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曾經每月7人 如今四個月僅2人公募基金“私奔潮”大勢已去

  • 發佈時間:2015-12-21 08:49:0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管偉  責任編輯:田燕

  行情決定基金經理的薪情,薪情左右了基金經理的信心。上半年,行情暴漲時,基金經理信心爆棚,平均每個月都有七位基金經理高調宣佈“私奔”。而到了8月份,暴跌的股市行情讓公募基金經理清醒認識到,鼓噪自己私奔的不是自己卓越的能力,而是暴漲行情下掩埋的那顆躁動的心。

  據好買私募數據中心統計,今年行情暴跌的8月至11月間,僅有兩位基金經理“私奔”。

  曾經:每月七人“私奔”

  自去年7月份股市行情飆漲以來,公募基金經理爭相留書出走,高調宣佈“私奔”。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基金經理離職人數達到213人,其中7月至12月有174位。原興業全球(340006,基金吧)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王曉明、原南方基金投資總監邱國鷺,以及原寶盈基金的“公募一姐”王茹遠等大佬級人物,均名列其中。

  據好買私募數據中心統計,在其數據庫有覆蓋的公募基金經理中,上半年私奔的公募基金經理,每個月平均是七人。

  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公募基金經理另起爐灶、“私奔”下海,公募基金業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表示,行情好的時候,私募基金很容易募集,只要稍有一些知名度的基金經理下海,就能輕鬆發産品圈幾個億左右,而私募一個億産品的薪酬就頂得上在公募奮鬥十年。

  “所以,你就眼看著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大佬們紛紛留書出走,跳海私奔。”該人士説。

  如今:8月後罕見下海

  股市行情急轉直下,基金經理跳槽下海的數量也是陡然滑落。

  據好買私募數據中心統計,在其數據庫有覆蓋的公募基金經理中,股市行情急轉直下的7月份,“私奔”的基金經理數量降為三人。《金證券》記者了解到,7月份“私奔”的基金經理中,基本上都是6月份之前已人在曹營心在漢,早以謀劃出走,7月份正式發佈公告而已。

  市場經過6月份的暴跌,經過7月份的再度暴跌,8月份,公募基金經理開始清醒認識到,並不是自己的能力有多強,而是上半年股市行情實在太好了,好得掩蓋了基金經理真正的實力。

  據好買私募數據中心統計,今年行情暴跌的8月至11月份,4個月僅有兩位基金經理“私奔”。

  不但“私奔”的公募基金經理少了,私募的新産品發行也是驟然降溫。據好買私募數據統計,今年8月至11月份,新成立的私募基金數量也從單月千余只驟然降至400余只,已經回到了去年二季度的水準。

  爆料:私奔日子難過

  一位此前做過公募的私募人士在接受《金證券》記者採訪時感嘆,“私奔”後才深刻體會到,公募是一個團隊在作戰,而私募是一個人在戰鬥。

  該私募人士透露,私募為了節省開支,基金經理事必躬親,調研、研究、投資、行銷、風控等,事事都得自己親自過問。

  “怎一個累字了得。”該人士説,以前自己只管研究和投資,其他都是團隊在背後支援,現在失去了團隊的支援,自己也是獨木難支。

  對於今年上半年與下半年截然不同的“私奔”潮,好買私募數據中心相關人士表示,下半年“私奔”的基金經理之所以驟然減少,很重要的原因是“高潮可能已經過去了”。

  稍有資歷的基金經理已經“奔”了,示範效用開始下降。該人士告訴《金證券》記者,“私募裏的競爭也越來越殘酷,好比連通器的兩端,2010年後才顯著發展的私募,當時相比公募明顯水位較低,目前兩者承受的壓力相當。”

  “如果説公募是‘圈養’,私募則是荒野生存,無疑難度更大。”該人士表示,6月中旬以來A股持續調整,對兩者的影響也是天然之別。私募可能是“尚能飯否”的問題,公募可能是“排排隊,分果果”,年終獎多少的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