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股市巨震後 對衝基金大佬們獻策如何突圍

  • 發佈時間:2015-09-25 08: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6月以來的A股巨震,令不少投資者蒙受損失,而運用對衝手段的私募基金卻顯示了不俗的表現。不過,隨之而來的特殊監管措施也對對衝策略的流動性帶來制約,給對衝基金帶來了空前的挑戰。

  對於中國剛剛起步的對衝基金而言,如何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尋找新的投資機會,成為整個細分行業面臨的迫切問題。面對當前幾乎“武功全失”的對衝工具,對衝基金大佬們又是怎麼想的?

  9月23日,由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主辦的“2015SAIF金融E沙龍暨SAIF對衝基金領軍人才俱樂部成立儀式”在滬舉行,業界大佬以多年海內外從業經驗為依託,共商中國私募證券基金的困境與對策,包括上海九鞅投資管理CEO何華,SAIF金融學教授、中國私募證券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嚴弘,博煊資産總經理居雄偉,系數投資CEO胡斌等人。

  嚴弘此前就撰文指出,“股指期貨是引領股市下跌的元兇”這一觀點不但沒有任何可靠的依據,而且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説法。“從金融學原理上講,股指期貨是股指現貨的衍生品,若運用得當股指期貨對現貨頭寸起到套期保值、管控風險的作用。在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偏離其應有的關係時,跨市場的套利交易則會把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重新拉回到均衡狀態。”

  何華:各界應加強協調

  經歷了此次市場波動,何華表示,即使是資本市場成熟的美國也遭遇過幾輪股災,政府也曾入市干預,手法或政策報告也曾有過偏差,但重點在於業界、學界和監管層在事後能夠加以反思、加強協調,不斷完善市場機制。

  他回憶了美國過去的三輪股災——1987年股災、1998年由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崩潰而引發的股災、2007年次貸危機導致美股崩盤。“不應該浪費每一次危機,美國的資本市場也隨著每次危機的事後反思而更加成熟。”

  何華介紹,股災發生後,美國政府成立了以財政部佈雷迪為首的總統工作小組進行了調查,于1988年形成著名的《佈雷迪報告》(BradyRepot)。其基本結論是:指數套利和組合保險這兩類交易在股票指數期貨和現貨市場互相推動,最終造成股市崩潰。換言之,美國也一度將股指期貨視為洪水猛獸。

  4個月之內,除了《佈雷迪報告》,如CFTC、SEC、總會計師辦公室(GAO)、NYSE、CME等業界、監管層方面均發佈了自己的報告,並提出了相關的建議。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監管者並不完全認可《佈雷迪報告》的內容。此外,學術界對1987年股災的研究更為深入和全面。很多人通過邏輯推理和實證研究,否認了股指期貨引發股災的觀點,並分析了可能導致股災的原因——流動性不足和技術缺陷。

  “這就體現了要促進業界和學術界的對話、業界和監管機構的對話的重要性。同時,要強調政策的科學性、嚴謹性、理論依據和實踐的操作性。對中國而言,亦是如此。”何華指出。

  談及1998年對衝基金LTCM崩盤事件,何華指出,這為市場帶來的重要反思便是——不要用高杠桿進行金融操作,即使是在風險很低的領域;單只對衝基金規模不能太大(儘管LTCM的總資産有1000億美元,但其交易額高達1萬億美元);對衝基金也應該對SEC報備,不能躲在“灰色地帶”。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Act)促使銀行大幅削減自營賬戶交易規模。

  何華表示:“縱觀美國的經驗,中國當前不用過於糾結,維穩仍是第一重任,但最終仍要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

  嚴弘:期指導致股災並不合理

  長期致力於中國私募證券投資研究的嚴弘則指出,股指期貨在本次危機中還是發揮了其作為風險管理工具的作用。

  嚴弘認為,“從研究國內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業績表現可以看出,以股指期貨作為風險管控工具的量化對衝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業績在6月大多保持平穩獲得正收益,而沒有採用股指期貨作為對衝工具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業績則在6月出現大幅下降,平均收益為負。”

  統計顯示,6月份有55%的非量化對衝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出現虧損,而量化對衝産品虧損比例只有22.5%。股指期貨的存在為量化對衝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提供了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也為其投資者帶來了穩定收益。

  據海通期貨估算,僅6月26日股指期貨就減少了現貨市場近4000億的拋售壓力,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股市的流動性危機。

  然而,嚴弘此前也撰文提出,目前股指期貨市場的體量相較于現貨市場而言還很小,産品還不夠豐富。“我國股指期貨市場有限的體量和産品覆蓋在這次市場危機中也凸顯出來,市場上對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對衝需求得不到滿足,使得投資者和機構蜂擁到涵蓋市場最全的中證500合約,對其市場價格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並使得股指期貨市場承載了與其目前體量所不匹配的壓力。”

  居雄偉:內地市場仍被看重

  對於在國外做全球基金的居雄偉而言,統計套利和多因子模型都有覆蓋,但近期內地的監管新規無疑限制了其在中國的投資機遇。

  “此前,我們通過滬港通投資A股,可以通過IF和IC對衝風險。但目前這兩者都無法使用,因此前幾個月我們一直用A50進行對衝,但它遠遠不如IF或者IC(由於國外投資人對中國並不完全看好,因此A50長期存在負基差)。”

  居雄偉也表示:“對全球基金來説,如果內地市場受限,我們下一步會開發印度,西方對印度的發展潛力表示看好。”儘管如此,居雄偉也坦言,內地市場的機遇巨大,應該進一步得到開發。

  從根本上來看,行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散戶做大的市場,應該推動朝機構化方向發展。“私募行業的前景非常廣闊,不要單看到一隻對衝基金。全球資産管理90萬億左右,對衝基金只佔到2.3萬億,3%不到一點的規模,因此這一行業的發展空間是非常大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