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中國債市開放提速 私募基金準入銀行間債市

  • 發佈時間:2015-06-17 10:5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梳理央行近期密集出臺的一系列事關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展的政策措施,不難發現,伴隨著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市場持續跨越式發展,在央行強化市場機制與體制建設、大力推動債券直接融資市場品種創新,推動各類投資者入市、豐富市場投資主體和産品的同時,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明顯加速。而一個開放有序、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國際化的債券市場,也有助於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

  本報記者高國華央行近期在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進一步開放上動作頻頻。6月16日,央行宣佈,允許私募投資基金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這是繼去年央行相繼放開“乙類戶”、“丙類戶”進入銀行間債市之後,銀行間債市的再一次放開。央行表示,此舉旨在進一步豐富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群體,完善多層次債券市場體系,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事實上,不僅僅是市場投資群體的一步步擴容,近期央行在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展方面動作連連,政策頻出:6月3日央行發佈通知,已獲准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和境外人民幣結算業務參加行可開展債券回購交易。5月26日,央行宣佈取消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流通審批,簡化債券銀行間市場上市程式。再此前的4月30日,央行宣佈批准32家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而2014年全年,獲准進入國內銀行間債市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僅34家。

  在業內專家看來,梳理央行近期密集出臺的一系列事關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展的政策措施,不難發現,伴隨著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市場持續跨越式發展,在央行強化市場機制與體制建設、大力推動債券直接融資市場品種創新,推動各類投資者入市、豐富市場投資主體和産品的同時,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明顯加速,而一個開放有序、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國際化的債券市場,也有助於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

  推動各類投資者入市豐富市場投資主體

  根據規定,符合條件的私募基金在提交相關備案材料後即可入市,投資範圍包含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産品,其備案、開戶及聯網手續比照銀行間其他非法人産品執行。具體交易層面,私募基金應直接進行債券交易和結算,並試行與做市商或嘗試做市機構,以雙邊報價和請求報價方式達成現券交易。“原來我們是走通道的,比如去信託或者是基金專戶。以後就不用通道了,自己可以開銀行間(賬)戶了,交易效率就可以提高了。”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説。

  事實上,在推動利用債券市場直接融資的同時,央行也在不遺餘力地推動各類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市,以豐富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人結構,優化市場組織架構,推動債務融資工具市場全面發展,更好地發揮債券市場對金融市場改革深化與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援作用。

  據統計,截至目前,銀行間本幣市場成員數量為8524家。除商業銀行、基金、券商、保險等機構外,還包括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以及理財産品等。業內人士表示,當債券市場引入更多層次的投資者,將能夠更好地發揮債券市場調結構、穩增長的功能,促進金融機構改善資産配置,提升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效能。

  取消上市交易流通審批提高市場運作效率

  5月26日,央行公佈《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5〕第9號》(以下簡稱“9號文”),宣佈取消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流通審批。根據公告內容,依法發行的各類債券,完成債權債務關係確立並登記完畢後,即可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流通。

  公告同時明確要求,同業拆借中心收到完整的債券交易流通要素資訊後,應在一個工作日內按照本公告要求辦理債券交易流通手續。而在此之前,發行人申請債券交易流通,應向央行提交交易流通申請報告、主管部門批准債券發行的文件等7個文件,央行受理也需在20個工作日內做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書面決定,發行效率大幅提高。

  在市場人士看來,銀行間債市上市審批取消,給相關監管部門樹立了簡政放權的標桿,對債市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一是釋放市場活力;二是轉變監管思路。

  銀河證券認為,銀行間市場是債券市場的主要市場,央行取消銀行間債市債券交易流通審批,簡化了債券銀行間上市程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銀行間上市交易門檻,促進企業債券融資,同時加強資訊披露,規範市場,使債券發行從審批制向註冊制轉變又進一步。

  推動市場開放債市國際化進程加快

  伴隨著銀行間債券市場規模和品種的縱深發展,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吸引力不斷增強。4月30日,央行批准有QFII、RQFII或人民幣清算資格的32家外資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截至2015年5月末,共有236家境外機構獲准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託管餘額為6346.1億元。

  6月3日,央行宣佈允許獲准進入銀行間市場的清算行和參加行開展債券回購交易,正回購的融資餘額不得高於所持債券餘額的100%,且回購資金可調出境外使用。

  “回購一小步,市場一大步。”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徐寒飛分析説,龐大的境外人民幣資金池,使得對人民幣計價的資産和流動性需求與日俱增。回購交易放開有利於擴大境外機構的債券投資和流動性管理需求,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從跨境結算(貨幣的交易功能)轉向境外持有(貨幣的儲值功能)。

  央行日前發佈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5年)》指出,研究取消境外央行類機構投資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額度限制,允許境外央行類機構自主選擇人民銀行或銀行間市場結算代理人代理其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進入中國銀行間市場是很多境外機構的訴求,因為最好的債券品種都在這個市場。”一位外資行人士認為,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也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債券市場的開放,將來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人民幣國際化能走多遠、順利與否都與之相關,債券市場的開放本身就是資本金融賬戶極其重要的構成要素。”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中國債券市場的開放速度可能比股票市場更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