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公募7年牛熊輪迴:四成賺錢 固收産品表現出色

  • 發佈時間:2014-10-16 08:53:3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就在過去七年,公募基金經歷了一個牛熊輪迴。就在七年前,滬指創下歷史新高,盤中觸及6124點新紀錄。不過,從那之後直到現在,A 股市場進入持續下跌調整中,昨日收盤點位僅為2373點。與此同時,偏股基金同期整體業績告負,不過仍有41隻偏股基金取得正收益。

  固定收益産品更出色

  來自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過去七年,共有334隻開放式基金(A/B/C分開算)有業績可考,近七年來,既為投資者保住本、又為投資者賺到錢的基金有125隻。換句話説,這七年來,六成開放式基金沒給投資者賺錢。其中,固定收益類産品相對表現出色。

  就基金類型來看,125隻賺錢的基金中,固定收益類佔比較大,且業績排名靠前。比如易方達穩健收益債券A/B、工銀增強收益債券A大成債券A/B萬家增強收益債券、中信穩定雙利、工銀增強收益債券B諾安優化收益債券等,近七年累計收益都在40%以上,因此排名均在前二十。部分績優貨基金甚至憑藉超28%的累計收益,躋身七年收益排行榜的前四十。

  偏股基金整體大跌

  回顧過去七年,公募基金整體業績堪憂。來自同花順的統計數據顯示,按照複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計算,截至2014年10月14日,就在過去七年,有238隻基金業績可統計,整體業績同期大跌,過去七年累計跌幅為21.88%。

  也就是説,在過去七年間,上述偏股基金不但整體沒有賺錢,反而出現超過兩成的損失。不過,考慮到同期大盤,滬指過去七年跌幅高達61.2%,相比來看偏股基金還是具備了一定安全墊。就在2007年10月16日,滬指盤中創下6124點歷史新高。

  就從上述統計數據來看,有197隻基金同期業績下挫,佔比高達82.7%。其中,有20隻基金同期跌幅超過50%,墊底基金跌幅最大為59.66%。

  41隻偏股基金飄紅

  而在上漲基金中,有41隻偏股基金同期取得正收益。其中,華夏大盤以68.59%的累計漲幅,在上述所有基金中排名居首,也是唯一一隻過去七年累計漲幅超過60%的偏股基金。單從這一點來看,“基金一哥”王亞偉當年創下的紀錄,至少短期內無人能超越。

  緊隨其後的是泰達宏利成長、華夏復興、泰達宏利風險預算、嘉實增長,同期漲幅分別達到51.72%、43.09%、40.66%、33.14%。此外,國投瑞銀融華債券南方寶元債券、景順長城內需二號、華夏回報、中銀中國、富國天合等基金,同期漲幅排名也相對靠前。

  華夏興全泰達表現搶眼

  而從公司來看,部分基金公司的整體長跑能力表現突出。就在過去七年中,華夏基金、興全基金、泰達紅利基金旗下産品表現較為出色。以華夏基金為例,除了排名第一的華夏大盤精選外,既為投資者保住本、又為投資者賺到錢的125隻基金中,華夏基金一家獨佔11席,遠超過其他基金公司。

  其中,華夏大盤精選在這7年熊市中收益達到68.59%,華夏復興達到43.09%,華夏回報達到27.61%。也正是從2006、2007年開始,華夏基金逐漸奠定了行業龍頭的地位,不難看出,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業績推動的投資者的選擇。

  與此同時,興業全球基金旗下所有9隻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共有興全全球視野、趨勢、社會責任、合潤、有機、輕資産、綠色、商業模式以及可轉債等9隻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産品,而這所有9隻産品的複權累計凈值都已在年內創出歷史新高,多只基金今年以來不斷刷新累計凈值最高紀錄。

  而在中小基金公司中,基金公司三季度業績浮出水面,海通證券最新發佈的《基金公司權益及固定收益類資産業績排行榜(9月30日)》顯示,前三季度浦銀安盛權益類基金以36.45%的絕對收益,高居70家可比公司第一名,固定收益類也躋身前15位,股債整體投資能力持續領跑行業。值得注意的是,浦銀安盛權益類産品“中考”時就是行業冠軍,最近兩年、三年、五年更憑藉76.26%、66.96%、62.42%的凈值增長率,穩居行業前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