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私募銷售洗牌利好“正規軍” 強者恒強階段到來

  • 發佈時間:2015-12-24 09:11:2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黃淑慧  責任編輯:田燕

  一紙監管新規很可能加速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優勝劣汰的洗牌進程。由於今後私募基金銷售只能通過直銷或者持有基金銷售牌照的機構進行,業內人士表示,這對於持牌財富管理機構而言是一大利好,而一些實力不足的小型第三方平臺可能遭遇較大的壓力。

  受益於規範力度加強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日前發佈《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規範了私募基金的募集主體資格。今後,募集行為主體只有兩類:一是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管理人。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方網站統計,截至12月14日,已備案的各類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24625家,比1月底的6974家增加約1.7萬家;二是在證監會註冊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且成為中國基金業協會會員的機構。根據證監會10月份公佈的名錄,全國共有314家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包括117家商業銀行、98家證券公司、13家期貨公司、4家保險公司、3家保險代理公司、6家證券投資諮詢公司、73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

  基金業協會表示,此舉能夠摒除市場上雜亂無序的第三方理財機構,避免監管真空造成日益加劇的詐騙及非法集資隱患,更好地維護投資者利益。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對於知名度較高的第三方理財機構顯然是一大利好。好買財富副總經理張茹表示,已經獲得基金銷售牌照的“正規軍”的確將受益於新規,不過這並不主要體現在市場蛋糕上,而是體現在遊戲規則上。一些“小三方”的整體銷售量並不十分突出,但其侵蝕性和破壞力是驚人的。一些公司倚仗自身人員少、成本低,對市場秩序時有擾亂,甚至有時會出現一些不計成本的搶單行為,但是又並不重視産品篩選和客戶服務。對於正規的銷售機構來説,新規對於市場秩序的規範才是最重要的一點。

  “最近很多朋友問我,到底什麼樣的平臺值得信賴,其實很簡單,能夠賣公募基金的平臺就可以信任。”匯付天下旗下外灘雲財富總裁許耀旂也表示,在第三方銷售平臺多如牛毛的情況下,對於投資者而言,基金銷售牌照更具備辨識度。取得牌照的平臺為滿足監管要求,其運作往往相對規範,更值得信賴。

  強者恒強階段到來

  據了解,目前在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私募基金銷售“大戶”主要是諾亞、恒天、利得、好買、鉅派等公司。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監管加強的背景下,這些原本就具備一定知名度的機構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行業強者恒強的階段已然到來。

  對於一些小型第三方機構來説,短期內必然要經受一定的挑戰。有分析指出,要想獲得公募基金銷售牌照需要一筆不小的投入,僅建立一套恒生交易系統就需要每年100多萬元的費用,對於小型第三方來説仍是較大的支出。

  “顯然2-3個人就能搭臺賣産品的草莽時代過去了。”張茹表示,不過這也將促使一些第三方銷售機構去申請銷售牌照。

  不僅是對於財富管理機構,私募基金行業本身的生態也將發生變化。有私募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在經歷了2015年上半年迅猛擴張以及年中市場大跌的洗禮之後,這個行業事實上已經經歷了一次洗牌。而現在通過對募集行為的規範,小私募面臨的壓力會更大。一般而言,通過知名主流銷售機構募集産品,成本會相對較高,並且這些銷售機構對於私募的過往業績、管理團隊、風控措施也會考察得更為細緻,尤其是經歷了市場這麼劇烈的起伏之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加速私募行業的優勝劣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