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鋒資産張高:三大策略結合創造超額收益
- 發佈時間:2016-01-25 08:4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作為鼎鋒資産的核心創始人,張高並沒有一般私募大佬華麗的光環。
作為最早參與新三板投資的私募之一,鼎鋒資産的産品線已完成了多個方向的突破。張高説,鼎鋒目前已有股票多頭産品、新三板産品、量化套利産品、打新産品、海外産品、定增産品等聚焦權益市場的6大産品線。
1992年首次接觸資本市場的張高,看到了這一行業的未來,毅然決定重返西南財經大學攻讀金融學碩士,畢業後的首份工作讓他與一級市場結緣,2001年進入央企——雲南電力集團管理年金,完成了從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的轉換。張高説,在雲南電力集團工作的4年對他的影響很大,既做股票投資,又做産業投資的佈局,他慢慢地構建了自己的投研體系。
張高在投資上保持著較好的穩定性,據私募排排網統計,除2011年大趨勢不好,在其他年份,張高每年均取得20%上下的收益,2015年全年也取得32.22%的收益,高於行業平均水準。在中國基金報舉辦的首屆中國基金業英華獎評選中,張高榮獲5年期最佳私募投資經理獎。
三大策略帶來超額收益
成立於2007年A股市場高點的鼎鋒資産,在此後8年中多次經歷了熊市洗禮,張高在不斷實踐中總結,每一次暴跌和波動都值得去反思。張高認為,中國股市本身就是一個高波動的市場,想要獲取長期的超額收益,就必須豐富既有的策略模式。
他説:“多年來,我們總結了一套自己的方式,逐步研究和構建價值投資中的成長股策略、趨勢投資中的主題博弈策略以及套利策略。如果能夠把這3個策略有效結合起來,在絕大多數的市場都能夠獲得超額收益。”
在鼎鋒資産成立之初,張高就提出要在價值投資的基礎上增加主題投資,但當時這個策略很難把握,“經歷這幾年的磨合,整個團隊都在主題博弈上花了一定的功夫研究,目前三種策略都有了一定的駕馭能力。”
張高説,價值投資中的成長股策略是鼎鋒資産的基石,是安身立命之本,是多産品線的核心支撐。他説:“當資金體量達到一定規模後,並不適合頻繁地依靠交易和擇時來獲取收益,更多的是通過時間的積累和公司的成長。”目前市場主題也非常豐富,新興産業的崛起催生了大量主題性投資機會,值得去把握。套利模式不僅僅出現在重組股套利上,包括一些分級基金的套利和期限套利等也在策略當中。
張高認為,構建這樣的策略體系是基於對整個私募行業的認識。“中國股市的投資管理者大多數時間都在做一件事——管理波動,因為投資者更為急功近利,總是希望在快速獲得高收益的同時,又不希望承受太大的波動。”他説,在這個過程中,私募的投資策略逐漸分化,大多數私募依託于倉位的調整來控制波動,極端的做法是大進大出,在滿倉與空倉之間切換,這樣的做法無疑加大了成本,也有私募選擇使用對衝工具來控制。
張高更偏向於調整結構,在不同的資産組合上進行搭配。在張高看來,在2015年股災中,受影響的不僅僅是二級市場,甚至海外市場也出現了一定的震蕩。張高表示,鼎鋒目前根據市場狀況進行了一些調整和優化,好在鼎鋒的多産品線佈局較早,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強。
提前開通期指對衝風險
回憶2015年股災當中的操作,張高説,在千股跌停的系統性風險的影響下,已無法做到主動減倉,“在5月份前我們一直保持比較高的倉位,但5月中旬以後我們已經意識到了風險,認為4500~5000點的位置風險已經在不斷積聚,不過,當時很難判斷泡沫什麼時候會破滅,於是逐漸將倉位從九成減至六七成。”
“由於事先有應對,第一波下跌對産品衝擊不大。但在8月中旬,由於配資盤被清理和人民幣貶值預期上升,市場出現第二波快速下跌,鼎鋒部分産品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因為部分重倉個股在5月初停牌,在8月中旬復牌,正好趕上中小創補跌,出現了連續補跌,無法及時賣出對凈值造成一定影響。”張高説,“好在去年5月中旬就要求公司旗下所有的産品開通期指對衝功能,雖然老産品由於契約限制無法開通,但新成立的産品全部執行此操作。不過,期指對衝畢竟對我們來説也是一個新生事物,開始也不敢把倉位做得太高。”
此外,從去年6月初開始,張高就以堅決的態度拒絕結構化産品。
雙管齊下,雖然市場下跌幅度超出了預期,但張高表示,衝擊相對而言不大,而且,“鼎鋒在新産品的管理上一直有比較成熟的風控管理辦法,就在一些成立於2015年6月份高點的私募産品被清盤時,鼎鋒守住了這一片‘陣地’。”
“吃魚模式”選公司
張高認為,自己在成長股的選擇上其實算是價值投資的一種。
“價值投資分為兩種:一種是經典的價值投資,強調的是投資現有價值;一種是成長股的價值投資,買的更多是未來的價值,即認為一家公司三五年之後會有數倍于當前的利潤和收入空間,是對個股的未來下注。”
張高説,就像一條魚,食客吃魚的時候也會分為魚頭、魚肚和魚尾,魚頭所在的階段對應的是商業模式的構建期,帶有風險投資(VC)的性質,企業這時候會有一些想法和動作對自己的商業模式進行佈局;在構建之後變成了商業邏輯,理順後就會出現公司基本面的數據,這樣就進行到了魚肚,也就是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是在邏輯和數據都得到驗證的情況下,進入一個持續的增長期,最後進入競爭格局的穩定期。
他説:“以前,我們更多地著眼于第二個階段,就是我只有看到公司的商業數據才會下手,這樣才經得起考驗。例如,某家上市公司要做網際網路+,我們會分析它把商業模式構建出來後的客戶數、流量,帶來的收入是多少,什麼時候能産生利潤。”
然而,從2013年開始,中小創的崛起讓張高不得不停下腳步重新考慮,二級市場的VC化越來越明顯,市場也越來越願意為商業模式仍未成型的公司買單,資金也越來越追逐成長與投資的早期。
張高説,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參與,會錯失很多良機,所以,“我們之後研究的體系也在尋找這樣的公司,但我可能會以5家公司為單位做一個組合,即使未來這個組合中只有一兩家公司成功,也不會出現損失。”不過,在2015年牛市中,一些公司在短期內就已經預支了未來多年的股價,“雖然我們一般持有的週期在3年,但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會堅決賣出。”
最好的並購池就在新三板
雖然A股市場在2015年股災中人氣驟降,但張高發現,新三板市場仍然比較平穩,在股災時的波動相對較小,“新三板的門檻較高,參與者多為機構投資者,再加上投資週期較長,短期波動影響確實不太大。”
據張高透露,目前鼎鋒投資新三板産品規模已接近50億元,在實際認繳資金的機構中領先。他説:“預繳款和實際認繳可能出入很大。研究創投公司一定要看它的實繳規模,這才是它真正在管理的資金規模。”
張高認為,未來新三板將有重大機會,“新三板無疑就是更早期的創業板,換句話説,創業板也就是新三板的未來。這些年,有多家公司在競爭中成功,我們也非常明白這些公司具有怎樣的特點,我們對創業板公司已經有了一套比較成熟的評估體系。”
“2016年的新三板非常值得關注。”張高説,“在創業板市值高企的時候,新三板的投資價值凸顯。2016年的創業板可能會是一個小年,在連續大漲3年之後,不會再次出現特別大的漲幅。創業板已經到了非常需要業績消化估值的時候,最好的並購池就在新三板。此外,中概股回歸可能是很大的看點,部分公司不排除通過新三板來上市。”
張高認為,2016年的註冊制也可能對市場形成深遠影響,但影響程度取決於發行的節奏和定價。
對於藍籌股,張高表示也不排除出現機會,“機會來自三點,第一是經濟觸底,第二是增量資金包括海外資金進場,第三是國企改革,進而提高效率、提升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