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業費率爭端:易方達降價攪局後遺症?

  • 發佈時間:2015-12-04 07: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在記者採訪中發現,不少基金公司對於易方達年初將旗下滬深300ETF及其聯接基金的管理費降到0.2%耿耿於懷,認為這影響了基金行業競爭的公平性原則。

  又有部分基金調低管理費率。

  近日,景順長城公告稱,將景順長城穩定收益債券基金管理費率,由0.7%降低至0.4%。

  這也景順長城年內基金第二隻調低管理費率的債券基金,在今年7月份景順長城優信增利債券基金也將管理費率由0.75%降至0.4%。

  “這兩年尤其是今年很多基金公司開始針對管理費進行讓利,除了主動調低管理費率外,還有一種是新基金採取浮動管理費率,按照業績計算報酬。”前海開源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

  超過50個産品自降

  早在年初,易方達宣佈將調整旗下兩款産品的管理費率, 分別將易方達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交易型開放ETF聯接基金的基金管理費由“按前一日基金資産凈值的0.5%年費率計提”調整為“按前一日基金資産凈值的0.2%年費率計提”。

  “易方達滬深300ETF的管理費率為0.2%,只相當於一般ETE管理費0.5%的四折。”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銷售部門人士表示。

  “一般情況下風險越高的公募基金的管理費就越高,風險低的就少,比如股票型基金管理費1.5%託管費0.25%左右。同時,指數型的這方面費用就少很多,因為他們是被動管理的,佔用的資源少,管理難度低,比如ETF,但是易方達的這款基金費用確實突破了行業慣例。”前述華夏基金人士指出。

  好買基金網(部落格,微網志)的一位研究員則表示,調降管理費吸引力有限,基金管理人應將提高基金的管理能力,提高基金業績作為吸引客戶的主要手段。

  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超過50隻産品主動自降管理費。

  這其中,下半年主動降低管理費的基金佔據了大多數。據記者統計,上半年主動調低管理費的産品有11隻,而下半年這一數量則增長至43隻。

  事實上,在此之前,基金主動降低管理費率的情況並不多見,且主要是集中在指數型産品以及債券類産品上。

  但今年IPO暫停,也讓諸多打新基金無計可施,只能調低管理費或是申贖費用。

  “此前批量成立的打新基金處境尷尬,多數紛紛轉型為債券型産品,但管理費率依然按照混合型産品收取,這導致投資成本上升。在打新基金規模極速萎縮的背景下,為挽留投資者,此類産品紛紛宣佈降低管理費。”華夏基金一位渠道經理對記者表示。

  降價潮效果待觀望

  儘管年內有很多産品紛紛下調管理費,但是下調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並不大。

  記者根據IFIND統計,當前主動管理的權益類産品的管理費率仍然多數維持在1.5%的標準。

  數據顯示,當前477隻普通股票基金中,1.5%的管理費率仍然為主流標準,另有5隻基金費率低於1.5%。其中安信價值的費率最低為1%,銀華消費分級管理費率最高為2%。

  混合型基金方面,現有的566隻基金中,管理費率在1%~1.5%之間的基金有502隻,佔據主流,管理費率在1%以下的有63隻,大多數是2014年下半年及2015年新成立的基金,其中廣發聚惠、中歐瑾源、富國新回報、銀華匯利等15隻基金管理費率最低,為0.6%。

  從上述基金的費率調整情況來看,權益類産品的管理費率多由1.2%~1.5%下調至0.6%~1.2%,其中廣發聚惠調整後的管理費率為0.6%,為上述基金中最低。

  記者也統計了被動指數基金的情況,由於相對管理成本較低,被動指數基金的費率則普遍低於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400隻被動指數型基金平均的管理費率為0.7%,大多數産品的費率維持在0.6%~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