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百億大基金遭機構冷遇 業績難做調倉困難

  • 發佈時間:2015-06-01 14:05:51  來源:東方網  作者:李樹超  責任編輯:劉波

  今年以來,火熱的股市讓基金髮行如火如荼,並産生了不少百億規模的大基金。不過,據中國基金報記者調查,這些權益類大基金由於業績難做、調倉困難,並不為券商、保險、銀行等機構所看好,在投資、銷售等渠道上並不作為最優選擇。

  大基金遭機構冷遇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今年以來新發基金已經達到317隻,而去年全年的新發基金總數為348隻;新發基金規模達到8218.50億份,接近去年全年基金髮行規模4199.31億的兩倍。

  與去年新基金平均12.07億份的募集份額相比,今年新基金的平均規模達到了25.76億份,並涌現出一批大規模的混合型或股票型基金。數據顯示,今年已經産生了7隻百億份額的大基金,44隻50億規模以上的大基金,這些大基金僅佔據新發基金數量的14.33%,而募集資金規模合計卻達到3567.03億,佔所有新發基金規模的43.40%。其中,易方達新絲路基金截止日份額更是達到286.63億,成為新基金中的“超級基金”。

  但據記者了解,大基金卻遭到券商、保險和銀行等機構的冷遇。

  大同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胡曉輝表示,對於券商而言,為客戶取得高回報是職責,而讓客戶取得高回報一般需要基金規模適中、操作靈活,規模較大的基金顯然不是很好的選擇。

  保險資金對基金規模更加敏感。北京某保險人士向記者透露,他所在的公司對於六七億規模以上的主動管理類基金基本不重點考慮。

  作為基金銷售重要渠道的銀行對基金規模是怎樣的態度呢?記者調查發現,對於指數型基金,由於規模的大小並不會影響業績,銀行並不會在意規模,而對主動管理的基金,如果規模在100億~200億則會慎重選擇。

  據了解,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都會在每個季度開評審會,選定下個季度重點行銷的基金産品。如果能進入銀行推薦的名單,銀行就會為支行網點補貼費用或發行激勵,而這種行銷激勵的效果也是相當可觀的。

  某國有銀行個人金融部證券業務處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個季度末該行都會篩選出推薦給客戶的10~20隻優秀基金産品,産品類型涵蓋了股票型、混合型、指數型基金,而針對某些新發行基金,還會在考核中給予1.6%~2.2%不等的激勵獎勵。

  該銀行選擇基金産品的標準是什麼呢?該負責人透露,一是看基金公司整體業績情況和投資能力;二是看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三是看基金公司對銀行渠道的支援和服務水準,包括對銀行理財經理的培訓等;四是在晨星、銀河等外部機構評級中,將選擇三年被評級在四星以上的老基金産品。

  “如果基金産品能夠納入我行重點行銷的基金名單,該産品的銷售量一般能達到平均銷量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上述負責人稱。

  規模過大拖累業績還是有益投資?

  談及基金規模對銀行渠道的影響,上述國有大行負責人認為,“基金規模大”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歷史業績好造成的規模大,銀行對這種基金還是會考慮的;另一種是新基金髮行規模大。

  該負責人透露,銀行慎重考慮大基金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規模較大的基金的投資標的可能會受限制,對於流動性差卻盈利預期好的小盤股一般配置較少;另一方面,在市場行情發生反轉時,大基金的倉位調整也比較困難。“因此,基金規模適中很重要,規模太小有清盤的危險,規模太大也要慎重考慮。”

  胡曉輝對此表示認同,“基金規模對於券商是一個矛盾體,尤其是現在創業板表現強勢,規模大的基金很難買入,有了業績也不好提現。而大基金由於盤子大,可能將重點配置大盤藍籌股,這在當前市場行情下就難以避免較低的收益。”

  北京某股票型基金經理也坦言大基金的困境:一是相對於小基金相對較低的糾錯成本,大基金的糾錯成本或衝擊成本會非常高;二是大基金持有的一些重倉股,一旦有所操作將對市場産生很大影響,並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也有基金研究人士認為,基金公司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依靠規模提取管理費,因此,對基金公司而言,規模越大越好,業績反而並不重要。如果大基金業績短期見好,反而會有大額贖回的風險,因此,大基金做好業績的動力不足。

  但前述基金經理對此並不認同,他説:“基金業績持續向好是規模長期發展的主要原因,業績與規模是相輔相成的關係,長期忽略業績或控制增長的基金早晚會被投資者拋棄。”

  他説,大基金也有大的好處,比如,在投資方面的好處是,如果大基金持有上市公司2%~3%的流通股,上市公司會很重視並給予深入交流的機會,這對投資和業績都是大有裨益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