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改十年:人民幣兌美元升35%
- 發佈時間:2015-07-22 09:31:22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田燕
昨天,我國匯改已歷經整整十年。2005年7月21日,央行決定讓人民幣與美元脫鉤,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當天的8.2765變為十年後的6.1199,累計升值達35%,如果算上通脹水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幅度高達50%以上。但引人注意的是,昨天人民幣中間價已調至超一個月來新低。人民幣匯率何去何從?
短期:
人民幣料不會大幅貶值
縱觀全球,近期希臘債務危機重燃、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分化,這些因素左右了外匯市場的走勢。美聯儲更是打算在今年晚些時候上調短期利率,這在今年早些時候推動美元兌日元升至10多年高點。自5月初以來其他亞洲貨幣兌美元下跌了逾3%。但人民幣巋然不動,自5月份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僅下跌0.01%。
澳新銀行駐新加坡的外匯策略師Khoon Goh坦承,雖然人民幣與美元目前沒有正式掛鉤,但該匯率目前最接近穩定期;儘管近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劇烈,人民幣匯率依然相當穩定。
過去一年,我國政府採取了強有力的刺激措施來提振國內經濟,但並沒有推動人民幣貶值。讓本幣貶值通常是一國尋求提振出口、進而促進經濟增長時常用的策略。
相反,我國正試圖避免其他許多新興市場國家曾犯過的錯誤。其他國家開放資本賬戶的速度過快,允許資金自由跨境流動,導致本幣大漲大落,上世紀90年代泰國就曾出現這種情形。
我國追求貨幣穩定性背後的一大因素是,希望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簡稱IMF)的特別提款權籃子,獲得與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同等的地位。IMF將於今年晚些時候考慮是否納入人民幣。
保持貨幣穩定性還凸顯出我國正試圖引導中國經濟走上消費拉動型增長,而不是過去的出口拉動型,依靠人民幣貶值來提振出口。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央行外匯儲備減少暗示著,央行可能一直在買入人民幣,以保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保持堅挺和平穩的走勢。本月早些時候,中國央行公佈的數據表明,今年第二季度的外匯儲備較前一季度減少400億美元,至3.69萬億美元。
在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副院長朱寧看來,目前人民幣匯率是處於比較均衡的狀態,但今後可能有10%左右的波動幅度。
“最近人民幣貶值壓力比較大的原因是經濟增長放緩”,朱寧表示,國際資本流動有撤出新興市場趨勢也導致了這種預期,但這都是暫時性的,今後會逐漸穩定下來。
長期:
人民幣匯率波幅將增大
但更遠的將來,人民幣匯率走向變得更加難以預測。
澳新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昨天對本報記者表示,由於中國加大貨幣政策的寬鬆力度,未來如果資本賬戶進一步開放,人民幣的匯率將難以保持在穩定的水準。預計,銀行的存款利率未來將下調至1.75%,而7天回購利率可能低於2.5%。與此同時,美國可能在9月份之後開始加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的息差將慢慢減小,這意味著中國的金融和資本賬戶逆差將進一步擴大,未來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將會上升。
此外,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不太可能放棄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而資本賬戶開放是目前最高領導層設定的改革目標,唯一的選擇就是讓人民幣匯率根據資本流動而自由浮動。這意味著,在年底IMF決定是否將人民幣納入SDR一籃子貨幣後,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將增大。
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最近的一次調整是2014年3月17日,人民銀行將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匯率正接近合理均衡水準,但市場以供求關係來決定匯率還不是很充分,“匯率上下波動不夠,再加上中間價影響,完全找到合理均衡水準還需要時間”。
專家預測:
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兩年內或趕超日元
公開資料顯示,從2009年中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開始試點到目前接近6年時間,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從2009年的0.02提高到2014年的2.47。截至2015年二季度,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已上升到2.9,距離日元的差距不足一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認為,當前人民幣國際化的初期目標基本實現,人民幣很可能在兩年之內超過日元,成為第四大國際貨幣。
中金公司最新報告稱,進一步對境外資本開放銀行間市場是實現資本賬戶自由可兌換這一既定目標的重要進展。央行上周發佈通知稱,境外央行、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等相關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市場,向央行提交銀行間市場投資備案表即可;同時放開投資額度限制,相關境外機構可自主決定投資規模。央行數據顯示,作為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的試點已由香港擴展至13個國家和地區,總批准額度達970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