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事業部制+股權激勵 次新基金顛覆性變革突圍困境

  • 發佈時間:2014-09-22 08: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據《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了解,目前已有招商基金中歐基金前海開源基金、國泰基金、九泰基金等開始實施事業部制,而中歐、財通、華富、萬家、國泰等基金公司則積極推行股權激勵。顯然,事業部制和股權激勵成為中小型基金公司突圍人才困境的首選。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專訪了前海開源基金和九泰基金的內部人士,在這場突圍戰中,這兩家次新基金公司更是成為變革的急行軍。

   探尋人才困境出路 新基金公司變革先行

  據記者了解,九泰基金和前海開源基金均推行“股權激勵+事業部制”的模式兼顧股東、管理層和創業員工的長期利益。

  北京一位基金分析師表示,事業部制度的引入,將基金行業運作了16年的“大而全”投研架構打散。這背後實際是,基金公司在基金經理流失、行業發展步入瓶頸期等多重壓力之下進行的組織架構調整。“新基金公司面臨的人才缺口和發展壓力更重,更需要新的激勵制度吸引人才。同時,相較于老基金公司事業部改革要面臨人事調整等重重壓力,並承受轉型失敗的機會成本,新基金公司改革的阻力小很多,所以新基金公司積極試水事業部制。”

  “事業部制在投行和陽光私募中已經有實行。之前公募人才紛紛‘奔私’,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私募投研機制、激勵機制均較公募基金更為靈活。相比目前業內通行的基金經理考核制度,事業部制的考核更加市場化,類似于投行的收入分成體制。公募基金實施事業部制,同時輔以一定程度的股權激勵,就增加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而知名投研人才的加盟對基金公司投資實力提升和業績改善將起到積極作用。”上述基金分析師補充道。九泰基金總裁助理吳祖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明確表示,基金事業部制的好處在於,能夠吸引人才來到基金公司平臺上進行內部創業。

  據悉,今年7月份成立的九泰基金因為實施股權激勵政策和事業部制,確實吸引了不少“大牛”加入。九泰基金總經理王學明是原信達澳銀基金副總經理,督察長王彥斌是原信達澳銀監察稽核總監,董事長吳強是原國信證券投行業務部總經理助理,投研負責人吳祖堯是原銀河證券投資顧問部總經理,專戶投資總監趙勝利是原銀河證券資産管理總部總監。同樣,在事業部制和股權激勵的吸引下,原南方基金投資總監王宏遠、原中信證券自營部高級投資經理羅大林、原長盛基金劉靜等均加入前海開源基金。

   更靈活考核機制 激發基金經理潛力

  那麼,事業部制究竟在管理、考核和激勵方面究竟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事業部制下,權和責都被放大了。研究成果和投資業績成為事業部的價值標簽,産品規模的升降與事業部收入直接掛鉤。”一位業內資深人士一句話道出了個中玄機。

  吳祖堯告訴記者,單獨做私募並不容易,除了投資之外,還有市場、産品等事務需要操心,難以專注。九泰基金通過為優秀投研人才提供事業平臺,減少其投資上的束縛,幫助其解決投資之外的其他事務,讓最優秀的投資專家有更獨立的決策空間,使其能夠調動足夠的資源,把所有精力聚焦到投資業績上,減少其他事情的干擾,將個人利益和客戶利益充分綁定,從而提高投資業績。此外,通過事業部制可以有效提升基金經理尤其是資深基金經理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實行事業部制後,團隊為了持續擴大産品的規模,投研團隊配合市場部門宣傳的意願很高,會積極參與投資者交流活動。

  據九泰基金專戶專戶投資總監趙勝利介紹,九泰基金打算年底成立5個專戶事業部,目前事業部的負責人正在招聘中。事業部的具體人員招聘由負責人統籌。即公司保留事業部主管的任免權,而具體到事業部內部人員的任職與離任,各個事業部具有獨立的決策權。

  前海開源董事總經理、聯席投資總監丁駿曾指出事業部制的靈活有利於在投資機會來臨時提前佈局,各個事業部將策劃好的産品方案提交公司産品部之後,基金公司也有了較多的選擇餘地,進而在託管行面前也取得了先機。而事業部之間的優勝劣汰讓規模大、效益好的事業部更容易取得優勢,讓基金公司的資源得到了高效利用。

  吳祖堯透露,在考核機制上,九泰基金不強調短期業績排名,更注重關注産品的中長期回報表現。以持有人利益優先為出發點,將持有人利益與投資管理團隊利益和公司利益綁定,通過正向激勵調動投資管理團隊的積極性,通過風險準備金與風險賠償制度形成有效的約束機制。據悉,前海開源基金對基金經理的業績考核採取雙“50/30/20考核體系”,由年度考核及綜合考核兩大體系組成,鼓勵基金經理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理念、適度淡化短期排名壓力。

   效果有待驗證 發展任重道遠

  雖然事業部制激勵制度給予了基金經理充分自主權,但是責任壓力、考核制度也會更嚴苛。利益權衡之下,並非所有經理都能適應這種考核制度。換句話説,事業部制和股權激勵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探索。

  其中,事業部體制下,不同團隊之間的交流可能會受到阻隔,導致資源浪費。吳祖堯認為,可以通過建立相關的配套機制解決潛在的內部合作問題。一是建立事業部之間投研資源共用機制,事業部內部的研究人員承擔所擅長領域的公共研究職責。二是公司建立各種有效的業務交流制度促進交流,比如培訓制度、例會制度、專題會議制度等。三是公司支援事業部之間本著公平互利原則開展業務合作。

  同時,事業部制下公司業務協調和配套制度的建立也成為基金公司新的考驗。

股權激勵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昆藥集團 38.94 10.00%
2 安科生物 43.89 10.00%
3 麥趣爾 69.97 10.00%
4 東軟集團 28.52 9.99%
5 東土科技 28.08 9.9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東方通 126.81 -5.98%
2 東華測試 41.72 -4.81%
3 瑞茂通 24.15 -4.70%
4 中文線上 197.28 -4.47%
5 國聯水産 27.35 -4.37%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