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招商基金子公司7000億不實 規模2000億

  • 發佈時間:2014-08-14 09:04: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潔雪  責任編輯:田燕

  悶聲做事的基金子公司從來不缺傳聞。

  日前一則招商基金旗下全資子公司招商財富規模突破7000億的消息在坊間盛傳,猶如一針興奮劑攪動了整個資本市場。然而,據理財週報記者多方求證,招商財富目前的實際規模僅在2000億左右。

  一位接近招商財富的人士向理財週報記者透露:“目前招商財富的存量規模也就2000多億左右,7000億這個數據是明顯不可能的。”

  而滬上一家基金子公司總經理也稱:“7000億這個數據肯定是錯的,實際上近兩個月整個子公司行業規模的增速都較為緩慢。四月底監管層召集開會的時候公佈過一次,當時招商子公司的規模達到了2300億元,現在的規模應該仍維持在這個水準。”

  嚴厲監管下擴張步伐收緊

  發起于2012年底的基金子公司,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內迅速發展,目前已有67家基金子公司,管理規模超過1.6萬億。

  如此野蠻擴張一方面得益於母公司的全力推進,另一方面則在於此前監管層面的放寬。

  重視子公司業務的公司類型有四種,一是以嘉實等行業五強為代表的大型基金公司,他們視子公司業務為日後佈局“跨界金融大平臺”的一枚棋子,是追求“大而全”綜合資管業務平臺的重要一環。

  第二類公司是以鵬華、匯添富為代表的第二梯隊基金公司,這類公司在非公募業務領域拓展得有聲有色,對於衝刺第一梯隊有著強烈的企圖心。因此重視非公募業務拓展的這類公司認為設立基金子公司是壯大資管規模,衝刺前十的重要步驟。

  規模在140億以下的小型基金公司尚掙紮在生存的溫飽線上,他們對於“脫困”有著強烈的訴求。子公司業務的放開,無疑是這類公司的第二生命線,是實現規模彎道超車的重要突圍通道。

  而對於“生不逢時”的60後次新基金公司而言,子公司業務卻有著更為重要的戰略意義,這是他們絕處逢生的難得機遇,以致紅塔紅土等部分基金公司將全部工作精力放在了專戶業務上。

  幾無監管壓力的基金子公司猶如脫韁野馬,狂飆猛進中規模迅速擴張。尤其是招商財富、民生加銀資管、平安大華資管等銀行係基金子公司,在通道業務的推動下迅速佔領子公司第一梯隊,遠遠甩開了絕大部分基金子公司。

  然而,四月底從監管層傳來的消息卻猶如當頭棒喝,在基金行業掀起了巨大風波。

  四月底,證監會宣佈對基金公司成立不滿一年,管理資金不滿50億元的暫緩設立子公司申請;對已經設立子公司但沒開展公募基金專戶業務的機構,證監會督促其應儘快完善此業務。

  隨即,5月4日,證監會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從事特定客戶資産管理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提出了包括不得開展資金池業務、停止一對多通道業務、投資範圍約束、激勵體制改變和産品報備等多項具體要求。

  這些要求赤裸裸地擊中了基金子公司的痛點。

  “證監會的通知出來後子公司規模增速就明顯放緩了。尤其是通道業務,五月到現在並沒有多大的增長。因此銀行係基金子公司的規模這兩個月沒有大的增長。”上述滬上基金子公司總經理向理財週報解釋道。

  華南多家大型基金子公司的人士也向理財週報記者坦承:“現在監管層盯得比較緊,在規模上擴得太快容易引起注意,我們也有意收緊了擴張的步伐”。

  通道業務量大利潤少

  就整個基金子公司的盤子而言,通道業務幾乎佔了90%左右。

  目前,通道業務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對接銀行表內資産出表的純通道業務,包括銀行資産證券化、信貸資産出表、租賃資産出表、金融同業、理財産品出表等;作為陽光私募發行産品的通道;發行産品對接其他資産管理計劃等。

  華南一家基金子公司內部人士告知記者,“招商財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到這麼大,主要是由於背靠招商銀行這棵大樹。招行旗下沒有其他直接對接的信託公司,因此招商財富承擔了最大的通道功能。”

  滬上一家基金子公司人士亦坦言,目前的競爭格局依然以銀行係獨大,真正的主動管理産品很少,這也造成了子公司規模雖然擴張很快,但利潤往往不如公募本身。

  目前基金子公司的主動型業務主要集中在房地産融資和與政府合作的基建類項目上,萬家、財通、匯添富、金元惠理在主動業務上發展都較快。

  一家規模已破千億的非銀行係基金子公司負責人向理財週報記者透露,“目前我們的主動管理業務與通道業務比例大概是3:7,兩類業務貢獻的利潤卻正好相反,主動管理業務貢獻的比例佔到了七成。”

  “通道業務的費率相差較大,純粹的銀行通道費率大概是萬五到千一的水準,貢獻利潤很少。”上述負責人補充道。

  正基於此,以通道業務為主的銀行係基金正在謀求改變。

  民生加銀子公司就向理財週報記者表示,“主動管理能力是決定資産管理公司發展後勁的關鍵。今年以來,我們逐漸增加了股權投資類、收益權類、股債混合類等業務,以提高主動管理業務的佔比。”

  據了解,目前民生加銀子公司的規模也在2000億以上,且極有可能已超過招商財富,處在行業第一的位置。

  前有信託資管後有私募攪局

  靠通道業務維持生存的部分基金子公司轉型迫在眉睫,更為嚴峻的是,在信託和券商資管雙重擠壓下艱難立足的基金子公司,眼下還遭遇著新生勁敵。

  近日,一家于4月初向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北京弘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行了一款私募基金,不同於以往多數投向二級市場或進行股權投資,該款私募基金投資標的為集合信託計劃。

  此舉隨即引發了市場各方猜想,私募基金未來是否會繞過信託産品,直接募集資金投向待融資項目,成為繼信託、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之後的又一角逐力量?

  而7月11日出臺的《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也並未明確規定私募基金投資範圍。

  業內人士認為,私募基金投向信託産品合法合規,未來私募基金不通過信託産品,而直接扮演類信託機構的角色,也並無限制。

  基於此,基金子公司不僅要與信託券商競爭,更要與新進場者進行角逐。

  不過,滬上一家大型基金子公司總經理對此並不擔憂。“基金子公司在整個資管行業來説就是個小老弟,在我能預想到的未來,幾乎也是這樣一個格局。目前我們一直在做資産證券化的嘗試,為將來標準化的資産證券化積累經驗,這是未來的主流,也是我們真正要關心的事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