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奔私基金經理大跌中注重風控 業績振幅漸收窄

  • 發佈時間:2015-07-27 08:09:50  來源:新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公募基金經理“奔私”後的業績如何?同樣出身公募基金陣營、在不同類型機構的基金經理的投資業績又各有何特點?數據顯示,最近股市大調整期間,私募基金避暴跌、搶反彈能力更勝一籌,而公募基金經理“奔私”後投資風格整體上漸趨穩健,更加注重風控和回撤管理,業績振幅也有所收窄。

  避暴跌、搶反彈 私募更勝一籌

  數據顯示,私募基金在本輪股市大調整期間顯示了更好的避暴跌、搶反彈的能力。

  據統計,截至7月24日,公募基金中376隻股票型基金近3個月平均收益率為-1.36%,253隻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是-0.37%,而私募基金中的公募派479隻股票型産品收益率則達到12.69%,同期的滬深300指數跌幅為11.19%。

  這意味著在本輪調整中,大多數公募基金遭受重創,而私募基金卻在大盤尚未完全復蘇之際,就已經實現了正收益。

  北京某大型公募投資總監向中國基金報記者表示,這與公私募基金不同的倉位要求密切相關。他説:“根據基金契約的規定,公募不能空倉。而作為追求絕對收益的私募基金,在倉位調配上更加靈活,在某些極端行情下可以空倉,自然可以規避市場的極端調整和由此帶來的凈值大幅回撤的現象。”

  上海某出身公募的大型私募基金經理也認為,持倉的不同是導致公私募基金業績差距的主因。

  北京大君智萌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呂長順也表示,私募基金的資金管理更加靈活,可以輕倉應對暴跌,而公募基金規模大,股票倉位有最低限制,在下跌中會比較被動。

  公私募基金考核要求的不同和基金經理投資經驗的差距也是造成兩者業績差異的重要因素。

  呂長順分析,一方面,對於公募基金經理來説,首先考慮的是基金規模和基金凈值的穩定,並依靠收取管理費盈利,而私募基金經理則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要想得到絕對收益,就必須讓客戶的收益最大化,私募基金也才能得到分成;另一方面,公募基金經理平均執業時間不到3年,而公募“奔私”的基金經理多為公募團隊裏的佼佼者,多數已經擁有了5年以上的基金管理經歷,“奔私”的公募基金經理跑贏那些在公募的“徒弟”,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此外,在交易上,私募基金可以做量化投資或股指期貨對衝,也會對業績産生積極貢獻。

  北京某中型公募基金經理稱,有些私募基金可以在下跌市場中做對衝,相對於公募只能做多市場、只能在上漲市場獲取收益的情況,私募基金多元化的交易策略讓其在各個市場風格下都有盈利,這是公募基金無法比擬的。

  “奔私”基金經理業績振幅漸收窄

  多位公募基金經理認為,從3個月區間來比較公私募基金業績有失偏頗,如果將時間拉長,公募基金的收益則更具備競爭力。

  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公募基金中317隻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為88.05%,公募基金中的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是44.53%,而私募基金中公募派的479隻股票型産品收益率為34.94%,同期的滬深300指數上漲18.18%。

  前述公募投資總監稱:“如果將業績比較區間拉長為半年,前3個月是公募超越私募,後3個月則是私募超過公募。除了上述3個月區間表現偏弱,今年以來,公募收益整體上還是超過私募的。”

  上海某大型私募基金經理也坦言,大跌前公募比私募業績好,如果剔除本輪市場調整的影響,公募業績還是大幅跑贏私募的。

  那麼,“奔私”對公募基金經理的業績和投資風格將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呂長順認為,“奔私”後的基金經理壓力更大,一是來自於客戶的壓力,二是基金管理規模的壓力,三是將更加追求絕對收益和絕對業績。不過,在投資風格和理念上,變化基本上很小,“很多基金經理在管理公募基金時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投資風格和投資習慣,原來喜歡成長股的還會繼續做成長股,喜歡價值型股票的,仍然堅持選擇低估值的藍籌股。”

  上海上述大型私募基金經理也表示,私募基金的客戶會看重凈值回撤,這將導致在投資上相對變得保守,更加顧慮投資風險。而在投資方法上,大多公募派的基金還會保留原有投資理念,但會更加注重對風控和回撤的管理。

  在操作風格上,“奔私”公募基金經理也可能變得更加激進。

  “因為有業績排名和客戶帶來的壓力,其投資風格也會相對激進一些。”呂長順説,“例如,公募基金一般配置30隻股票,而私募基金由於總體規模偏小,為了追求絕對收益,可能會配置少數幾隻股票,如5至10隻,以便提高業績。”

  根據上述大型私募基金經理的觀察,大多數“奔私”的基金經理業績波動幅度有所收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