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巨震崖口考驗杠桿基金 逾30隻分級B走向下折

  • 發佈時間:2015-08-25 07:16: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分級基金正迎來最艱難的時刻。

  8月24日,在A股市場再度破位下行之際,截至當天收盤,除了已經觸及下折的*證券B級(150224)以外,若按集思錄當天凈值估算的話,包括*證保B(150226)、*創業板B(150153)、*同瑞B(150065)、*國金50B(502022)、*中證90B(150031)、*證券股B(150302)、*工業4B(150316)、*證券B(150172)、*轉債B級(150144)、*證保B(150178)在內的10隻分級B當天也有可能觸發下折。

  截至當晚,*證保B和證券B最新公佈的凈值顯示,當天凈值分別為0.2524和0.2511,僥倖躲過當天的下折劫,但離下折也僅一線之差。

  此外,另有多達20隻分級基金離觸發下折僅剩下不到10%的下跌空間,分別包括同輝100B (150109)、券商B (150201)、國企改B (502008)、500等權B (502002)、資訊B (150180)等。

  二級市場上,儘管*證券B級已觸發下折,但仍有不知情的投資者在“飛蛾撲火”,全天成交額仍有202萬元。截至當天收盤,*證券B級溢價率已高達169.35%。

  此前的8月2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考慮到分級基金機制較為複雜,普通投資者不易理解,且前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為此,我會暫緩了此類産品的註冊工作,並正在研究有關政策。”

  對此,集思錄副總裁鄭志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們認為,分級基金不可能一棒子打死,畢竟分級産品是一款非常有生命力、相對比較公平公正的金融産品。”

  不過,鄭志勇也坦言,目前分級基金市場走勢很差,分級規模縮減很多。“關於未來分級基金的發展,還要取決於監管層的態度。”

  而有基金公司人士不無擔心地表示,在監管層叫停分級産品註冊之後,場內基金領域的創新和發展或會受到限制。

  “分級基金問題因為行情巨震而被放大。但分級基金作為一個大類品種,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是順應了市場的需求,在投資者中喚醒了指數化投資的理念,提供了多樣化的工具。因此,市場各方還是應該在發展中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僅害怕問題去壓制它的發展。”上述基金公司人士稱。

  交易規則遭質疑

  在經歷了7月的下折潮和監管層的暫緩後,分級基金引來不少爭議。

  “分級B下折虧損就在於價格下跌受10%跌停板限制,而凈值跌幅卻遠不止10%。如當日*證券B級凈值暴跌50%,而深交所只設置-10%跌停板,明顯不合理。”集思錄分級基金顧問紫葳侍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兩年多前,我就指出深交所分級基金折算後復牌前收盤價硬性規定為基金凈值的做法是人為製造復牌後虛假的漲跌停,不利於投資者理解折算的實質。但遺憾的是,上交所也沿用了深交所的規定。”

  紫葳侍郎認為,分級基金B份額作為杠桿型金融衍生工具,而目前漲跌停設置10%存在嚴重問題。特別是當市場發生大漲或大跌情況時,分級B份額的凈值漲跌幅大於10%,就使得分級B份額的價格連續多日趕不上凈值的漲跌,出現“漲停想買買不進,跌停想賣賣不出”的問題。

  “鋻於分級基金AB份額是在場內交易的,監管的主體就應該是證監會市場監管部而非機構監管部。因此,市場監管部當務之急要做的就是責成深交所、上交所制定完善的分級基金交易規則。” 紫葳侍郎如是説。

  “分級B對行情依賴較大,和在券商融資買股票本質上是一樣的,所以只要行情不好,尤其是大跌,顯然就會造成巨大的虧損,達到平倉線就會強制平倉,被迫賣股票,這樣就可能加劇下跌,這是所有杠桿産品無法規避的系統性風險。”華西證券人士稱,“分級作為指數化投資産品,相比個股還是有很多優勢,但不適合在弱勢下做,近期我們也在不斷提示下折風險。可以説,下折風險主要是由於暴跌和跌停板限製造成的分級B高溢價形成的。”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分管分級基金的副總經理也表示,大多數的股票型分級B類隨著凈值漲跌帶有1.5-5倍不等的杠桿,而且分級B的杠桿不是線性的,是弧線的,下跌時候杠桿會快速放大。因此投資者在投資分級B類之前要特別注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光看到分級B上漲漲得快就追入,完全忽略它下跌跌得更快的問題。

  “投資者應該在買入分級B之前確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範圍,其次,在買入臨近下折的分級B之前,不要光看到杠桿大去博反彈,也要關注分級B的凈值是否已經臨近大多數分級B的0.25元的下折閾值,如果是的話,要提前有預案。” 該副總經理稱。

  建議分級B降最高杠桿

  一家機構人士直言,目前由於股市惡劣的大環境,分級B的杠桿是越跌越大的,在觸發下折時還存在類似于被強制平盤的效果。當初,證監會在産品審核指引中明確了最高6倍杠桿。現在看來,似乎有必要適當降低最高杠桿,使得産品變得溫和些。

  “指數基金只是基金公司提供的一個投資工具,需要投資者自己判斷標的指數的漲跌,以及整體折溢價率,從而決定是否買入分級B,這需要投資者對標的指數具有很好的判斷力。對普通投資者而言,6倍杠桿確實偏高,也是導致下折時巨虧的主要原因。” 紫葳侍郎稱。

  分級基金下折潮導致的投資者風險,也讓業界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問題,不過基金業界人士表示,設定資金門檻或者提高單筆買入B類的份額門檻並不解決問題。

  “一方面,分級市場需要進行更多的投資者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參考創業板開通的做法要求籤署風險揭示書,甚至可以要求投資者通過基本的知識測試。” 紫葳侍郎建議。

  紫葳侍郎表示,《分級基金註冊指引》修訂時,可以降低股票型分級最大杠桿率從6倍降為4倍,至於合併募集的分級基金母基金場內認購(申購)門檻5萬元的條款,則沒有必要。

  前述基金公司副總經理也稱,“如果設置了分級B交易門檻的限制,相當於剝奪了資金額較小的投資者擁有杠桿的權利,我們認為可能也不是很合適。作為工具提供者,基金公司提供標準工具,投資者在衡量自己的風險收益特徵後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來使用是比較好的情況。”

  此外,有市場人士還建言,新發基金應儘量採用上交所T+0分級基金的設計,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抑制非理性的折溢價。

  此外,有基金公司分級基金人士還建議,對於行業類、主題類分級基金,其總量則需要進行監管控制,應和對應分類指數的流通市值有一個合理的比例,同時在基金份額動態變化過程中也應設置份額上限預警,超限時停止母基金申購。此外,鼓勵分級基金以流動性好的大盤、大類指數為標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