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波動引避險投資潮 香港互認基金成新寵
- 發佈時間:2016-01-14 08:5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在一名銀行理財部門人士看來,就資産配置角度而言,投資者適度配置香港互認基金産品,的確有必要;若僅僅是為了規避人民幣貶值風險,則大可不必。
他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多數一年期人民幣理財産品的年化預期收益在4%-5%,同期美元理財産品的年化預期收益僅有1%-1.5%,這意味著未來一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幅度只有超過3%-3.5%,才能覆蓋這兩類理財産品之間的利差,令美元理財産品實際收益更有優勢。但這還不包括人民幣兌換美元過程的匯兌手續費等支出。
沒想到,剛剛面世的三隻中國內地與香港互認基金産品(下稱“香港互認基金”),成為理財市場的新寵兒。
市場人士分析,這一波趨勢,是近期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導致投資者資産全球化配置需求日益旺盛所致。
“近期前來諮詢打算投資的客戶相當多,主要是想了解這款産品能多大程度規避人民幣貶值風險。”某三方財富公司名相關業務人士透露,目前這家機構正在代銷由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代理引入的一款香港互認基金産品——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
他發現,不少投資者之所以對這款産品情有獨鍾,一個主要原因是這款産品條款規定,75%資金將投向美元債券。在投資者看來
,這意味著自己75%的投資資金將變成美元資産,能有效抵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滑風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受匯率避險投資潮涌影響,陸金所近期代銷的另一款香港互認基金産品也受到投資者追捧。
互認基金“意外”邏輯
去年,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就開展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工作正式簽署《關於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的監管合作備忘錄》的同時,還發佈了《香港互認基金管理暫行規定》,並於去年7月1日實施。
5個月後,中國證監會按照《基金法》、《暫行規定》的有關要求,批復了3隻香港互認基金,分別是恒生中國H股指數基金、行健宏揚中國基金、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透露,相關部門之所以選擇這三款産品作為首批香港互認基金,主要是看中它們低波動性與較高收益,可以豐富境內居民資産全球化配置的投資選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推介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0月底,若投資者將100%資産投資A股,其獲得的過去三年年化回報、凈值平均波動性、凈值最大回撤值分別為18.5%、29.8%、-33.1%。或者,若投資者將其中20%資金配置到這款基金産品,其獲得的過去三年年化回報、凈值平均波動性、凈值最大回撤值則變成15.8%、23.9%、-27.2%。另外,如若投資者將其中40%資産配置到這款基金産品,其獲得的過去三年年化回報、凈值平均波動性、凈值最大回撤值更是變成12.9%、18.1%、-21%。
這意味著,境內投資者通過配置這款基金産品,儘管絕對投資回報有所降低,但可以確保資産波動相對穩定,不大會出現大贏大輸的窘境,起到風險分散的效果。
但上述某三方財富公司人士發現,投資者其實最關心的,是這些基金産品能多大幅度規避人民幣貶值風險。
“多數前來諮詢投資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的投資者,首先是這款産品將75%投資組合投向美元資産而來的,其次才會考慮這款産品所投資的印尼、印度等亞洲國家債券能産生9.8%、7.9%的相對高收益,提升基金整體業績表現。”他指出。
在他看來,投資者對於匯兌風險規避的過於看重,無形間讓他們忽略了某些潛在的投資風險。包括這款基金産品主要投向亞洲國家BBB級或高收益企業債,考慮到新興市場國家整體經濟近期出現復蘇疲軟,可能導致部分企業經營狀況惡化而引發債券兌付違約風險。
與此同時,這款基金産品投向亞洲本地貨幣的25%投資組合裏,只有10%會通過風險對衝措施鎖定匯兌風險,剩餘15%則主要依靠基金經理的投資眼光,在降低匯率風險同時博取更高收益。萬一基金經理投資判斷出現差錯,也可能拖累基金整體表現。
“目前,很多投資者似乎不大會關注這些風險因素,能找到一個規避人民幣貶值的投資品種,才是最重要的。”他表示。
匯差收益的確定性
在一位銀行理財部門人士看來,就資産配置角度而言,投資者適度配置香港互認基金産品,的確有必要;若僅僅是為了規避人民幣貶值風險,則大可不必。
他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多數一年期人民幣理財産品的年化預期收益在4%-5%,同期美元理財産品的年化預期收益僅有1%-1.5%,這意味著未來一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幅度只有超過3%-3.5%,才能覆蓋這兩類理財産品之間的利差,令美元理財産品實際收益更有優勢。但這還不包括人民幣兌換美元過程的匯兌手續費等支出。
不過記者發現,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産品的美元計價份額與人民幣計價份額年化收益差距相當高。截至去年10月底,這款基金産品美元計價份額的年化收益約為4.41%,其人民幣計價份額年化預期則高達8.59%,兩者差距達到4.18%。
一位熟悉這款産品的人士解釋稱,兩者之所以會産生較大的收益差距,主要原因是這款基金産品管理團隊通過匯率風險對衝措施,鎖定了境外人民幣兌美元匯兌價格,由此創造較高的匯兌收益。概括而言,其人民幣計價份額的收益,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美元份額獲得的投資收益,二是境外人民幣兌美元的匯差收益。
在他看來,去年下半年以來,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幅遠遠大於境內人民幣,若境外基金經理能把握機會,建立美元兌境外人民幣的遠期看漲頭寸規避匯率風險,是可以獲得較高的匯差收益。不過,隨著離岸人民幣與境內人民幣的匯差大幅收窄,離岸人民幣匯率還能維持高波動性,創造可觀的匯差收益,卻是未知數。
“投資者不應衝著這份匯差收益而投資香港互認基金,因為這類基金産品的最大收益來源,主要是精選亞洲國家債券品種實現高回報,而不是賺取境外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匯差收益。”上述銀行理財部門人士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