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基金子公司規模超兩萬億 證監會念“緊箍咒”

  • 發佈時間:2014-09-17 08:38: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截至今年7月底,基金子公司專戶規模達到2.29萬億元。在子公司業務突飛猛進的同時,一些基金子公司淡化了風險意識,心存僥倖心理。而近期子公司風險的密集暴露,給行業敲響了警鐘。

  與此同時,監管層也在逐漸收緊政策,加強監管力度。近日,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強調了八條底線,給以往“什麼都能做”的基金子公司念了一道“緊箍咒”。

  在此情況下,基金子公司不得不在合規的框架內探索新的出路,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和監管環境。

  4個月規模增長近萬億

  據證監會網站披露,截至今年7月底,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資管規模達到了10.2萬億元。其中,證券公司資管規模7萬億元,基金管理公司專戶規模9224億元,基金子公司專戶規模2.29萬億元。

  2012年11月,第一家基金子公司獲批。此後,基金子公司進入狂飆式發展,至今不到2年時間,管理的資産規模已經突破2萬億元。

  今年以來,伴隨著房地産市場風險進一步暴露,加上管理層對子公司監管思路的改變,幾乎可以肯定,未來基金子公司風控加強和業務方向轉型是大勢所趨。

  不過在此背景下,基金子公司並沒有停下快速擴張的步伐。今年3月底,基金子公司的規模為1.38萬億元,截至7月底,這一數據已達到2.29萬億元,4個月資産規模增長近萬億元。

  此前,4月26日,證監會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從事特定客戶資産管理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要求基金子公司不得通過“一對多”專戶開展通道業務。這意味著監管層對基金子公司監管的風向有所改變。

  在此背景下,一些子公司開始重新思考出路。國泰元鑫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梁之平在內部講話時表示:“未來3~5年,我們的目標就是:以私募債權融資類業務為核心,以並購基金業務和絕對收益投資理財業務為兩翼,強調團隊專業化和産品精品化,打造為高端客戶服務的 ‘精品投行’和‘財富管理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品牌。”

  不過,仍有眾多基金子公司依然在通道業務上高歌猛進。與此同時,子公司業務蘊藏的風險與日俱增。

  通道業務平均佔七成

  基金子公司成立之初,被冠以“什麼都能做”的頭銜。曾經因為監管政策的放開,其他資管行業一度對基金子公司“羨慕嫉妒恨”。

  然而,“沒有約束的自由必將導致毀滅”。對基金子公司而言,“做什麼”成了一個選擇的難題。而通道業務無需負責具體項目的投後管理,只是作為一個通道收取通道費用,幾乎沒有難度,而且來錢快,一時間成為剛剛邁入資管行業的基金子公司的香餑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基金子公司平均七成都是通道業務。

  比如財通基金,上半年憑藉專戶和子公司業務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1020.95萬元。截至2014年6月末,雖然財通基金的公募業務規模僅7.01億元,但已成功發行300單專戶産品,累計規模近240億元,包括主動管理型專戶以及創新型的期貨類專戶和定增類專戶等。

  在利益的驅使下,基金子公司行業快速增長,風險也伴隨而生。今年以來,資管行業的兌付危機頻出。年初,中誠信託“誠至金開1號”陷入兌付危機;5月,財通基金子公司發行的財通資産-光耀揚州·全球候鳥度假地資管計劃遭遇危機;7月,中誠信託的“誠至金開2號”再次出現兌付問題,並最終確定延期;8月,萬家共贏8億元資金被挪用案,則令金元百利和萬家共贏兩家基金子公司再陷“風波”。

  而自今年6月以來,監管層就開始對基金子公司的業務風險進行排查。排查重點包括流程的風險控制、子公司項目的風險評估等,其中重點針對房地産和基建項目。

  在房地産銷量下滑、資金鏈緊張的當下,地産企業一旦融不到資,借舊還新的遊戲無法繼續下去,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極大。在此形勢下,不少基金子公司開始規範流程、收縮戰線。

  監管層密集排查子公司風險

  隨著近期一些基金子公司風險集中暴露,監管層政策逐漸趨嚴。9月12日,監管部門在鄭州召開資産管理業務座談會,通報了今年以來被查處的9家券商、基金子公司的違規細節。

  “本次會議主要是對違規的三家子公司進行通報,目的就是提示風險。”華南某基金子公司總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會議還提出讓每家公司把風險處置機制納入公司制度當中,一旦暴露危機事故,公司應當有成文的應對處置機制。

  今年年中,上海證監局對兩家券商資管業務進行了通報批評;8月初,證監會組織對6家證券公司、8家基金子公司的資産管理業務進行了專項現場檢查;8月29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通報了對萬家共贏、金元百利和華宸未來三家基金子公司的處罰情況,並指出其他公司“存在委託不具有基金銷售資格機構銷售資産管理産品、在其管理的不同資産管理産品之間進行違規交易等問題,有些公司的分級資産管理産品還涉嫌及利益輸送、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

  針對上述3家基金子公司運作風險,證監會已分別進行了處理:對涉嫌利益輸送的移交相關部門查處;對上述3家違規子公司,採取責令整改、暫不受理公司業務備案的監管措施;同時暫停管理失責的母公司的業務申請,並對母子公司的相關責任人員採取了認定不適當人選、出示警示函等處罰措施;對多名不具備證券執業資格的人員採取責令改正等自律懲戒措施。

  證監會強調八大底線

  在上述9月12日召開的會議上,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強調了八條底線:不得有非公平交易、利益輸送、老鼠倉等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不得違規承諾保本保收益;不得不適當地宣傳、銷售産品,誤導欺詐客戶;不得開展資金池業務;不得利用資管産品進行商業賄賂;資管産品的杠桿率不得超過十倍;不得投資于高污染、高能耗等國家禁止投資的行業;不得對業務人員、管理團隊實施當期激勵。

  張育軍表示,資管業務近年來快速發展,能否有效防控業務風險事關行業創新發展成敗,應充分認識防控資管業務風險的重要性,牢牢守住八條底線。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此前,在市場環境不好,基金公司發展遇到瓶頸時,監管層放開了基金子公司的業務,初衷是好的,也順應了市場化的原則:一方面可發揮基金子公司作為專業機構投資者的作用,另一方面給了基金子公司更大的發揮餘地。但是,基金子公司此前僅專注于股票和債券等品種的投資,對房地産、基建等眾多實體領域的項目並不熟悉,更談不上有效控制風險,在利益驅動下,不少基金子公司利用股東的背景和資源瘋狂展開各種通道業務,流程混亂,風險隱患很大,與監管層當初放開子公司業務的初衷並不相符。

  某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如果風險不能得到有限遏制,不排除監管層採取極端的措施停掉一些基金子公司的業務。

  一位後發展起來的基金子公司老總感慨稱,“我們還沒來得及發展業務,政策紅利就遠去了。”

  在此背景下,目前大多數子公司已開始在其他業務方面尋求突破,比如資産證券化業務。在合理髮展通道業務的基礎上,尋求新的業務類型,探索符合各家子公司特色的業務模式,或是所有基金子公司需要考慮的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