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基金産品註冊制正式實施 小公司或面臨淘汰厄運

  • 發佈時間:2014-08-12 08:10:3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公募基金産品先上市公司一步,8月8日正式從核準制邁入註冊制。以後,一隻新基金産品只需上交一系列常規文件並等待不超過20個工作日,即可出爐。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註冊制的實施,迷你基金的數量將大增,小基金公司的生存能力面臨考驗。

  迷你基金將會增多

  7月7日,證監會發佈了新修訂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其中最大的吸睛點便是將公募基金産品審查由核準制改為註冊制,該規定從8月8日開始正式實施。

  根據證監會規定的産品註冊程式,基金公司需要提供申請報告、基金合同草案、基金託管協議草案、基金招募説明書草案、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以及中國證監會規定提交的其他文件。證監會採用電子化系統對基金進行註冊審查,對常規基金産品,按照簡易程式註冊,註冊審查時間原則上不超過20個工作日;對其他産品,按照普通程式註冊,註冊審查時間不超過6個月。

  對於制度的轉變,某基金研究中心總監接受資訊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的基金運作法將基金産品的發行由核準制改為註冊制,無異於將基金市場推入了“戰國時代”,可以預見的是,基金産品發行數量將井噴,市場容量增長如跟不上節奏,未來大型基金佔比會下降,小型基金尤其是迷你基金數量佔比將會進一步攀升。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二季度末,1712隻基金合計凈值規模3.61萬億元,單只平均規模21.08億元。其中凈值規模低於2億元即普通基金成立門檻的有499隻,佔到了近三成;跌破5000萬元警戒線的多達133隻,比去年底的69隻增多了近一倍。在眾多“迷你基金”中,規模最小的10隻基金年中凈值不足1000萬元,最小的只有243.64萬元。

  “基金業應該引入産品退出機制。”北京濟安金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群航對記者表示,規模過小,對於基金持有人和基金管理人來説都是負擔,應該進行市場的自然淘汰,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基金被清盤,但是部分積極的基金公司已將小規模的基金進行合併轉型,這也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股基倉位將不低於八成

  在註冊制實施的同時,“股票基金的股票投資倉位必須達到80%以上”的新規也將開始執行。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在股票基金倉位大幅提升之後,此類産品的風險收益特徵更加接近指數基金,從投資者角度來看,偏股型基金的擇時策略將比以往更有必要。

  “擇時能力一直是公募基金的痛點,根據上海證券基金評價數據最新月報披露,截至7月31日,在納入統計的653隻偏股型基金中,僅有東吳動力 、東吳嘉禾等57隻産品獲得3年擇時能力5星評級 ,其餘近600隻産品的情況則不樂觀。總體來看,小基金公司的擇時能力好于大基金公司,有些大基金公司甚至成為市場的反向指標。”業內人士吳芳表示。

  註冊制和倉位制將使得基金的競爭壓力加劇。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從核準制改為註冊制,發行量的提升將給基金公司帶來成本上的負擔,預計“一拖多”將更加普遍,這對基金公司而言管理難度將加大。在肯定投資者將有更多投資選擇的前提下,楊德龍認為,在一定意義上,新規讓基金公司的生存狀況趨向惡劣,一些小的基金公司可能無法生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