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監管層首次出手打擊非法私募 多家機構被立案

  • 發佈時間:2015-06-01 08:51:57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北京正在進行一場全市範圍內的打擊“非法私募”專項行動,涉及範圍較大,多家機構已被公安機關立案。

  “非法私募”是個新鮮詞彙,對於違法違規的募集資金行為,過去的定性一般是“非法集資”或者“集資詐騙”。此次對於“非法私募”的打擊,是私募行業監管當中的第一次。

  “非法私募的一種表現是以私募的名義進行非法集資。但是,非法私募不僅僅有非法集資這一種形式,還有其他形式。”北京大學金融與産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黃嵩對《第一財經(微網志)日報》表示,監管主體明確、監管辦法出臺以及形勢發展需要,是監管層對“非法私募”出手的主要原因。

  私募行業在中國經歷了一個迅猛發展的時代,2000年前後“全民PE”大潮,私募基金急劇增長,品質良莠不齊,誰來監管、如何監管卻一直沒有明確。

  2013年6月,中央編辦下發通知,明確由證監會負責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監管,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基金業協會”)具體負責登記、備案和自律監管。換言之,私募基金的監管主體之爭宣告結束。

  2014年初,基金業協會發佈《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對登記備案做出詳細安排,私募基金備案正式啟動。經過半年時間,在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達到3500多家,管理基金規模近2萬億。其中私募證券基金佔三分之一,股權基金佔三分之二,另有少數創業投資基金及其他基金。

  2014年8月,證監會正式推出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私募監管終於“有法可依”。

  截至5月末,在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的基金管理人數量,已經超過12000家。登記備案不同於核準、批准,基金業協會只是對私募基金管理人自己提供的資訊進行公示,並不對備案資訊進行實質性事前審查,所以公示資訊不構成對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資管理能力、持續合規情況的認可,不作為基金資産安全的保證。事前不設審批,事中事後的監管卻更加嚴格。

  今年1月,證監會在證券期貨行業啟動“兩個加強、兩個遏制”專項檢查工作,即“加強內部管控、加強外部監管,遏制違規經營、遏制違法犯罪”,其中一個檢查重點,就是私募機構。另外還包括券商、期貨公司,以及投資諮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仲介機構。根據安排,檢查分為自查、抽查和整改3個階段,5月底前全部完成並將相關情況上報國務院。

  “在檢查中,我會發現有個別機構或其合作對象涉嫌從事非法私募活動,給人民群眾的財産造成巨大損失,其中,中金信安、中金賽富、中投金匯、山西和利已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華興泰達正在調查中。”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上周表示,基金業協會、北京證監局會同北京市金融局等多家單位,已于5月26日正式啟動了全市打擊非法私募活動專項整治行動。

  目前而言,具有五類特徵的私募將受到監管打擊,包括未依法登記備案,或借用登記機構名義進行非法集資;公開向社會大眾宣傳推介;承諾保本保收益;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採用“飛單”方式進行銷售。

  北京一位私募人士對本報表示,近半年以來北京金融局對非法私募、非法集資給予極大關注,一個原因就是違法案件太猖獗,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的涉案金額就達數百億元。另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部分私募基金已經開始在宣傳策略上有所收斂,預計監管機構對非法私募的打擊可能很快將擴大到全國範圍。杜卿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