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中融旗下分級基金或清盤: 徘徊在消失邊緣的公募們

  • 發佈時間:2016-04-08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雖然如今股市收復了3000點的失地,但曾經的分級基金之殤仍隱隱作痛,中融旗下一隻分級基金或遭清盤命運。

  根據最新的公告顯示,中融基金將於4月29日在北京召開中融中證白酒分級基金的份額持有人大會,最終審議決定是否終止該基金的基金合同。如果這一提議屆時獲得大多數份額持有人的同意,那麼,中融中證白酒就將成為基金史上第一隻清盤的分級基金。

  選擇清盤或許有中融基金方面不得已的苦衷,但對於這只去年9月底才成立的基金來説,曇花一現是否對投資者來説又是一種難以訴説的痛呢?內地公募基金不長的發展長河中,又曾有過哪些公募如流星般劃過夜空呢?

  聚焦中融分級基金群

  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了解到,中融中證白酒分級如今的尷尬處境一方面與成立以後股市表現不濟有關,更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監管層對分級基金的管理態度有變。

  據悉,2015年8月份,在經歷了前期多次分級基金下折引發的“血案”後,監管層表態暫停分級基金的審批上市,從而導致分級基金的分級失去了意義,不僅流動性受到限制,而且也無法進行場內和場外的套利。新規影響的不僅是中融中證白酒分級一隻産品, 同期成立的其他分級基金和之後成立的分級基金也受到影響。

  統計顯示,這些分級基金包括了中融國證鋼鐵前海開源大農業、融通中證大農業資産、國泰國證新能源汽車、鵬華中證醫藥衛生、銀華中證國防安全、銀華中證一帶一路、信誠中證基建工程、建信中證申萬有色金屬等,如果後續這些基金仍然無法上市的話,或許也遲早面臨清盤的命運。

  將目光聚焦到中融基金身上,來自於WIND資訊的統計表明, 這家基金公司成立於2013年的5月31日,目前公司在108家基金公司中排在第48位,公司旗下擁有8名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團隊平均的從業年限為2年。資料顯示,公司所轄的17隻基金包括了8隻混基、5隻股基、2隻債基和2隻貨基。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公司的成立時間較晚,但在分級基金的領域可謂是動作迅速。

  統計表明,該公司旗下目前的分級基金總共有5隻,除去此次捲入清盤漩渦的白酒分級外,其他四隻已經上市的分級基金還包括了一帶一路分級、鋼鐵分級、銀行分級和煤炭分級。去年曾有中融分級基金的投資者公開指出,中融基金旗下4隻已上市交易的指數化分級基金均存在凈值大幅跑輸跟蹤指數,日跟蹤偏離度大,預估股票倉位波動巨大等情況。

  而作為成立時間最晚的白酒分級,該基金去年的年報顯示,其截至去年年末基金總份額為4887.58億份,且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融旗下所有分級基金的基金經理均為趙菲。

  實際上,內地對於基金清盤有著相對較為寬鬆的規定:在開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後的存續期內,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産凈值低於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100人的,則基金管理人在經證監會批准後有權宣佈該基金終止。

  中融中證白酒分級的情況又如何呢?中融中證白酒分級基金成立規模為2.03億元,但不到一個季度就被大規模贖回逾七成,截至去年年底已出現連續20個工作日基金資産低於5000萬元的情形。

  倘若4月29日的股東大會通過,或許後續相關的清算事宜也會有一個相對明確的説法。

  ETF基金危機重重

  實際上,中融分級基金還不是今年最早直面清盤的基金類型,3月底華夏基金發佈公告稱旗下的兩隻ETF基金清盤。

  華夏材料ETF華夏能源ETF的基金合同自2013年3月28日起生效,至2016年3月28日屆滿3年。根據相關法規和合同規定,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3年後的對應日,若基金資産凈值低於2億元的,基金合同自動終止。

  數據顯示,華夏材料ETF(510620)截至3月28日的凈值為0.9921元,份額才2200萬份;華夏能源ETF(510610)截至3月28日的凈值為0.7663元,份額4100萬份。據此計算出兩隻ETF基金對應的資産凈值分別才2182.62萬元和3141.83萬元,均未達到最後一天基金資産凈值不低於2億元的最低要求。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從規模和成交額等指標來看,不少ETF今年以來一直處於自救和再自救的迴圈過程中。根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統計,基金資産凈值少於500萬的迷你ETF有20隻,這其中既有大盤也有小盤,同時還有如黃金這樣的另類資産。

  具體到兩隻華夏清盤的ETF來看,實際上他們屬於的是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其清盤的條件實際與開放式公募基金並不相同,發起式基金的清盤紅線為基金合同生效三年後, 基金資産規模低於2億元。

  從統計的結果來看,華夏的兩隻基金無疑是資産規模最小的,接下來的兩隻小于2億元的分別是上證金融地産ETF和上證醫藥衛生ETF,兩隻産品同樣是隸屬於華夏基金旗下,好買稍早前的統計顯示,前者截至3月28日的基金資産凈值為1.29億元,後者則為1.95億元。

  記者了解到,市場在經歷了前期的大跌後反彈力度有限導致ETF和QDII基金成為迷你基金中的重災區,不少基金規模的持續萎縮也加速了清盤的進程,多只ETF基金面臨清盤危機的原因何在呢?

  好買基金的分析師指出,ETF清盤本身是順其自然的,ETF作為專為牛市而生的所有股票産品,給投資者帶來更便利的投資渠道,當市場單邊暴漲的局面發生轉變後,正常的新陳代謝其實是市場的自然規律。市場暴跌,類指數的ETF沒有擇時和選股的要求,凈值隨市場下挫嚴重,投資者自然集體贖回,規模和成交量的銳減也是意料之中。

  基金清盤的A面B面

  如果不看分級基金和ETF基金,迷你公募基金清盤近年來已經日趨常態化,相關的統計表明,自2014年9月首只主動清盤基金以來,累計已有36隻公募基金終止合同。

  實際上早在2014年,匯添富基金就召開了持有人大會,表決終止了匯添富理財28天基金終止合同事宜進行表決,清盤的理由是:基金經理太忙,管不過來!不過2016年卻是冰火兩重天,匯添富基金想要清盤一隻基金卻沒有成功。

  2月3日,匯添富基金髮佈公告稱,將於3月4日現場召開匯添富中證能源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商議《關於匯添富中證能源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終止上市並終止基金合同有關事項的議案》。結果卻是,匯添富出席的基金份額持有人不足總份額的50%,沒能順利召開。如是看來,月底中融這只分級基金能否順利清盤也未可知。

  2015年全年,31隻基金被迫清盤,同時還有多只基金迫於生計而華麗轉身。舉例説來,QDII基金泰達宏利全球新格局選擇了主動清盤,而國泰中小板300成長ETF聯接基金則成功轉型為新能源汽車指數分級基金,同時長盛市值百強ETF也成為首只A股權益類清盤公募基金。

  不過潛在面臨清盤危機的基金數目或許有些驚人。目前,仍有超過500隻産品將面臨清盤危機。WIND數據顯示,目前共有518隻基金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紅線。剔除成立不滿一年産品,低於清盤線産品數量也超過400隻。其中部分産品目前規模僅為數百萬元,佔清盤線下基金總數的41%。根據上述規定,意味著518隻基金已經踏入基金清盤邊緣。

  然而清盤也未必是壞事,有業內人士指出,公募基金清盤某産品,一方面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公司主動進行産品轉型和佈局的策略。通過對僵屍基金進行清理,基金公司可以釋放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更加具備競爭力的産品上。

  以後,當您選擇投資一隻基金時,請首先思考一個問題:它未來會清盤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