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貶值過快 強化干預預期

  • 發佈時間:2015-12-31 02:10:0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經過12月中上旬的一輪急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刷新了近四年半低位,此後轉向橫盤整理,原以為人民幣有望平穩跨年,豈料本週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再度出現快速貶值。12月30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6.50元關口告急,離岸即期匯價則一度跌破6.60元關口,在相繼刷新四年多低位的同時,兩地匯率差價走闊至超過1000點,反映出境內外市場空頭氣氛均較為濃厚。

  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元有所回調的情況下,近期人民幣加速對美元貶值體現了居民財富及國際資本在本外幣資産上再配置的趨勢。從當前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出發,人民幣對美元的調整壓力難言釋放完畢,但過快的貶值以及境內外過大的差價也需要適當的干預,央行出手維穩的可能性在加大,而資金外流與匯市干預造成的本幣流動性緊縮或需央行通過降準等措施予以對衝。

  新低不斷 人民幣勢弱

  12月30日(本週三),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設于6.4895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調31基點,且是本週連續三個交易日遭調低,近三個交易日累計下調182基點,該中間價也因此創下2011年5月30日以來的新低。

  境內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市場價跌勢稍緩,但弱勢特徵依然明顯。12月3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即期詢價交易多數時候在6.49元一線橫盤,但早間開盤報6.4938元,徑直低開86基點,6.50元關口告急;該匯價尾盤收報6.4902元,全天跌50基點,本週前三個交易日累計跌139基點,調整幅度小于中間價,但12月29日一度跌至6.4948元,同樣刷新了2011年5月以來的低位。

  香港市場上,離岸人民幣對美元跌勢又急又重。12月28日、29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分別下跌182基點、154基點,30日,離岸人民幣在亞洲交易時段持續跳水,6.60元關口不保,匯價最低跌至6.6106元,創了近五年新低。以該匯價計算,本週以來三個交易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最多時跌近700點。不過,在創出階段新低後,離岸人民幣驚現快速拉升,疑似遭外部干預。

  與此同時,近期離岸人民幣領跌,導致境內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差價再次大幅走闊。據WIND數據,12月30日盤中,兩地人民幣價差多數時候一度接近1200基點,創了有數據紀錄以來的新高。

  人民幣急跌或引干預

  人民幣對美元自11月以來走出新一輪跌勢,進入12月後更是呈現快速貶值的走勢。據統計,12月4日起,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曾連跌10個交易日,累計貶值865基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亦加速走貶,到12月17日美聯儲升息預期兌現,離岸人民幣累計貶值1458基點。但從12月18日起,人民幣對美元有所企穩,在岸即期匯率甚至一度連漲六個交易日。曾有外匯市場人士表示,人民幣對美元貶值速度較快、時間較長、幅度較大,對短期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消化較充分,加上美聯儲升息靴子落地後,美元漲勢放緩,人民幣對美元有望平穩跨年。

  本週人民幣再現急跌或許表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調整壓力仍未釋放完畢。美聯儲升息預期推動美元走強,是12月初以來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一大誘因。據業內人士分析,人民幣匯率指數考察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匯率的變動,在貨幣籃子中非美貨幣整體對美元貶值的情況下,要維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意味著人民幣需對美元貶值。

  而結合美元表現來看,近期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並不僅僅是順應非美貨幣的走勢而進行的調整,很大程度上也是匯率自發調整所致,是投資者用腳投票的結果。12月以來,美元指數實際上有所回調,在此情況下,人民幣加速貶值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短期的趨勢性力量。

  歸根到底,人民幣對美元自身存在調整的需要。當前中美經濟與貨幣政策存在週期性的差異。市場機構認為,美聯儲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的過程仍未結束,2016年美元仍有數次加息可能,中美兩國利率此消彼長,利差持續收窄,居民財富及國際資本在本外幣資産上的再配置,使得美元需求上升,人民幣對美元有貶值壓力。之前人民幣在較長時間內延續軟盯住美元的策略,與中國經濟下行的基本面愈發脫節,自身已積累了較大的調整壓力。而在年底時點上,季節性購匯需求大,資金外流現象比較明顯,因此容易造成人民幣快速調整。

  交易員稱,目前市場看跌人民幣預期仍較重,離岸和在岸價差較闊也加重在岸匯率下行壓力,綜合起來看,人民幣對美元跌勢難言結束。但短期過快的貶值和過大的差價,可能進一步加劇資金外流,不利於本國金融體系穩定,因此貨幣有必要進行適時的干預。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有報道稱,人民銀行已對個別外資銀行進行窗口指導,暫停其跨境及其參加行境內外匯業務至明年3月底,被暫停的外匯業務包括現貨平盤等。近期在岸與離岸價差較大,如果從事套利交易將獲利豐厚,央行此舉旨在封堵套利渠道,被認為有維穩匯率的信號。

  匯市波動提升降準可能性

  對於本幣市場而言,近期外匯市場波動既是風險,也可能蘊含機會。有券商報告就表示,央行干預匯率,可能進一步增加本幣流動性壓力,仍有必要降準以進行對衝。

  國泰君安固收日報指出,從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來看,央行出手干預在岸人民幣市場穩定匯率的概率較高,央行外匯市場上拋美元收人民幣的操作可能會對國內流動性狀況造成一些不利影響,同時考慮到加入SDR之後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增大,預計12月份外匯佔款流出現象將更加嚴重,春節前央行降準的概率將提高。

  此前央行公佈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餘額減少2213億元,央行外匯資産減少3158億元,這當中主要是居民增持外匯資産、購匯需求上升所致,如果央行主動干預市場,增加外幣流動性供給,則外匯佔款減少的現象可能進一步加重。業內人士認為,為保持本幣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釋放流動性的壓力在加大,而從期限和規模上看,降準確實是比較合適的政策工具。

  境內外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