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發行提速 打新基金很搶手
- 發佈時間:2015-03-13 08:16: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張明江
在A股“打新周”裏,“打新基金”的“性價比”再度受到投資者關注。數據顯示,一些表現優秀的“打新基金”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年化收益率水準能夠達到15%之上,並且呈現出風險較低的特徵。市場資金紛紛涌向這類基金,不少基金只能閉門謝客或者限制大額申購。近期多家基金公司推出新基金吸引投資者,或者改變旗下其他産品的“打法”轉型為“打新基金”。
“性價比”顯現吸引力
2014年年中IPO重啟以來,“打新基金”作為一個特殊品類逐漸嶄露頭角。這類基金一般為倉位靈活的混合型基金,以打新為重要投資策略。由於新股上市之後基本呈現接連漲停態勢,這類基金因此體現出較高的收益風險比,不遜於其他低風險確定收益的固定收益風格産品。
具體來看,表現出色的基金此前的年化收益率水準超過15%甚至20%。數據統計顯示,截至3月11日,國投瑞銀新機遇A2014年6月以來的年化收益率達32.81%,國聯安新精選的年化收益率26.68%,南方避險增值、東方多策略混合、東方利群等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水準均超15%。
對於這類“打新基金”的後市表現,部分業內人士指出,截至目前,證監會2015年已三次下發IPO批文,獲批公司達68家,較2014年下半年(共計79隻)更為密集,節奏更快,這有望提升打新基金的資金使用率。好買基金研究中心人士表示,2014年打新基金的收益率曲線基本上就是一條直線向上。
2015年IPO的新股只數將只增不減,打新基金仍將具備較高上漲動能。
但也有觀點認為,考慮到新股供應加大會影響上市後表現、更多資金追捧打新等因素,“打新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水準或將呈現下行態勢。國海富蘭克林基金權益投資總監趙曉東認為,今年“打新基金”的收益率可能會出現分化。大量新股之間的表現差異會比較大,將更為考驗基金管理人的選股能力。
“規模限購”份額難求
市面上的“打新基金”相對搶手,不少基金都通過限制單日申購規模、限時限量申購等方式控制規模。某種程度上而言,這種“饑餓行銷”方式進一步放大了資金對於“打新基金”的追捧。
舉例而言,國投瑞銀新機遇混合基金在3月6日打開申購短短一天后,就再度進入暫停申購狀態。當天共有31.9億資金搶購10億額度,配售比例僅31.35%,這也是該基金第三次出現比例配售。同樣以打新為主要策略的國泰濃益靈活配置基金,剛公告自3月4日起,恢復接受單個基金賬戶日累計金額10萬元以下(含10萬元)的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業務申請,僅一天就快速變臉,暫停申購。
從本週打新戰果來看,工銀瑞信絕對收益和大成景恒保本各自獲得13隻新股網下配售資格。安信鑫發優選、東方安心收益保本、東方保本3隻基金,也各有9隻新股“進賬”。結果公佈之後,立刻引來了市場的關注。
在供不應求的背景下,近期多家基金公司推出新基金吸引投資者,或者將改變旗下其他産品的“打法”轉為“打新基金”。國投瑞銀新回報靈活配置型基金自3月11日起至20日發售,首次公開募集上限為20億元。與國投瑞銀新機遇、新動力等“新”字號基金一脈相承,國投瑞銀新回報倉位靈活,最高可拿出95%的倉位用於打新。華安新動力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也計劃于3月19日起發售。國富焦點驅動混合基金今年以來已將策略轉為重點關注優質新股的投資機會,公司特地設立專門團隊,負責為新股申購提供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