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過去一年私募悲喜交加 “一哥”被捕造富神話破滅

  • 發佈時間:2016-01-04 09:3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對於私募來説,過去一年可謂悲喜交加。憑藉上半年股市的良好態勢,私募以幾何級的速度發展,過億的産品瞬間被秒殺。不過沒踩準點的私募則是備受煎熬,由於趕在高點介入,有産品從成立到清盤僅僅生存了20天,創下史上最快清盤紀錄,一些久經沙場的老將旗下産品也未能倖免于難,慘遭清盤之痛。

  但對於私募行業來説,最大的新聞還在於造富神話的破滅。2015年底,馳騁私募界多年的“一哥”徐翔,因涉嫌內幕交易、操縱股價被抓,其管理産品5年來累計收益率超過4000%的神話,最終被證實不過是“故事會”。

  關鍵詞一:被捕

  曾經的“私募一哥”、“股神”徐翔被抓可以説是這幾年資本市場上最震撼的事件,沒有之一。從17歲隻身帶著3萬元闖入股市,到赫赫有名身家幾十億的資本大佬,徐翔作為“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的重要成員,投資風格極其彪悍,以“穩、準、狠”見長,也因此被封為“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徐翔掌舵的澤熙投資一直都是證券私募界的神話。澤熙旗下産品收益持續大幅領跑市場,其中收益最高的澤熙3期5年來累計收益率超過4000%。多年投資“斷崖抄底”、“火中取栗”的敢死隊手法令市場嘖嘖稱奇。去年三季度的大調整,其也能減倉躲過,全身而退,被市場認為是“神”一般的存在。而2015年11月1日晚,徐翔等人因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股市內幕資訊,從事內幕交易、操縱股票交易價格,其行為涉嫌違法犯罪,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目前相關案偵工作仍在嚴格依法進行中。

  點評:該事件引發的地震隨之而來,多位與徐翔相關的人物相繼失聯,徐翔概念股也從雲端跌入泥潭,一時之間遭到資金的拋售,紛紛跌停。徐翔的造富神話由此破滅。

  關鍵詞二:擴容

  大行情來臨,擴容的不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膨脹速度更快。據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截至2015年11月底,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3705家,已備案私募基金22217隻,認繳規模4.79萬億元,實繳規模3.82萬億元。其中17371隻是2014年8月21日《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發佈實施後新設基金,認繳規模3.13萬億元,實繳規模2.50萬億元。私募基金從業人員43.09萬人。截至2015年底,正在運作的私募基金,管理規模在在20億元以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3257家,管理規模在20億~50億元的有273家,管理規模在50億~100億元的有90家,管理規模100億元以上的有85家,有直逼公募基金的趨勢。

  點評:私募增加得快,淘汰的也多。由於去年三季度市場的非理性調整,證券類私募也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清盤潮。據格上理財統計,2015年清盤的證券類私募共1589隻,接近2014年的3倍,相當於過去4年清盤基金數量的總和;且提前清盤的佔清盤基金總量的比例高達43%。廣東巨牛投資旗下的巨牛-天子期貨1號最慘,從成立到清盤只用了短短20天,清算時累計凈值(分紅不投資)僅為0.55元。

  關鍵詞三:失聯

  隨著規模的快速增長,也帶來了不少成長的煩惱。截至2015年11月,基金業協會共辦結143件(次)涉嫌違規的私募案件。涉及的主要違法違規類型表現為公開宣傳、虛假宣傳、保本保收益、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

  此外,11月23日,基金業協會公告了一份失聯(異常)私募機構名單,在這份名單中,包括華天國泰、中融坤瑞等12傢俬募。12月中旬,基金業協會又發佈第二批失聯(異常)私募機構公告,包括深圳紅福等4傢俬募。同時,基金業協會公佈了第一批失聯(異常)私募機構最新反饋情況,8傢俬募被公示為失聯(異常)機構。

  點評:2015年12月16日,《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發佈,這將為進一步規範私募基金的募集、操作等行為作出規範,未來私募基金的發展將會有規可循。

  關鍵詞四:轉公

  在一個行業幹得風生水起之後,胃口就會變得越來越大。此前一直是“公奔私”,而2015年這種情況則發生了逆轉,私募基金開始褫奪公募基金的地盤,私募基金髮行公募基金變為現實。2015年3月,私募大佬上海景林資産斥資7000萬元入股長安基金,持股達到25.93%;4月,債券私募北京鵬揚投資向證監會提交申請設立鵬揚基金,擬任股東楊愛斌持股佔55%;9月,上海凱石益正資産也提請設立凱石基金,陳繼武、李琛分別持股96%、4%;12月,上海重陽投資也提請設立重陽基金,重陽戰略投資和重陽投資控股分別持股75%、25%,成為私募設立公募的標誌性事件。

  點評:好買基金錶示,私募發展壯大後想做公募,核心原因是擴大品牌效應,改變盈利模式。據了解,自公募業務資格面向資管機構放開以來,證監會對私募機構開展公募業務持積極鼓勵和支援的態度,這為“私轉公”提供了條件。

  關鍵詞五:舉牌

  去年底的“萬寶”大戰,一波三折,高潮疊起,引發了市場對於“野蠻人”“敲門”的思考。其實,去年最早開啟“野蠻人”模式的公司並不是寶能係,而是私募基金經理崔軍。去年12月,上市公司新華百貨披露,崔軍近日通過旗下兩家公司(上海寶銀與上海兆贏)再度增持新華百貨2%股份,致其持股比例上升至32%,取代原先的物美係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同時,這一行為也直接導致了公司原第一大股東的增發計劃胎死腹中。崔軍的做法似乎激發了市場的興趣,去年幾乎成了私募舉牌元年,越來越多的私募基金成為站在上市公司門口的“野蠻人”。

  點評:不管是私募基金還是其他資本大鱷,頻頻舉牌上市公司的現象,都彰顯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進步,不僅為市場投資者提示了哪些公司估值偏低值得關注,更為有關公司更加重視完善股權結構提了個醒。

  關鍵詞六:對衝

  由於去年市場的起伏較大,量化對衝基金成功躲過大調整,左右逢源,成為去年年中最耀眼的明星。私募基金抓緊機會也大力發展這種産品,尊嘉投資、朱雀投資、博道投資、大岩資本等私募都將量化對衝、尤其是市場中性策略産品作為發展重點。上半年成長股牛市波瀾壯闊,4月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推出,為其發展帶來契機。但隨後中金所多次限制股指期貨交易行為,對量化對衝基金造成衝擊,收益下滑。

  點評:三季度的大調整使得股指期貨受限制,也影響到量化對衝私募的發展,現在有的量化對衝私募轉去商品市場,有的轉向海外,但更多的還在靜待破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