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葉檀:中國外匯儲備還在可控範圍

  • 發佈時間:2015-09-07 07: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鄭夢琦

  對於中國來説,只要GDP維持在5%或6%以上,只要産能過剩不産生鏈條式的企業倒閉,起碼還有相當長的時間可以為改革換取空間。

  本週,中國央行將公佈最新的外匯儲備數據。

  全球都在關注這一數據,關注中國能不能穩住人民幣,關注全球資金的流向。目前主要看三個方面:中國外匯儲備、順差與資金流出速度以及中國實體經濟情況。

  中國外匯儲備的確有所下降,但還沒有到讓人民幣匯率失速下滑的程度。原因有三:

  第一,外匯儲備雖下降,但還在安全範圍之內。

  中國外匯儲備在去年6月達到3.99萬億美元的峰值後下滑,今年二季度,我國外匯儲備較一季度減少400億美元,為連續第四個季度縮水。

  央行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降至3.65萬億美元,連續3個月下降,黃金儲備環比減少31.6億美元,至592.38億美元。考慮到央行穩定人民幣匯率、資金流出等因素,預計8月外匯儲備將繼續下降。

  國家外匯管理局總經濟師黃國波曾表示,IMF提出了所有綜合指標,考核一個國家外匯儲備的合理水準。該指標認為,一國的外匯儲備應相當於該國的30%的短期外債、10%~15%的證券投資(比例大的適用於固定匯率制國家)、5%~10%(5%對應的是浮動匯率制國家,10%對應的是固定匯率制國家)的出口和5%~10%(比例大的適用於固定匯率制國家)的廣義貨幣(M2)總和的100%~150%。

  按照這一標準,花旗銀行進行計算,中國央行應該擁有至少2.6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因此可以説,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相對充足。

  第二,外匯儲備是否充足,還取決於資金外流的速度。

  為了維繫人民幣匯率,央行可能拋售美債、黃金等。據彭博社調研數據,預計8月外匯儲備為3.58萬億美元,較7月份下降710億美元。有業內人士估計,8月份價值效應約為210億美元,主要與歐元兌美元匯率上升有關,這意味著儲備基本流變動為920億美元。

  結合8月份490億美元的貿易盈餘,以及假定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受服務外流出現下降這兩個因素考慮,基本凈資本外流可能高於1000億美元,這一數據與市場預期相比顯得較為合理。

  也就是説,順差在下降,而資金在外流。國人熱衷於在境外消費,企業在境外投資也有支出。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中國資本外流最大的渠道來自於企業部門貸款和貿易融資的大幅下滑,資本流出的同時也是企業去杠桿的過程。

  另一個影響資本外流的重要渠道是“凈誤差與遺漏”,很多人把該項視作熱錢進出的風向標。法興銀行中國經濟師姚瑋指出,“該項目作為統計剩餘,竟成為第二大外流渠道,表明形勢並不輕鬆。我們發現該項目對人民幣走勢和預期非常敏感,意味著這可能不是一個偶然現象,而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從數據來看,資本外流的風險從低位略有上升。

  如果資金瘋狂流出,央行不得不採取非常手段加以控制。幸運的是,這還是可以控制的。加緊反洗錢、加緊對資金流出境外的監管、調查企業在境外投資的真實性、調查貿易的真實性,採取上述舉措後,資金預期還會流出,但步伐會大幅放慢。實際上,一部分國人在把手中的人民幣換成美元後,仍然留在境內可控銀行的賬戶上。這是央行很長一段時間似乎並不怎麼擔心的原因之一。

  第三,對中國實體經濟的預期直接決定了市場是否會繼續拋售人民幣。

  8月11日之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大幅下跌,在跌到下一個平臺之後,央行花大代價穩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這並不容易。從離岸市場上看,投資者對人民幣信心仍顯不足。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筆者並不非常悲觀,雖然人民幣兌美元下挫,但總體還算可控。政府披露了真實但並不漂亮的PMI數據,這説明管理層不希望用虛假的數據抬高人民幣,而後由自己去吃力地“抬轎子”。

  對於中國來説,只要GDP維持在5%或6%以上,只要産能過剩不産生鏈條式的企業倒閉,起碼還有相當長的時間可以為改革換取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