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字號:  

金九已定 銀十可期 基不可失 且漲且持基

  • 發佈時間:2014-09-30 09: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當市場一直在2000點左右徘徊的時候,相信很多投資者的內心是多麼煎熬,在這一波行情出現之前,偏股型基金産品業績表現疲弱,不僅僅跑輸債券型基金産品,就連以低風險、低收益特徵著稱的貨幣基金都能將其甩開好幾條大街,這無疑會令偏股型基金投資者坐如針氈,終日惶惶不安。從基金二季報的情況來看,新基金申購數量降至十年來最低,除貨幣基金以外的各類型基金二季度均呈現凈贖回態勢,數據的背後是全市場對基金投資熱情的顯著下降。

  不過基金二季報公佈完畢之後,市場風雲突變,股票市場大變臉,衝破黎明前的黑暗後放量強勢上漲,短短兩個月時間,上證綜指接連拿下2100、2200和2300點整數關口,深證成指中小板指亦刷出年內新高,創業板指也再度回到1500點上方,反彈格局已然形成,牛市初期的氛圍越發濃厚。在基礎市場的強勢帶動下,基金産品業績尤其是偏股型基金産品業績快速提升,一掃之前被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業績甩開好幾條大街而抬不起頭的鬱悶。這一波反彈至今,偏股型基金産品收益迅速上升至12.62%,普通股票型基金産品收益為13.22%,指數型基金更是達到13.35%,而混合型基金産品亦在10%上方,反映出了基礎市場走勢對産品業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真所謂“生於市場,死於市場”。但這並不等於完全否定基金經理在投資管理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對基金市場業績表現影響甚大,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

  本輪反彈行情的産生主要由多重利好因素推動,反彈初期是由經濟數據企穩向好修正了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悲觀預期、李克強總理以強硬口吻強調必須完成今年初制訂的經濟增長目標、滬港通試行臨近、混合所有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以及優先股試點等政策利好因素疊加刺而成,而股指上漲至2200點之後,基本上是由改革、政策+資金推動。反彈啟動至8月初,市場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藍籌風格,但此後藍籌板塊內部分化明顯,市場風格趨於模糊化,不過市場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特徵,以軍工航太、TMT等為代表的成長性板塊表現最為搶眼,成長性風格比較明顯的偏股型基金産品最終佔據了偏股型基金業績排行榜的前列,年初至今的偏股型基金業績排行榜格局依然如此,這也導致了今年基金業績排名呈現出明顯的成長性特徵。這不僅與市場的風格相關,同樣與市場資金的偏好有關,在經濟下行週期和經濟轉型期疊加的背景下,週期性行業難以有所表現,即使在滬港通因素刺激下,市場偏好仍顯得比較糾結,更側重於對經濟轉型背景下受益行業的配置,這也反映出了當前市場對中國新興産業發展前景的樂觀態度。

  雖然近期股指走勢沒有前兩波反彈淩厲,過程中亦出現過反覆,震蕩幅度加大,但樂觀情緒依然佔據主流,市場環境偏暖,技術上反彈形態保持完好,市場大概率上將繼續向上以結構性方式演進,震蕩反彈格局將得到維持。基於此,在市場行情較好預期下,基情亦會積極跟隨,偏股型基金的投資價值將會繼續得到展現,投資策略上建議風險偏好較強的投資者繼續增加對偏股型基金的配置比例,過程中出現的回調仍然是較好的介入機會。對原先已經持有偏股型基金産品還處於虧損狀態或即將擺脫虧損狀態的投資者來説,建議繼續持有或者尋找與市場運作趨勢契合度更高、獲利能力更強的産品進行替代,重點在於持有與自身風險偏好相匹配的産品,而非是隨眾參與到追漲殺跌當中。整體來看,基情繼續向好演繹將是大概率事件,投資者可以繼續享受且漲且持基的歡樂。從産品選擇的角度來看,一般在股指持續上漲的行情中,指數型基金的整體收益要好于其他基金類型,投資者不妨以定投的方式參與其中,而激進型投資者可以申購方式參與,具備一定專業性擇時選基能力的投資者可以參與主動管理型股票型基金,風險偏好相對一般的投資者建議關注混合型基金産品,方便同時分享股債兩端的收益。基於市場的結構性特徵,基金産品業績或將出現嚴重分化,但我們可以把握獲利能力確定性較高的配置方向,預期市場機會將主要來自於成長性板塊,而藍籌板塊將在滬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下亦不乏機會,建議成長和藍籌配置比例為6:4。A股未來運作特徵極有可能是“權重搭臺,成長起舞”,將資産重點配置於資訊技術、軍工航太、網際網路、生物醫藥等行業板塊的偏股型基金産品,相對看好其未來業績成長空間,而重點配置於銀行、券商、保險、煤炭、有色金屬等權重板塊的偏股型基金産品在滬港通推出背景下也會有所表現。金九已定,銀十可期,基情彌香,基友橫掃千基,策馬奔騰,且漲且珍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