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基金經理 > 正文

字號:  

鑫元基金:珍惜合規杠桿 善待分級基金

  • 發佈時間:2015-10-08 07:5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作為當前極少數合法合規,門檻又近乎為零的場內杠桿工具,在股市深度回調前,分級基金所閃耀的光芒,著實令投資者矚目,令其他基金管理人艷羨。分級A份額為較為激進的B份額投資者提供了博取超額收益的可能性,其杠桿效應及套利空間,令散戶及機構趨之若鶩,獲利者更是欲罷不能。不少基金公司紛紛加快相關産品申報及發行速度,分級基金陣營迅速擴大,出現了數只百億級分級基金。而投資者則如願迎來了分級B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上折潮”,部分基金動輒在市場熱捧的氣氛中連續漲停,B份額投資者收益也隨著翻倍上漲,將分級基金的熱度推至沸騰。據wind統計,自去年10月至今年6月末,8個月內規模擴充了8倍,爆發力驚人。

  但在遭遇接連幾波劇烈的行情調整之後,作為杠桿端的分級B命運急轉直下,被標的指數下跌及溢價率下降“雙殺”,在接連的跌停後,短期虧損巨大,規模受重創。下折潮也正如當初“上折潮”一樣洶湧襲來。截至8月末,139隻股票型分級基金的兩類份額合計為1210億份,相比6月末的最高規模,縮水近75%。伴隨這一縮水的是分級B的下折潮,是投資者真金白銀的巨虧。其中尤以少部分投資者以炒股博反彈的心態在分級B的下折日仍然飛蛾撲火般的買入,最為離譜。這也直接促成了監管層暫停審批分級基金。

  應當説,分級基金的出現,在緩解公募基金市場産品同質化的同時,亦填補了高收益、高風險産品的空缺。作為帶杠桿的低門檻産品,受到普通投資者追捧也在情理之中。但對分級基金的評價,從當初“驚為天人”的一片叫好聲,到現在人人怒目,不過數月光景,産品設計開始被多方詬病,甚至出現了取消分級基金的偏激論調。針對其未來發展,業界有這麼幾種建議可能較為典型:一是提高資金門檻;二是提高下折閥值;三是放開漲跌幅限制;四實現暫態合併分拆,以期規避持有者鉅額損失,提高極端行情下的流動性。此類建議的出發點自是不錯,但是放至實際操作中,可能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

  作為當前散戶僅存的不設門檻的合法合規的場內杠桿,提高門檻資金後,機構、大戶博取超額收益和覬覦套利空間可以絲毫不受影響,但讓少數風險偏好激進的普通投資者如何自處?提高下折閥值,暴跌行情中無非是將分級B下折的時間提前,下折次數增加。而領先於A股放開漲跌幅限制,無法理解也過於理想化。現行的漲跌幅限制,讓分級基金持有人整體折溢價率變動,以及兩個子份額的折溢價率變動,表面上看似劇烈,其實有效地控制了交易風險。一旦放開,可能事與願違。至於實現暫態合併分拆,技術上並非不可行,之前選擇上交所上市的一些分級基金也確實能做到這一點,但這讓分級基金最大的“套利”魅力無形中近乎全部消失。以往那種分拆合併後間隔一兩個交易日才能知道究竟獲利幾許的不確定性,轉為稍有套利空間便被虎視眈眈的大資金通過程式化交易獵殺,這樣的分級基金還有幾人感興趣?還有多少機構資金願意前赴後繼?

  拋開宏觀全景,只在技術細節上糾結,從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再清楚不過,分級基金如今的境遇,凸顯了兩方面內容:一是A股劇烈跌勢下,分級基金同樣展現了極具殺傷力的兩面性;二是相關投資者教育嚴重滯後、極度缺失。顯然,著力解決這兩個問題,才是分級基金“脫困”的關鍵。

  溢價伴隨風險,高溢價伴隨高風險。牛市由眾多的投資者熱烈追捧後形成的非理性繁榮——分級基金的交易價格相對於其凈值大幅溢價,份額高速增長和成交量的不斷放大。一旦大勢掉頭,這種非理性的繁榮給眾多投資者造成的是難以挽回的損失。因而分級基金管理人的發行,投資者的購入,均應建立在對A股大勢的擇時上。

  至於只看到超額收益,將分級基金的操作和風險等同於股票的分級基金投資者,甚至缺乏在下折前要避免因買入而被清算的常識。無論從投資價值的角度考量,還是從投資風險的角度考量,都難言理性。因而從監管層到管理人,強調資者教育,調整投資者教育的著力點,再怎麼重視都不過分。畢竟當前留給我們的合規場內杠桿工具有限,畢竟多空分級等研發在途的類似高風險高收益的産品,都在遠處觀望這次創新。

  (作者係鑫元基金銷售經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