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37隻公募基金遭遇清盤 投資人細讀“清盤條款”

  • 發佈時間:2016-04-27 09: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隨著老基金殼價值的不復存在,公募基金産品清盤勢必進入常態化狀態。這也意味著,持有人在申購基金時,要認真閱讀相關的合同終止條款,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都説“船小好掉頭”,但對公募基金來説,現實卻並非如此。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4年9月匯添富28天短期理財債基清盤退市,成為基金清盤新規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以來,截至4月21日,市場上已有37隻公募基金悄然清盤退市。不僅如此,更有超過500隻産品處於清盤“紅線”下方。一時間,基金“清盤潮”山雨欲來。

  對此,國元證券分析師稱,“公募基金清盤某産品,一方面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公司主動進行産品轉型和佈局的策略。但對持有人來説,伴隨著今年開年以來各類基金産品收益率的普遍走低,更多産品將淪為‘迷你’基金。因此,在申購或持有基金産品時,要細細研讀相關的‘終止合同條款’,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37隻公募基金已悄然説“再見”

  與上市公司“退市”鼓搗了許久,才有望成行不同,公募基金産品的清盤不但是説幹就幹,而且來勢兇猛。

  “對於基金的清盤行為,業內無需大驚小怪。事實上,順暢的退出機制更有利於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基金公司在不斷設立新的基金來推動金融産品創新,並滿足投資者需要的同時,將那些不再符合市場需求、也不能足夠吸引投資者興趣的産品及時清盤。這兩方面的行為都有利於基金行業優化資源配置。事實上,在高度競爭化的美國基金行業,基金清盤是司空見慣的,也維持了基金業的生態健康。”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告訴《投資者報》記者,從Wind提供的數據來看,截至4月21日,全市場共有2900多只基金産品,資産凈值合計超過8.3萬億元,清盤的基金為37隻,總規模達23億元,是正常優勝劣汰的結果。

  另外,在37隻清盤案例中,從終止合同形式來看,“持有人表決清盤”19起,佔比51%;“觸發清盤條款”16起,佔比43%;“運作期滿清盤”僅2起,在37隻清盤案例中佔比6%。對此,業內資深人士指出,2014年8月份實施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對實施合併退出的各項原則進行了進一步細化和明確,有利於基金公司在旗下基金規模持續縮水,以及難見起色的情況下對相關産品進行主動清盤。

  實際上,在新運作管理辦法實施不久,匯添富基金其基金終止合同事宜進行持有人表決,因此,匯添富理財28天債券基金成為首只清盤的公募基金。

  超600隻基金進入“小時代”

  基金清盤速度的加快,小規模基金無疑首當其衝。這也引發了人們對“迷你”基金的關注。

  從目前已清盤的37隻基金清盤時的規模來看,在5000萬元以上規模的僅僅8隻,佔比21.62%。而規模在數百萬元的有14隻,佔比37.84%。而按照基金運作管理辦法,非發起式的開放式基金如果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産凈值低於5000萬元,需要向證監會報告並提出清盤或者轉換。顯然,基金規模小是基金産品發生清盤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需要關注的是,目前許多基金産品正在跑步進入“小時代”。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1日,全市場共有631隻基金産品(A/B/C類基金分別計算)的資産規模不足5000萬元,即使剔除成立不滿一年的基金,也有368隻基金的資産規模不足這個數,其中,更有86隻産品資産規模不足1000萬元,佔清盤線下基金總數的23.37%。除了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和QDII基金平均規模均在下降外,去年成立的逾800隻新基金的規模也在大幅縮水。據公開數據顯示,在A股市場持續低迷的環境下,大批基金破了2億元的成立門檻,甚至規模縮水至5000萬元清盤紅線之下。在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下,2016年仍會有一定數量的“迷你”基金走上清盤道路。對此,部分大型基金公司告訴《投資者報》記者稱,“2016年將會對放下小微基金按照基金合同約定進行關停並轉的工作。”

  進入2016年,混合型基金目前平均收益率-12.78%,指數型基金-18.69%,股票型基金更是重挫-23.44%。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股市暴跌,不少公募基金因為凈值波動大,大量贖回等原因而跌破清盤線。由於規模變小,加上股市震蕩調整,基金公司對這部分迷你基金是力不從心。”從37隻已清盤的基金類型看,債券型基金是最大的重災區。2014年以來共清盤21隻,在37隻清盤基金中佔比56.76%。貨幣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緊隨其後,共有6隻貨幣型基金和5隻股票型基金清盤,其他清盤的基金類型還包括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等。

   投資人必須細讀“清盤條款”

  對於基金持有人來説,以往除了包括管理費、申贖費等各項基金費率外,大多數人只關注基金的凈值與收益情況。但隨著基金産品進入“小時代”數量的增多,細讀所持基金的“終止合同條款”也成為投資者必不可少的一門功課。

  事實上,目前已清盤的37隻公募産品中,就有8隻清盤時規模在5000萬元以上的基金産品。其中,除了摩根士丹利華鑫貨幣市場基金是以“持有人表決清盤”、廣發季季利理財債券型“運作期滿清盤”外,另外6起均是“觸發清盤條款”。顯然,這告訴所有的持有人,除了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時,需要關注清盤風險外,在申購基金産品時還需要細讀清盤條款。

  以發生清盤時規模最大的融通通祥一年目標觸髮式基金為例,其《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産清算的公告》稱,“根據基金合同的約定:本基金最長封閉期為1年,即最長封閉期為基金合同生效日起至基金合同生效日年對日(即2014年10月22日)的期間,若本基金在最長封閉期內未觸發提前到期條件,則本基金在最長封閉期結束後的次一工作日起進入變現及清算程式。”

  根據融通通祥一年目標觸髮式基金的實際運作情況,截至2014年10月20日本基金均未觸發基金累計份額凈值“連續3個工作日不低於1.12元”的提前到期條件,因此該基金按照基金合同的約定,在為期1年的最長封閉期期滿後的次一工作日起進入變現及清算程式,基金財産清算完畢,清算結果報中國證監會備案並予以公告之日,基金合同正式終止。所以儘管其當時的規模高達6.17億元,並非今年進入到“迷你”基金的行列。

  一位基金業內資深人士通過《投資者報》特別提醒稱,“隨著老基金殼價值的不復存在,公募基金産品清盤勢必進入常態化狀態。這也意味著,持有人在申購基金時,要認真閱讀相關的合同終止條款,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公募基金的清盤將按最後一天的凈值把錢退給投資者,相當於強制贖回,本質上是一種比較粗暴的方式,尤其是自成立以來一直虧損的基金,産品虧損的風險由投資者承擔不説,時間成本也可能會比較大,因此,投資者在申購較小規模的基金産品時要尤為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