資近期大額申購了其公司旗下一些藍籌類指數基金,散戶的贖回相對而言體量並不大。

  對此,濟安金信王群航稱,基民如果認同現在市場已經處於底部區域,現在贖回可能就贖在“地板價”,還要負擔不少的手續費。在長期看多市場的前提下,建議基民長期持有。同時,基民也要相信基金公司的專業化資産管理能力,因為一旦市場在底部盤整後走高,基金公司的收益率曲線肯定會比市場平均水準高。此外,基金公司估值時儘量客觀公正,機構儘量少贖回,不加劇市場的波動。

  他還指出,目前公募基金實行的是組合投資法,加上現在很多基金規模都很大,組合中單只股票佔比不會太大,因此復牌後造成的基金凈值異動可能會低於預期。同時,在市場整體企穩回升之前,上市公司復牌的概率也比較低,投資者不用過度擔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