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持基變向:加倉貨基債基 減持股基
- 發佈時間:2015-04-13 06:00:41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明江
隨著基金2014年年報的落幕,保險、社保基金、QFII、財務公司等機構寵愛的基金也隨著基金持有人比例數據而曝光,追隨機構們的動向正是屌絲小散們投資佈局的思路之一。《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官方微網志微信:證券日報微基金)注意到,去年機構持有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的比例大幅度提升;而股票型基金的持有比例則持續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機構投資者錯過了不少績優股基,有18隻機構0配置的股基年內平均回報率達46.20%。
“一減一增的配置比例反映出機構對當前的股票市場仍持相對謹慎態度。”北京一基金分析師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隨著股市站上4000點,“泡沫”論塵囂直上,機構或對股票型基金進一步減持。
機構連續兩年調降股基比例
據《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及WIND資訊最新統計,貨幣市場基金是當前機構持有比例最高的基金種類,比例達到54.5%,作為傳統的流動性管理工具,機構對貨幣基金的持有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其次為債券型基金,機構持有比例達到48.1%;指數型基金緊隨其後,機構持有比例也達到40.03%。而規模比較小的QDII基金以個人投資者為主,機構持有比例只有5.20%。另外,混合型、股票型、另類投資基金的機構持有比例分別為17.90%、15.05%、12.78%。
對比數據顯示,機構持有基金的“風口”變向,重新加大貨幣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的持有力度。2013年貨幣基金的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為46.12%,較2012年同期大幅下滑5.61個百分點,而2014年則同比提升8.38個百分點;2013年債券型基金的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為38.39%,較2012年年底出現小幅下滑,而2014年則同比提升9.7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去年機構持有股票型基金的比例由2013年的18.97%下滑至15.05%,持有混合型基金的比例由11.76%上升至17.90%;而在2013年,機構投資者對股基的持有比例下滑1.6個百分點,對混合基金的持有比例小幅上升1.11個百分點。
從持有比例看,有31隻産品機構投資者佔比達到100%,7隻為債券基金,其餘24隻均為貨幣型基金。而有18隻主動股票型基金,個人投資者佔比達到100%。
也就是説,機構投資者2014年對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的持有比例出現反轉,由調降轉為調升;而對股票型基金繼續疏遠,持續調降配置比例。
“一減一增的配置比例反映出機構對當前的股票市場仍持相對謹慎態度。”北京一基金分析師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隨著股市站上4000點,“泡沫”論塵囂直上,機構或對股票型基金進一步減持。
在主動股票型基金中,德邦優化配置、新華優選消費、泰信中小盤精選、天弘週期策略卻成機構的“心頭好”,持有比例均超過90%,而這些基金最大的特點是凈值規模均不足8億元。今年以來,這4隻基金平均回報率達到38.16%,其中凈值規模僅7.23億元的新華優選消費,機構持有比例為95.45%,該基金年內回報率達48.35%。不過,機構投資者與大部分績優股基失之交臂,上述18隻機構投資者0配置的主動股基,年內平均回報率為46.20%,其中大摩品質生活精選、大摩主題優選、華商産業升級等年內回報率均超過60%。
固收類基金被機構高度持有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年末,17家基金公司的機構持有率在50%以上,主要受旗下固收類基金尤其是理財債基被機構高度持有所帶動。圓信永豐旗下基金以99.22%的機構持有比例居首;而永贏基金、北信瑞豐緊隨其後,旗下基金的機構持有率超過80%。與之相反,2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機構持有率佔比在10%以下,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以5.3%的機構持有率墊底。而華夏旗下基金的機構持有比例低於30%,在可比93家基金公司中居倒數第15名;工銀瑞信、南方、嘉實、廣發等規模前10名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機構持有比例卻排名倒數後1/3。
“小公司旗下基金的機構持有比例高企,與旗下基金數量有限有關。目前,不少小公司主打固定收益類産品,致使整體機構持有率居高不下。”上述基金分析師表示。記者注意到,以99.22%的機構持有比例居首的圓信永豐,旗下僅有圓信永豐純債1隻基金,該基金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為99.22%,個人投資者持有比例僅為0.78%;永贏基金旗下僅有永贏貨幣1隻基金,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持有比例分別為96.87%、3.13%。
其實,大型基金公司也有不少基金得到機構投資者的青睞,比如華夏基金旗下的指數型基金華夏滬深300ETF、華夏亞債中國A,機構持有比例超過99%;工銀瑞信基金旗下的貨幣基金工銀瑞信薪金B、工銀瑞信添益快線,機構持有比例達到100%、99.97%。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