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正式發佈

  • 發佈時間:2016-04-15 18:48:0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中國網財經4月15日訊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消息,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中國基金業協會今日正式發佈了《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募集行為辦法》)。《募集行為辦法》的出臺凝聚了行業智慧和社會共識,對我國私募基金行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從私募基金募集環節的募集主體、募集程式、賬戶監督、資訊披露、合格投資者確認、風險揭示、冷靜期、回訪確認、募集機構和人員法律責任等方面,《募集行為辦法》首次系統地構建了一整套專業、具有操作性、適應我國私募基金行業發展階段和各類型基金差異化特點的行業標準和業務規範,對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規範行業募集行為、塑造私募投資基金“買者自負、賣者盡責”的信託文化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私募”是私募基金行業的制度基石和魅力所在。誰可以“私募”、向誰“私募”、如何“私募”是行業賴以存在發展的起點。建立健全“私募”的實體性和程式性行為標準和要求,不但對每一個私募基金管理人和持牌銷售機構開展合規募集、堅守行業行為底線、擺脫“非法集資”魔咒至關重要,更是對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制度的切實保障和核心支撐,同樣也是行業自律的尺規和準繩。

  儘管《證券投資基金法》和《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對私募基金募集制度已經做了明確的原則規定和底線要求,但從我國私募基金登記備案和自律管理兩年以來的行業治理實踐中看,私募基金募集環節缺乏可操作性的業務規範和執業標準,越來越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和痛點,違規募整合為私募基金亂象之源,行業形象和社會評價受到質疑。一方面,部分募集機構合規意識淡漠,公開宣傳、虛假宣傳、誤導誘導推介、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承諾保本保收益、售賣“飛單”、挪用募集資金等種種募集資金環節的行業亂象層出不窮、花樣翻新。另一方面,私募基金募集主體與管理主體權責不清、缺乏有效的投資者風險揭示和確認機制,基於契約、自律、行政監管、司法的多元有效約束和救濟機制缺失。從保護投資者利益、培育行業健康發展生態基礎出發,《募集行為辦法》確立了私募募集行為標準、規劃了行業募集行為路徑、厘清了私募基金與各種非法集資的界限,為私募基金行業正名。《募集行為辦法》的出臺,恰逢其時。

  《募集行為辦法》明確了三個重要問題,一是明確了私募基金兩類募集機構主體,即已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自行募集其設立的私募基金,以及在中國證監會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並成為中國基金業協會會員的基金銷售機構受託募集私募基金;二是明確了募集機構承擔合格投資者的甄別和認定責任;三是引入資金賬戶監督機構,明確募集機構應當與監督機構簽訂監督協議,對募集專用賬戶進行監督,保證資金不被募集機構挪用,並確保資金原路返還。

  《募集行為辦法》規定了募集程式依三個層次層層遞進。首先,募集機構可以通過合法途徑向不特定對象宣傳的內容僅限于私募管理人的品牌、投資策略、管理團隊等資訊;其次,在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完成特定對象確定程式後,募集機構可以向特定對象宣傳推介具體私募基金産品;最後,募集機構完成合格投資者確認程式後才可簽署基金合同。

  《募集行為辦法》確立了募集機構的六項募集行為義務。第一,在不特定對象群體中,通過投資者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問卷調查篩選出特定對象作為潛在客戶;第二,按照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針對特定對象推介與其風險識別和承擔能力相匹配的私募基金産品;第三,充分揭示私募基金産品的風險,既保證私募性,又提示風險性;第四,落實《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關於向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的要求,募集機構須實質審查合格投資者相關資質,要求投資者出具合格投資者的相關證明後方可簽署合同,明確禁止非法拆分轉讓;第五,強制設置投資冷靜期,借鑒行業最佳實踐、國際慣例以及《保險法》的規定,募集機構在投資冷靜期內不得主動聯繫投資者,根據基金合同投資者在冷靜期內有權解除基金合同。冷靜期的制度安排切實保護私募基金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提升客戶體驗,塑造專業誠信的行業形象;第六,探索回訪確認制度,由募集機構的非募集人員履行回訪程式,進一步確認投資者的身份和真實投資意願等,只有在確認成功後方能運用投資資金。回訪確認制度不僅是 “了解你的客戶”原則的重要體現,更能遏制“飛單”給私募基金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

  《募集行為辦法》堅持了分類管理、適度管理的原則,一是對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與私募股權等其他私募基金的投資冷靜期要求做出差異化安排。二是針對自然人投資者、專業機構投資者、符合條件的合格投資者做出了差異化的保護安排和程式性要求,針對自然人投資者,募集機構應當嚴格按照《募集行為辦法》的要求履行各項義務;針對專業機構投資者,募集機構可以不履行投資冷靜期以及回訪確認義務;針對符合《募集行為辦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的投資者,募集機構可以豁免履行六項義務。三是針對回訪確認制度,考慮到目前資産管理行業尚未完全實現全行業功能監管、統一登記備案和自律管理標準的實際情況,為避免産生“劣幣驅逐良幣”式的不公平,中國基金業協會將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基金公示資訊中公示是否建立回訪確認制度,鼓勵和引導募集機構按照本辦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實施回訪制度。同時,中國基金業協會鼓勵投資者充分行使自身權利,根據《募集行為辦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主動要求基金合同中設置回訪確認條款。下一步,中國基金業協會將持續評估辦法的相關實施效果,配合國務院《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的制定和《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修訂工作安排,按照私募基金統一標準、集中登記備案、分類監管的要求,另行通知回訪制度的正式實施時間。

  《募集行為辦法》的正式生效時間為2016年7月15日。中國基金業協會鄭重提示,在《募集行為辦法》發佈到正式實施的3個月過渡期內,募集機構應當儘快完成相關行為整改和內部制度建設,切實做好特定對象確定、投資者適當性匹配、基金風險揭示、合格投資者確認、投資冷靜期、基金合同的制定、募集結算資金專用賬戶的開立、監督協議的簽署以及《募集行為辦法》規定的其他義務的配套準備工作。在辦法正式實施後,中國基金業協會將嚴格按照《募集行為辦法》的規定,嚴肅執行自律規則和行業標準,一旦發現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的情形將做出相應的自律處分,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的情形,將移送中國證監會或司法機關進一步處理。

  當前,我國私募基金行業的自律規則體系正在逐步形成。中國基金業協會將貫徹“自律、服務、創新”的宗旨,扶優限劣,引導私募基金行業誠實守信,合規運作,贏得投資者的信任託付、贏得社會和資本市場的認可,贏得基業長青。

  以下為發佈通知以及《募集行為辦法》內容

  關於發佈《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的通知

  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

  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中國基金業協會研究制訂了《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並經協會理事會表決通過,現予以發佈,自2016年7月15日起施行。

  中國基金業協會鼓勵募集機構按照本辦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實施回訪制度,正式實施時間在評估相關實施效果後另行通知。

  特此通知。

  中國基金業協會

  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五日

  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範私募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私募基金)的募集行為,促進私募基金行業健康發展,保護投資者及相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私募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中國證監會註冊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並已成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員的機構(以下統稱募集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以非公開方式向投資者募集資金的行為適用本辦法。

  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基金業協會)辦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機構可以自行募集其設立的私募基金,在中國證監會註冊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並已成為中國基金業協會會員的機構(以下簡稱基金銷售機構)可以受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委託募集私募基金。其他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從事私募基金的募集活動。

  本辦法所稱募集行為包含推介私募基金,發售基金份額(權益),辦理基金份額(權益)認/申購(認繳)、贖回(退出)等活動。

  第三條基金業務外包服務機構就其參與私募基金募集業務的環節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基金業務外包服務機構包括為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募集服務的基金銷售機構,為私募基金募集機構提供支付結算服務、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監督、份額登記等與私募基金募集業務相關服務的機構。前述基金業務外包服務機構應當遵守中國基金業協會基金業務外包服務相關管理辦法。

  第四條 從事私募基金募集業務的人員應當具有基金從業資格(包含原基金銷售資格),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基金業協會的自律規則,恪守職業道德和行為規範,應當參加後續執業培訓。

  第五條 中國基金業協會依照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及中國基金業協會自律規則,對私募基金募集活動實施自律管理。

  第二章 一般規定

  第六條募集機構應當恪盡職守、誠實信用、謹慎勤勉,防範利益衝突,履行説明義務、反洗錢義務等相關義務,承擔特定對象確定、投資者適當性審查、私募基金推介及合格投資者確認等相關責任。

  募集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從事侵佔基金財産和客戶資金、利用私募基金相關的未公開資訊進行交易等違法活動。

  第七條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履行受託人義務,承擔基金合同、公司章程或者合夥協議(以下統稱基金合同)的受託責任。委託基金銷售機構募集私募基金的,不得因委託募集免除私募基金管理人依法承擔的責任。

  第八條私募基金管理人委託基金銷售機構募集私募基金的,應當以書面形式簽訂基金銷售協議,並將協議中關於私募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權利義務劃分以及其他涉及投資者利益的部分作為基金合同的附件。基金銷售機構負責向投資者説明相關內容。

  基金銷售協議與作為基金合同附件的關於基金銷售的內容不一致的,以基金合同附件為準。

  第九條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為規避合格投資者標準,募集以私募基金份額或其收益權為投資標的的金融産品,或者將私募基金份額或其收益權進行非法拆分轉讓,變相突破合格投資者標準。募集機構應當確保投資者已知悉私募基金轉讓的條件。

  投資者應當以書面方式承諾其為自己購買私募基金,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非法拆分轉讓為目的購買私募基金。

  第十條募集機構應當對投資者的商業秘密及個人資訊嚴格保密。除法律法規和自律規則另有規定的,不得對外披露。

  第十一條募集機構應當妥善保存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以及其他與私募基金募集業務相關的記錄及其他相關資料,保存期限自基金清算終止之日起不得少於10年。

  第十二條募集機構或相關合同約定的責任主體應當開立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專用賬戶,用於統一歸集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向投資者分配收益、給付贖回款項以及分配基金清算後的剩餘基金財産等,確保資金原路返還。

  本辦法所稱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是指由募集機構歸集的,在投資者資金賬戶與私募基金財産賬戶或託管資金賬戶之間劃轉的往來資金。募集結算資金從投資者資金賬戶劃出,到達私募基金財産賬戶或託管資金賬戶之前,屬於投資者的合法財産。

  第十三條募集機構應當與監督機構簽署賬戶監督協議,明確對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專用賬戶的控制權、責任劃分及保障資金劃轉安全的條款。監督機構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賬戶監督協議的約定,對募集結算資金專用賬戶實施有效監督,承擔保障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劃轉安全的連帶責任。

  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可以在同一私募基金的募集過程中同時作為募集機構與監督機構。符合前述情形的機構應當建立完備的防火牆制度,防範利益衝突。

  本辦法所稱監督機構指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以及中國基金業協會規定的其他機構。監督機構應當成為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會員。

  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向中國基金業協會報送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專用賬戶及其監督機構資訊。

  第十四條涉及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專用賬戶開立、使用的機構不得將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歸入其自有財産。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以任何形式挪用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私募基金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基金銷售支付機構或者基金份額登記機構破産或者清算時,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不屬於其破産財産或者清算財産。

  第十五條私募基金募集應當履行下列程式:

  (一)特定對象確定;

  (二)投資者適當性匹配;

  (三)基金風險揭示;

  (四)合格投資者確認;

  (五)投資冷靜期;

  (六)回訪確認。

  第三章 特定對象的確定

  第十六條 募集機構僅可以通過合法途徑公開宣傳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品牌、發展戰略、投資策略、管理團隊、高管資訊以及由中國基金業協會公示的已備案私募基金的基本資訊。

  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確保前述資訊真實、準確、完整。

  第十七條募集機構應當向特定對象宣傳推介私募基金。未經特定對象確定程式,不得向任何人宣傳推介私募基金。

  第十八條在向投資者推介私募基金之前,募集機構應當採取問卷調查等方式履行特定對象確定程式,對投資者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進行評估。投資者應當以書面形式承諾其符合合格投資者標準。

  投資者的評估結果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3年。募集機構逾期再次向投資者推介私募基金時,需重新進行投資者風險評估。同一私募基金産品的投資者持有期間超過3年的,無需再次進行投資者風險評估。

  投資者風險承擔能力發生重大變化時,可主動申請對自身風險承擔能力進行重新評估。

  第十九條 募集機構應建立科學有效的投資者問卷調查評估方法,確保問卷結果與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相匹配。募集機構應當在投資者自願的前提下獲取投資者問卷調查資訊。問卷調查主要內容應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方面:

  (一)投資者基本資訊,其中個人投資者基本資訊包括身份資訊、年齡、學歷、職業、聯繫方式等資訊;機構投資者基本資訊包括工商登記中的必備資訊、聯繫方式等資訊;

  (二)財務狀況,其中個人投資者財務狀況包括金融資産狀況、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收入中可用於金融投資的比例等資訊;機構投資者財務狀況包括凈資産狀況等資訊;

  (三)投資知識,包括金融法律法規、投資市場和産品情況、對私募基金風險的了解程度、參加專業培訓情況等資訊;

  (四)投資經驗,包括投資期限、實際投資産品類型、投資金融産品的數量、參與投資的金融市場情況等;

  (五)風險偏好,包括投資目的、風險厭惡程度、計劃投資期限、投資出現波動時的焦慮狀態等。

  《私募基金投資者問卷調查內容與格式指引(個人版)》詳見附件一。

  第二十條 募集機構通過網際網路媒介線上向投資者推介私募基金之前,應當設置線上特定對象確定程式,投資者應承諾其符合合格投資者標準。前述線上特定對象確定套裝程式括但不限于:

  (一)投資者如實填報真實身份資訊及聯繫方式;

  (二)募集機構應通過驗證碼等有效方式核實用戶的註冊資訊;

  (三)投資者閱讀並同意募集機構的網路服務協議;

  (四)投資者閱讀並主動確認其自身符合《私募辦法》第三章關於合格投資者的規定;

  (五)投資者線上填報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的問卷調查;

  (六)募集機構根據問卷調查及其評估方法線上確認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

  第四章 私募基金推介

  第二十一條 募集機構應當自行或者委託第三方機構對私募基金進行風險評級,建立科學有效的私募基金風險評級標準和方法。

  募集機構應當根據私募基金的風險類型和評級結果,向投資者推介與其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相匹配的私募基金。

  第二十二條私募基金推介材料應由私募基金管理人製作並使用。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對私募基金推介材料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負責。

  除私募基金管理人委託募集的基金銷售機構可以使用推介材料向特定對象宣傳推介外,其他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使用、更改、變相使用私募基金推介材料。

  第二十三條 募集機構應當採取合理方式向投資者披露私募基金資訊,揭示投資風險,確保推介材料中的相關內容清晰、醒目。私募基金推介材料內容應與基金合同主要內容一致,不得有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如有不一致的,應當向投資者特別説明。私募基金推介材料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私募基金的名稱和基金類型;

  (二)私募基金管理人名稱、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編碼、基金管理團隊等基本資訊;

  (三)中國基金業協會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及私募基金公示資訊(含相關誠信資訊);

  (四) 私募基金託管情況(如無,應以顯著字體特別標注)、其他服務提供商(如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保管機構等),是否聘用投資顧問等;

  (五)私募基金的外包情況;

  (六)私募基金的投資範圍、投資策略和投資限制概況;

  (七)私募基金收益與風險的匹配情況;

  (八)私募基金的風險揭示;

  (九) 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專用賬戶及其監督機構資訊;

  (十)投資者承擔的主要費用及費率,投資者的重要權利(如認購、贖回、轉讓等限制、時間和要求等);

  (十一)私募基金承擔的主要費用及費率;

  (十二)私募基金資訊披露的內容、方式及頻率;

  (十三)明確指出該文件不得轉載或給第三方傳閱;

  (十四)私募基金採取合夥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形式的,應當明確説明入夥(股)協議不能替代合夥協議或公司章程。説明根據《合夥企業法》或《公司法》,合夥協議、公司章程依法應當由全體合夥人、股東協商一致,以書面形式訂立。申請設立合夥企業、公司或變更合夥人、股東的,並應當向企業登記機關履行申請設立及變更登記手續;

  (十五)中國基金業協會規定的其他內容。

  第二十四條 募集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推介私募基金時,禁止有以下行為:

  (一)公開推介或者變相公開推介;

  (二)推介材料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三)以任何方式承諾投資者資金不受損失,或者以任何方式承諾投資者最低收益,包括宣傳“預期收益”、“預計收益”、“預測投資業績”等相關內容;

  (四)誇大或者片面推介基金,違規使用“安全”、“保證”、“承諾”、“保險”、“避險”、“有保障”、“高收益”、“無風險”等可能誤導投資人進行風險判斷的措辭;

  (五)使用“欲購從速”、“申購良機”等片面強調集中行銷時間限制的措辭;

  (六)推介或片面節選少於6個月的過往整體業績或過往基金産品業績;

  (七)登載個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祝賀性、恭維性或推薦性的文字;

  (八)採用不具有可比性、公平性、準確性、權威性的數據來源和方法進行業績比較,任意使用“業績最佳”、“規模最大”等相關措辭;

  (九)惡意貶低同行;

  (十)允許非本機構雇傭的人員進行私募基金推介;

  (十一)推介非本機構設立或負責募集的私募基金;

  (十二)法律、行政法規、中國證監會和中國基金業協會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五條募集機構不得通過下列媒介渠道推介私募基金:

  (一)公開出版資料;

  (二)面向社會公眾的宣傳單、佈告、手冊、信函、傳真;

  (三)海報、戶外廣告;

  (四)電視、電影、電臺及其他音像等公共傳播媒體;

  (五)公共、門戶網站連結廣告、部落格等;

  (六)未設置特定對象確定程式的募集機構官方網站、微信朋友圈等網際網路媒介;

  (七)未設置特定對象確定程式的講座、報告會、分析會;

  (八)未設置特定對象確定程式的電話、短信和電子郵件等通訊媒介;

  (九)法律、行政法規、中國證監會規定和中國基金業協會自律規則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五章 合格投資者確認及基金合同簽署

  第二十六條 在投資者簽署基金合同之前,募集機構應當向投資者説明有關法律法規,説明投資冷靜期、回訪確認等程式性安排以及投資者的相關權利,重點揭示私募基金風險,並與投資者簽署風險揭示書。

  風險揭示書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私募基金的特殊風險,包括基金合同與中國基金業協會合同指引不一致所涉風險、基金未託管所涉風險、基金委託募集所涉風險、外包事項所涉風險、聘請投資顧問所涉風險、未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的風險等;

  (二)私募基金的一般風險,包括資金損失風險、基金運營風險、流動性風險、募集失敗風險、投資標的的風險、稅收風險等;

  (三)投資者對基金合同中投資者權益相關重要條款的逐項確認,包括當事人權利義務、費用及稅收、糾紛解決方式等。

  《私募投資基金風險揭示書內容與格式指引》詳見附件二。

  第二十七條 在完成私募基金風險揭示後,募集機構應當要求投資者提供必要的資産證明文件或收入證明。

  募集機構應當合理審慎地審查投資者是否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標準,依法履行反洗錢義務,並確保單只私募基金的投資者人數累計不得超過《證券投資基金法》、《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等法律規定的特定數量。

  第二十八條根據《私募辦法》,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符合下列相關標準的機構和個人:

  (一)凈資産不低於1000萬元的機構;

  (二)金融資産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的個人。

  前款所稱金融資産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産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産品、信託計劃、保險産品、期貨權益等。

  第二十九條 各方應當在完成合格投資者確認程式後簽署私募基金合同。

  基金合同應當約定給投資者設置不少於二十四小時的投資冷靜期,募集機構在投資冷靜期內不得主動聯繫投資者。

  (一)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合同應當約定,投資冷靜期自基金合同簽署完畢且投資者交納認購基金的款項後起算;

  (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其他私募基金合同關於投資冷靜期的約定可以參照前款對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相關要求,也可以自行約定。

  第三十條 募集機構應當在投資冷靜期滿後,指令本機構從事基金銷售推介業務以外的人員以錄音電話、電郵、信函等適當方式進行投資回訪。回訪過程不得出現誘導性陳述。募集機構在投資冷靜期內進行的回訪確認無效。

  回訪應當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

  (一)確認受訪人是否為投資者本人或機構;

  (二)確認投資者是否為自己購買了該基金産品以及投資者是否按照要求親筆簽名或蓋章;

  (三)確認投資者是否已經閱讀並理解基金合同和風險揭示的內容;

  (四)確認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及風險承擔能力是否與所投資的私募基金産品相匹配;

  (五)確認投資者是否知悉投資者承擔的主要費用及費率,投資者的重要權利、私募基金資訊披露的內容、方式及頻率;

  (六)確認投資者是否知悉未來可能承擔投資損失;

  (七)確認投資者是否知悉投資冷靜期的起算時間、期間以及享有的權利;

  (八)確認投資者是否知悉糾紛解決安排。

  第三十一條 基金合同應當約定,投資者在募集機構回訪確認成功前有權解除基金合同。出現前述情形時,募集機構應當按合同約定及時退還投資者的全部認購款項。

  未經回訪確認成功,投資者交納的認購基金款項不得由募集賬戶劃轉到基金財産賬戶或託管資金賬戶,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投資運作投資者交納的認購基金款項。

  第三十二條 私募基金投資者屬於以下情形的,可以不適用本辦法第十七條至第二十一條、第二十六條至第三十一條的規定:

  (一)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養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會公益基金;

  (二)依法設立並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産品;

  (三)受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監管的金融産品;

  (四)投資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

  (五)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和中國基金業協會規定的其他投資者。

  投資者為專業投資機構的,可不適用本辦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規定。

  第六章 自律管理

  第三十三條 中國基金業協會可以按照相關自律規則,對會員及登記機構的私募基金募集行為合規性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現場和非現場自律檢查,會員及登記機構應當予以配合。

  第三十四條 私募基金管理人委託未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機構募集私募基金的,中國基金業協會不予辦理私募基金備案業務。

  第三十五條募集機構在開展私募基金募集業務過程中違反本辦法第六條至第十四條、第十七條至第二十條、第二十二條至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六條的規定,中國基金業協會可以視情節輕重對募集機構採取要求限期改正、行業內譴責、加入黑名單、公開譴責、暫停受理或辦理相關業務、撤銷管理人登記等紀律處分;對相關工作人員採取要求參加強制培訓、行業內譴責、加入黑名單、公開譴責、認定為不適當人選、暫停基金從業資格、取消基金從業資格等紀律處分。

  第三十六條 募集機構在開展私募基金募集業務過程中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九條至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中國基金業協會視情節輕重對私募基金管理人、募集機構採取暫停私募基金備案業務、不予辦理私募基金備案業務等措施。

  第三十七條 募集機構在開展私募基金募集業務過程中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中國基金業協會可以視情節輕重對募集機構採取加入黑名單、公開譴責、撤銷管理人登記等紀律處分;對相關工作人員採取行業內譴責、加入黑名單、公開譴責、取消基金從業資格等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移送中國證監會處理。

  第三十八條 募集機構在一年之內兩次被採取談話提醒、書面警示、要求限期改正等紀律處分的,中國基金業協會可對其採取加入黑名單、公開譴責等紀律處分;在兩年之內兩次被採取加入黑名單、公開譴責等紀律處分的,中國基金業協會可以採取撤銷管理人登記等紀律處分,並移送中國證監會處理。

  第三十九條 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的基金業務外包服務機構就其參與私募基金募集業務的環節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中國基金業協會可以採取相關自律措施。

  第四十條 投資者可以按照規定向中國基金業協會投訴或舉報募集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違規募集行為。

  第四十一條 募集機構、基金業務外包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因募集過程中的違規行為被中國基金業協會採取相關紀律處分的,中國基金業協會可視情節輕重記入誠信檔案。

  第四十二條 募集機構、基金業務外包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涉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的,移送中國證監會或司法機關處理。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三條本辦法自2016年7月15日起實施。

  第四十四條本辦法由中國基金業協會負責解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