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新基金建倉之惑:何處去買便宜股?

  • 發佈時間:2015-05-20 06: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桔  責任編輯:張明江

  歷史會重現嗎?上一輪牛市在衝頂6124點的途中曾涌現出多只百億規模的基金,但最終百億新基將那批基民深套,其中多數投資者等到本輪牛市才得以解套。

  而新一輪牛市中,百億新基似乎更有成為常態之勢。相關的統計表明,截至上週末的5月15日,今年年內新成立的基金中, 首募規模超過50億的有33隻,超過60億的也有23隻,而超過100億的已經有了5隻。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明星基金經理任澤松、宋昆的新基均為一日售罄,且首募金額超過了100億。

  問題隨之來了,如此數量眾多且體積龐大的新基即將蜂擁入市,面對的股票基本都是翻了兩三倍以上的高價貨,它們會如何選擇呢?

  新基金難解規模謎題

  “熊市不買老基,牛市不買新基。”這是長期流傳于基金投資者中的一句至理名言,其大意是講熊市中由於市場泥沙俱下,買老基只能一起承受凈值損失的命運,而買新基則或許會趕上募集期結束後一個相對較低的建倉時點;而反之牛市買新基金則或許會錯過市場每日蒸蒸日上的行情。

  但有趣的是,從去年歲末貫穿至今的本輪牛市中,這一慣例似乎已經被打破,百億新基接二連三地問世就是一個明證。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在與記者聊天時指出,儘管混業經營的格局下公募基金也紛紛踏上多元化經營之路,但實際上多發新基金多賺管理費仍是公募們主要的生財之道。於是,公募的思路一類是績優基金經理能者多勞,利用業績好的金字招牌增加新基金首募吸引力;而另一類則是趨勢化複製,這尤其多次出現在去年迄今風起雲湧的分級基金上,如今幾乎形成了每個行業一個指數、每個行業一個指數分級的立體格局。而隨著牛市老牌褪色明星基金經理們紛紛自創私募,新晉當紅小生們的擔子更重,這也造成了新基金髮行中的明星效應推動首募高企。

  中國經濟網記者拿到的統計表明, 今年以來迄今的5隻百億新基金分別是東方紅中國優勢的138億, 景順長城滬港深基金的110億,易方達新常態基金的147億,中郵資訊産業的120億以及5月18日最新募整合立的百億新基富國改革動力。此外,泰達宏利新起點、交銀新回報、長盛轉型升級、工銀瑞信總回報、華商量化進取等募集規模也超過80億元,而年內首募規模較大的新基還包括了富國新興産業的59.73億,中歐精選定期開放混基首募62億,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基首募約50億等。

  綜合記者的採訪了解到, 隨著新基金首募份額的水漲船高,按照基金契約配置股市的資金量也是一個可觀的數字,在4300點一線的關口很難找到便宜的籌碼來建倉了,而在小票滿天飛的行情中,新基金實際上也不願把子彈浪費在整體表現平淡的藍籌股上,於是就碰到了一個建倉的難題,究竟是被動推高創業板做高位接籌者,還是轉而在新股和大藍籌中尋找可能的投資機會呢?

  在基金經理的操盤實戰中,所謂船小好掉頭的例子婦孺皆知,因為過於龐大的規模實際上在市場轉勢時很難全身而退,這曾經在中國股市上留下過血淋淋的教訓。數據顯示,在2008、2009年兩年熊市中,上輪牛市中17隻成立規模超百億份股基,就有8隻基金的收益跌幅超過同期股基平均跌幅。例如,首募規模達到118.67億份的泰達宏利市值優選股基,在2008-2009年的業績也大跌26.45%。 而且,上一輪牛市中的7隻首募超百億元的混合型基金在2008年開始的熊市中,抗跌能力也不強,2008-2009年期間有5隻的收益跌幅超過同期混合型基金16%平均跌幅,這一次悲劇會重演嗎?

  在近期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中,有不願意具名的擬任基金經理就對建倉表示了一絲憂慮:這輪行情中重配創業板尤其是“網際網路+”概念股票的基金都賺得盆滿缽盈了,但現在的市場很難買到便宜股了,難道讓我硬著頭皮去買安碩資訊或者全通教育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如今牛市已瘋的背景下,基金規模、基金倉位、建倉速度、選股策略都關係著未來成敗。

  新基金能提供多少彈藥?

  如是背景下,或許會有更多的人好奇新基金將如何建倉?不過首先可以明確的一點是,新基金髮行的井噴將給股市的持續走牛注入強大的推動力。

  北京某私募基金的掌舵人表示,實際上由於長牛預期的作祟,內地股市呈現持續的資金凈流入,而新基金無論從募集只數和首募金額上的天量表現都會給熊熊燃燒的火焰再添一把新柴。如是背景下,6124點的歷史高點被打破或許指日可待。

  記者手頭的一組數字顯示:今年以來,目前已經成立了84隻股票型基金和143隻混合型基金,募集的規模分別是1884.58億元和4337.78億元,兩者合計超過了6200億, 佔整體發行規模的97%左右,換句話説,權益非固定收益類基金基本囊括了今年新基金的發行市場。而如果分月份來看,今年1至5月新基金平均募集金額分別達到13.31億元、14.76億元、24.97億元、33.3億元、26.53億元,新基金髮行有逐月更上臺階之勢。

  而權益類基金募到的這6200億究竟是個怎樣的概念呢?如果按照未來股票型基金最低倉位80%計算,公募新基將有約4960億馳援股市;而如果按照現行的最低倉位60%計算的話,公募新基也將為股市提供3720億的資金彈藥。而從現在滬市的情況看,滬市雖然在大牛行情中有幾日成交過萬億,但多數時候還是單日五六千億的水準,換句話説,新基金所募集的資金量大約能支撐滬市半日的成交水準。

  但不要忽視的是,新基金募資僅是一部分,老基金的持續行銷所帶來的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入更成為兩市所覬覦的一股新鮮血液。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多只業績優異的老基金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規模暴增,當然隨之也出臺了一系列的限購措施。

  對此,前述私募人士一語中的:畢竟時代不同了,當年王亞偉時代將基金封閉起來專心做凈值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新基金“情歸何處”?

  既然募完了資金且賺到了不菲的管理費,那麼接下來硬著頭皮也要將建倉進行到底了,只是多數巴菲特門徒們實際上學到的第一課都是“戴維斯雙擊”,但是如今的市場,選擇便宜的籌碼談何容易?

  5月19日收盤,創業板再創新高,盤中甚至一度突破了3200點,有坊間人士甚至預言年內創業板有可能會突破主機板的點位。有趣的是,從去年行情啟動以來,創業板似乎很大時間運作在一條獨立的軌跡上,而機構和監管曾對創業板虛高的風險警示常常隔三差五響起,但在上週五監管層辟謠約談三家基金公司之後,本週創業板指數繼續行走在破紀錄的道路上,而其中新基金或許仍然在發揮著主要的推動力。

  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創業板的股票容易見到成效,一隻小票可能只有幾個億的流通盤,如果幾隻基金聯手大肆買入的話,就有可能實現變相的“控盤”。而創業板股票行情與基本面脫離是業內共識,新基金有著迅速做凈值的投資訴求,無奈的選擇下還是要投資于創業板,不過會有意識地規避前期漲幅巨大的創業板股票,尋找相對的投資洼地。

  這裡以全通教育為例,5月18日的數據表明,在前五大買入主力席位中,機構席位排在第一和第三,但買入金額明顯減少,分別錄得983.71萬元和813.39萬元;而在前五大賣出中,機構席位多達4席,共賣出30839.27萬元,機構凈賣出額29042.17萬元。

  如是背景下,新基金單靠創業板或許在4400點一線已經難以為繼了,而第二個興奮點來自何方呢?種種跡象顯示,或許此刻打新股會是新基金較好的選擇。

  信達澳銀基金經理尹哲表示:“我們的建倉思路是投資新股,我們將重點佈局新能源、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工業4.0等符合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新股,回避當前市場大眾型股票的高估風險。我們會在新股中緩慢建倉,降低對成本的衝擊,而且持有時間也會足夠長,以充分享受新股的成長價值。”

  對於選股方向,尹哲則表示:“新基金建倉時選對産業方向至關重要,時代會造就一個産業的崛起或衰落,我們將在確定朝陽産業大方向的前提下,尋找成長性好、估值較低、發展空間巨大的新股。我們將從産業研究和實地調研去挖掘新股的投資價值。”

  而對於新基金建倉,正在發行的大成睿景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焦巍也有著自己的看法。他向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不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關注市場短期漲跌,大機會時代絕不能以小機會的眼光看待市場。傳統行業盈利能力正在下滑,主機板面臨著ROE不斷降低的普遍現象。而創業板收入卻持續上行,扣非後盈利增速仍在上升。同樣的特徵在2001-2007年的週期股上也曾出現,這説明創業板公司取代週期股,成為新時代背景下的新成長股。

  綜上所述,無論新股還是創業板股抑或是冠之以新名的新成長股,新基金建倉情歸何處並不重要,關鍵是給投資者賺到真金白銀。

  無論黑貓白貓,逮著耗子才是好貓;無論主機板創業板還是未來有可能放開基金投資的新三板領域,賺錢才是硬道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