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幹著貨基的活兒 卻收著股基的管理費

  • 發佈時間:2015-09-28 09:16:00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上半年還頗受機構投資者追捧的打新基金,由於IPO暫停無新可打。為避免資金閒置,打新基金把資金投向了銀行的協議存款及債券,幹起貨基的活兒,卻收著股基金的管理費,這讓眾多投資者很不舒服。數據顯示,自今年6月大跌以來,打新基金遭遇九成多的贖回;為留住“金主”,近日許多打新基金不得不下調管理費。

  IPO好日子 平均掙13.88%

  每年至少10%以上的收益,使得打新基金一度成為機構投資者的寵兒。

  一基金業人士告訴《金證券》記者,此前打新基金的客戶有80%以上是機構投資者,僅20%左右為個人投資者。

  據長江證券統計數據,2014年打新基金平均收益率高於8%,收益率曲線基本上就是一條直線向上。進入2015年以來,隨著新股發行節奏加快,截至4月底,打新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達到13.88%。

  然而,當IPO暫停發行時,這部分基金失去了主要收益來源,變得無新可打。為了不使資金閒置,不打新後,基金主要投資于銀行的協議存款及債券,偏向於偏債型混合型基金的操作模式。

  雖然幹的是貨幣基金的活兒,但打新基金收的仍是偏股型基金的管理費。因此,這也引發了投資者的不滿。

   打新歇火 股基管理費照收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當打新基金成立之時,作為偏股型基金,一般管理費設定為1.5%。因此,當打新基金失去了打新收益來源時,這些“淪落”為貨幣基金的打新基金仍收著權益類基金的高額管理費。

  眾所週知,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費普遍為1.2%-1.5%,而債券基金的管理費普遍為0.5%左右。

  有投資者算了一筆賬:如果買10萬塊錢打新基金,一年的管理費按股票型基金收取,那麼管理費在1200元-1500元;如果按照債券型基金收取管理費,只需要500元左右。投資者可以少支出700-1000元的花費。

  “行情好的時候,每年打新股超過10%的收益足以覆蓋掉投資者的管理費成本,但如果投資標的變了,收益也自然變了。”一基金公司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表示,目前打新基金一般投資標的為銀行的協議存款及債券,收益與貨幣基金相當,目前貨幣基金的收益約3.2%左右,因此如果每年還要刨去1.2%-1.5%左右的管理費,基金持有人的收成將低於一年期同期銀行存款。當然,這還不包括基金的申贖費用。

  “投資者投資這樣的産品,就失去了理財的意義。”該人士坦承,資金是逐利的,利潤少,投資者對某只基金不滿意最直接的表達就是贖回,特別是機構投資者。

  為了留住基金持有人,此前以打新為使命的基金不得不主動下調管理費,以期留住20%的個人持有人。《金證券》記者注意到,近日,有多家基金公司發佈下調管理費的公告。例如華安基金公告稱,自2015年9月8日起,將旗下多只基金管理費年費率由1.5%下調為0.7%。

  而在此之前,部分基金公司採取了打新基金管理費“打折”的方式變相下調管理費。

  機構贖回九成多

  打新基金因禍得福凈值暴漲

  某只今年6月底剛剛成立的打新基金,初始資産規模為1.52億元。6月底大跌後,基金凈值回落至0.996元。然而,7月7日,該基金凈值達1.711元,較7月6日的0.996元大增0.715元,單日增長率達到71.79%。為什麼會這樣?

  “基金持有人的贖回。”一基金業內人士告訴《金證券》記者。

  “根據該打新基金的招募説明書規定,持有期限超過1個月則免收贖回費,不足1個月的贖回費率為0.5%,贖回費全額計入基金財産。結果該基金超過99%的贖回費用計入基金財産,使得基金凈值暴增。”

  “當然,這只是個別案例。”該基金行業人士表示,大部分打新基金無新可打後都沒有這樣的好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