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跨越滬港通門檻 小散必備滬港通基金

  • 發佈時間:2014-12-15 09:33:5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方麗  責任編輯:田燕

  11月17日正式開閘的滬港通可謂新鮮熱辣,魅力逼人。但也讓普通投資者望而卻步——50萬元的投資門檻可不是小數目。別急,3隻“滬港通基金”已經登陸市場,為投資者帶來參與滬港通的親民新方式。那麼,如何使用“滬港通基金”這個新鮮事物去嘗鮮滬港通呢?

  首先,投資者要知道“滬港通基金”的優勢是什麼?概括起來説,滬港通基金解決了直接參與滬港通50萬元的門檻限制問題,可以直接投資恒生指數分享港股上漲機會,這樣的基金非常適合有意投資港股但資金不給力而且專業能力不足的小夥伴。

  從市場環境來看,滬港通開閘的這個時間段,A股市場正在上演一輪壯闊的藍籌股行情,而A股和港股的聯動效應越來越明顯。當前恒生指數的估值水準在10.36倍,現在可能是一個不錯的佈局時機。

  只要1000元就能參與滬港通

   目前市場上有3隻滬港通基金正在同時發行,分別是南方滬港通恒生ETF、華夏滬港通恒生ETF、華夏滬港通恒生ETF聯接,這3隻基金的投資門檻都只要1000元。

  在這3隻基金中,南方滬港通恒生ETF和華夏滬港通恒生ETF屬於ETF基金,發行時間均為12月9日至12月17日,兩隻基金主要是通過券商渠道認購。華夏滬港通恒生ETF份額發售公告中稱,該基金支援57家券商認購。而華夏滬港通恒生ETF聯接基金的發售時間為12月9日至1月9日,主要的認購渠道是基金公司直銷、銀行和第三方代銷機構等。

  滬港通ETF如何申購?據南方滬港通恒生ETF份額發售公告顯示,投資者可以網上現金認購和網下現金認購,其中網上現金認購,單一賬戶每筆認購需為1000份或其整數倍,最高不得超過9999.9萬份。

  這也就是説,已經開設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微網志]股票賬戶的投資者就可以購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上交所[微網志]基金賬戶也可以購買,但使用基金賬戶只能參與現金認購和二級市場交易,如投資者想要參與基金的申購、贖回,則應使用A股賬戶。而且開戶當日不可以交易,最好提前做好準備。

  另外,當這兩隻ETF完成建倉上市之後,投資者還可以直接在二級市場交易。南方滬港通恒生ETF和華夏滬港通恒生ETF,場內簡稱分別為“恒指ETF”、“恒生通”,最低買入單位為1手,也就是100份,預計在開始階段只需要200元左右,明顯低於港股3000多港元到15萬港元不等的整手限制,非常適合“屌絲們”。

  而華夏滬港通恒生ETF聯接的投資門檻也為1000元,小散們可直接帶上身份證、銀行卡等去代銷機構辦理,也可以在基金網上直銷平臺認購。

  跟蹤恒生指數分享港股機會

  3隻“滬港通基金”齊發,跟蹤的都是恒生指數,正是看準了港股的投資機會。

  要玩轉“滬港通基金”,當然首先要了解基金跟蹤的恒生指數。恒生指數是香港市場的旗艦指數,1969年11月公開發佈,經過45年的發展已經被看做是香港經濟的“晴雨錶”,成分股為香港市場50隻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躍的股票,其中包括了騰訊控股、和記黃埔、長江實業、中國移動[微網志]、百麗國際等明星股票。

  截至11月30日,恒生指數市盈率約為10.36倍,在最近12年間橫向比較處於低位,並低於13.91倍的區間平均水準。對比歷史數據看,恒生指數反彈速度很快,如2011年8月,估值從7.3倍反彈至10倍,只用了3個月時間。

  除了估值較低,恒生指數比較吸引投資者的特點還在於指數波幅大於A股,過去的24個月中,恒指每個月的波幅均在1000點以上,而且,與國內的上證50指數相比,恒生指數成交股價活躍,近五年來,日均成交金額穩定且遠超過上證50的成交金額。同時,恒生指數每年的分紅比例都較高,且相對穩定,近五年年度股息率約3%,整體高於A股市場的股息率。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恒生指數處於盤整期,並不是理想的投資時機,方向很難判斷。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最好密切關注A股和港股之間的聯動效應,如在近期A股市場券商股大漲之後,港股的券商股也隨後大漲。

  節省交易時間資金更有效率

  既然是“滬港通基金”,此類基金和其他基金的最大區別在於,基金投資使用了滬港通的通道,節省了交易時間。

  據南方基金相關人士介紹,與以往的QDII基金相比,南方恒指ETF的主要優勢在於走的是港股通通道,成本更低,交易也更為便捷迅速。該基金採用上交所全現金替代申購贖回的模式,投資者申購的基金份額T+1可用,贖回資金一般情況下T+4可用,而普通的跨境ETF申購後一般要T+2可用,贖回時間則為T+7,相比之下,“滬港通”基金大大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投資“滬港通基金”需要注意兩點,第一是和原有投資港股的基金做對比。數據顯示,目前公募産品中專門投資香港市場的QDII産品有11隻,其中3隻為主動管理型,8隻為跟蹤恒生指數和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被動型管理産品。相對來説,這些基金選擇面更廣,但費用略高,申購費、贖回費、託管費和管理費合計最高超過4%,而滬港通ETF最多可以節省25%的費用。如果説本來就要跟蹤投資恒生指數,那就可以直接選擇滬港通基金。

  第二是在滬港通基金之間進行對比。作為ETF基金,重點是考察流動性、跟蹤誤差率等,由於這兩隻基金還未成立,所以暫時無從對比。不過未來投資者若在二級市場投資時,可以這兩隻指標為重。此外,費用也可以對比下,不妨PK下這三隻産品的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和託管費。Wind資訊數據顯示,後兩項3隻産品均為0.5%和0.1%。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