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A股8月寒流襲公募:逾300股基負收益

  • 發佈時間:2015-09-08 07: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剛剛過去的8月,隨著A股繼續調整震蕩,公募基金也未能獨善其身。

  眾祿基金研究中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這一個月來,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呈普跌態勢,491隻主動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13.12%,719隻混合型基金平均下跌6.28%,個基方面,僅有一隻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上漲了2.14%,卻有約60隻同類基金跌幅超過了20%。

  進入9月以來,A股市場也暫未出現反彈跡象,再觀公募基金,延續慘澹。

  據同花順(300033)iFinD的統計,截至9月2日,包括今年新成立的基金在內,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已有超過330隻年內收益告負,其中,約110隻今年以來的虧損幅度超過了10%。

  偏股型基金錶現低迷

  截至9月2日,在成立已滿一年的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中,長城中小盤成長、海富通風格優勢(519013)、國富深化價值和信達澳銀精華(610002)配置4隻基金是年內虧損最大的。

  上述基金今年以來的凈值跌幅均超過30%,分別為36.12%、32.5%、31.94%和30.44%。

  而今年新成立的基金,由於大多建倉于股市高位,跌幅更大。

  據統計,現已有19隻主動管理偏股型新基金的累計跌幅超過40%,其中,領跌的是鵬華醫藥科技,至9月2日跌幅達54.3%,其次是工銀網際網路加下跌50%,長盛國企改革主題下跌48.2%,寶盈新興産業下跌45.3%。

  不難發現,年內虧損較大的新、老基金大多踏錯了市場節奏,要麼建倉于5000點時的高位;要麼是之前凈值滯漲,但到了股市高位並轉向調整時,沒有及時斬倉。

  以長城中小盤成長基金為例,該基金在6月15日之前,雖然業績落後於同類基金,但年內累計漲幅還有34.33%,但6月15日開始至9月2日,該基金單位凈值順勢跌去了逾50%,直至“入不敷出”。

  國富深化價值6月15日至9月2日期間下跌63.42%,從其此前透露的資訊看,該基金之所以領跌除了自身操作有些失誤外,外在的基民大量贖回因素也是造成業績急速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

  統計數據顯示,包括長城中小盤成長和國富深化價值在內,6月15日至9月2日,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中還有富安達優勢、國富精選、匯添富移動、匯添富責任、中海成長(398001)等跌幅較大,均超過了60%。

  這意味著,上述基金若想回歸6月15日之前的凈值位置,後市漲幅需達到150%。

  收尾業績加劇分化

  2015年6月末,有13隻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收益翻倍,漲幅在30%以上的基金更是成百上千。

  然而進入三季度後,這些基金八成以上凈值收益下跌超過20%。僅有佔比約2%,共12隻基金取得了正收益,需要指出的是,這12隻基金中還有8隻是幾近清倉後期間收益率為0的基金。

  目前來看,年內業績墊底的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虧損超過了50%,而同類領漲的基金則是上漲127.58%,這一“冠軍”寶座仍歸屬於富國低碳環保。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該基金上半年的高漲幅積累了深厚的安全墊,市場進入連續調整時,該基金又大膽調倉、斬倉。

  不過,8月底以來,該基金凈值變動顯示其又有持倉操作,8月26日,上證綜指下跌1.27%,但富國低碳環保依然上漲2.8%,截至8月28日,該基金今年累計凈值增長率還為117.27%,但隨後的3個交易日,其取得了近10%的增長,可見加倉明顯。

  中歐瑾泉A也是8月以來業績表現優異的基金,其間累計凈值漲幅達22.75%。不過,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業內了解到,該基金凈值的增長很可能是大額贖回被動造成。8月4日該基金單日上漲22.46%,其餘交易日凈值變化非常微小,且該基金此前熱衷打新。

  相對來説,由於旗下基金在這輪調整中跌幅較大,匯添富、工銀瑞信、寶盈近期受到了不少投資者的質疑。不過,即使在壓力之下,這些基金對後市的預判仍然不是很悲觀。

  暫時蓄勢不再悲觀

  上週末,央行與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聯手公開地為A股市場“打氣”,但9月7日,滬深兩市還是衝高回落,上證綜指收盤時更下跌2.52%,一時間市場內又出現了“維穩再次落空”的説法。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並不這麼認為。

  上海私募人士許敏哲分析:“今天的市場有兩個細節不容忽略:一個是兩市成交量的進一步萎縮,已趨近於地量狀態,以經驗判斷,目前市場殺跌動能已大大減弱;另一個是以創業板為首的成長股大面積上漲,儘管股指都是下跌的,但個股卻紅的多綠的少,上漲比例超過70%,包括ST股在內,有71隻個股漲停,這都是築底的現象,若這種狀態可以持續,市場有望逐漸重拾信心,迎來一場不錯的反彈”。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陳夥鑄也表示,雖然未來走勢還不明朗,但目前點位可以逐漸買入錯殺超跌的成長股。

  北京和聚投資總經理于軍明確表示,從3000點開始,他們就逐漸轉為樂觀,開始買入有盈利支撐的標的,看重後市成長股表現。

  9月7日盤後,也有公募基金經理表達了轉向樂觀的觀點。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表示,隨著A股去杠桿接近尾聲,以及估值的支撐逐漸顯現,A股市場有望迎來反彈行情,建議投資者蓄勢待發,尋找估值合理的成長標的做長期佈局。

  中歐基金曹劍飛也對目前市場相對樂觀。他認為, 經過前期市場的大幅調整,投資機會已在3000點以下逐步顯現。在預期、流動性、基本面都幾乎是最糟糕的時候,市場的下跌空間已經不大,不少個股已經進入估值和成長匹配的價位區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