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央行出手穩匯率 暫停渣打、德銀等外資行外匯業務

  • 發佈時間:2015-12-31 05:09: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孫璐璐 梅菀  責任編輯:胡愛善

  昨日人民幣外匯市場格外熱鬧。北京時間上午10點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逼近6.61關口,一度下跌逾300點,在岸和離岸價差擴至逾千點,引發市場強烈關注。午後外媒報道稱,央行為穩定人民幣匯率,暫停個別外資行跨境及其參加行的境內外匯業務。而在北京時間下午4點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出現急劇拉升,短短40分鐘漲逾300點,截至22時報收于6.57附近。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央行確實對個別外資行進行窗口指導,暫停其跨境及其參加行的境內外匯業務,目前涉及的外資行包括渣打銀行、星展銀行、德意志銀行等。

  據一外資行人士介紹,目前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價差較大,境外銀行可通過境內代理行購買或售出人民幣,從事跨境人民幣購售業務等存在豐厚的匯差套利空間。

  事實上,此次干預和8月份新匯改後央行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有一定的延續性,基本格調都是防止過度套利和資本外流。在8月份新匯改之後,人民幣也曾經歷過一波快速貶值,央行隨後決定對代客遠期結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收取20%的外匯風險準備金,以提升跨境套利成本。

  對於人民幣匯率,監管層是否存在過度干預,市場對此頗有爭議,在興業銀行和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看來,包括8月份新匯改以來央行眾多的人民幣匯率政策都是“趕考”特別提款權(SDR),這次匯改本身就使得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更加市場化,所以這些政策看似是一種干預,實則是為了滿足IMF對人民幣加入SDR市場化的考核。

  12月的最後一週,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和即期匯率雙雙跌至四年多以來的最低點,市場的人民幣貶值預期再起。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表示,人民幣走貶有年末較強的季節性外匯需求因素;同時,隨著開年個人5萬美元的年度購匯額度得到刷新,在人民幣貶值情緒的影響下,市場對於年後是否出現個人集中購匯的情況存在諸多顧慮,進一步強化市場對近期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此外,外匯局即將推出新的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又在近日收緊了境內機構外幣現鈔收付的相關規定,加深了市場的憂慮情緒。

  實際上,自11月以來,央行出臺了一系列旨在穩定人民幣匯率(尤其是離岸人民幣匯率)、防範資本外流的外匯管理舉措。11月中旬,央行暫停部分境外人民幣清算行及參加行通過境內銀行間進行人民幣賬戶融資和債券回購交易,通過控制向外拆出人民幣的渠道和規模,限制人民幣跨境套利及提高境外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做空的成本。12月初,央行暫停機構申請新的人民幣合格境內投資者(RQDII)相關業務。上述外資行人士稱,由於此前很多中資金融機構通過此渠道實現資金“出海”投資,該渠道暫停後將對資金“出海”産生很大影響,央行此舉旨在緩解資本流出壓力。

  因此,近日暫停個別外資行跨境及其參加行的境內外匯業務,也被市場普遍認為是此前穩定匯率措施的延續。

  不過,自今年8月匯改以來,央行一系列穩定匯率的舉措並未消解市場關於人民幣中短期走貶的預期。外匯局昨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三季度企業外幣債務去杠桿和藏匯於民的趨勢繼續疊加。截至9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餘額為等值15298億美元,較6月末減少1503億美元。外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境內市場主體積極償還貿易融資項下債務款項以規避匯率風險,通過財務運作優化本外幣資産負債結構,以及部分境外金融機構和非居民存款配置調整等,都是外債餘額減少的主要原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