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外匯局局長潘功勝: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總體可控

  • 發佈時間:2016-02-06 07:21:40  來源:東方網  作者:孫璐璐  責任編輯:張明江

  潘功勝:中國不會走資本管制“老路”

  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總體可控,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保持基本穩定

  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近日在北京分別會見了歐洲貨幣機構投資者集團主席安德魯·拉什巴斯和黑石集團總裁托尼·詹姆斯。潘功勝強調,中國政府將統籌考慮便利化和防風險,在繼續大力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同時,強化風險防控,突出真實性合規性審核要求,打擊外匯違法違規行為,不會走資本管制的“老路”。

  受人民幣貶值預期影響,1月中上旬人民幣匯率經歷了較大波動,僅1月4日-7日4個交易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貶值1.53%,離岸人民幣更是貶值接近1.8%。

  為穩定人民幣匯率,央行及外匯局隨後緊急採取多項措施,包括對境外人民幣同業存款開徵存款準備金,嚴控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的凈流出上限,要求銀行加強跨境人民幣流出業務的真實貿易背景審核等。再加之去年出臺的對開展代客遠期結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收取風險準備金等措施,市場普遍認為,目前相關決策部門旨在通過管制資本外流,防止人民幣匯率再次出現大幅波動。這也引發了市場對於全面資本管制的擔憂。

  潘功勝表示,當前中國國際收支狀況基本平穩,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總體可控,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保持了基本穩定,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不過,雖然資本項下放開是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目標,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長期目標與短期策略並不衝突,當前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管理實屬必要。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原委員余永定近日撰文稱,無論採取什麼匯率政策和建立什麼匯率制度,在當前中國都應該加強資本管制以防範金融風險的逐漸積累和突然爆發。

  “中國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的經驗證明,資本管制是遏制資本外流和外逃的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資本管制越是有效,匯率改革的空間就越大,為使人民幣穩定所需要的貶值幅度就越小,外匯儲備消耗就越小。”余永定稱。

  潘功勝指出,對當前的中國經濟要有全面客觀的認識。總的看,當前中國經濟仍運作在合理區間內。在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速放緩、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2015年中國經濟保持6.9%的中高速增長是非常難得的,而且這一增速是在中國經濟總量已超過10萬億美元的基數上實現的。潘功勝強調,中國經濟增速的變化,有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原因,也是中國政府主動調整政策的結果,有利於中國實現更加可持續、更高品質的增長,也有利於全球經濟再平衡。

  潘功勝表示,未來中國將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平衡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和風險防範三者間的關係,實現經濟持續平穩發展,為全球經濟增長和再平衡發揮重要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