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外匯 > 外匯機構專欄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即期匯率罕見暴跌 歐版QE是導火索

  • 發佈時間:2015-01-27 08: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玉函  責任編輯:孫毅

  在歐元區打開水龍頭後,人民幣匯率近期也受到了波及。繼23日人民幣即期匯率大跌222基點後,26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收盤報6.2542,繼續大幅貶值254個基點,創2014年6月來新低。盤中最低跌至6.2569,逼近跌停位。央行公佈的人民幣中間價也在連續貶值。

  業內人士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釋放出了央行主動貶值的信號,而在週邊貨幣競爭性貶值的當下,人民幣也可順勢貶值。

  創歷史最高跌幅

  昨日即期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大幅低開,盤中最低觸及6.2569,暴跌近300點逼近跌停位,即匯率中間價的2%,這是官方允許單日浮動的下限。

  根據央行規定,自2014年3月17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即每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的交易價可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對外公佈的當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上下2%的幅度內浮動。按照昨日即期匯率盤中最低價6.2569計算,較中間價折價達1.935%,直逼2%跌停位置。中國銀行外匯交易中心交易員説,這創下歷史最高跌幅記錄,非常罕見。

  央行公佈的人民幣中間價也開始同步貶值。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384,較前一交易日下跌42個基點。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調,兩日累計下跌137基點,創下去年12月5日以來的最低水準。

  “這與過去的人民幣即期匯率貶值而央行公佈的中間價升值的態度明顯不同。”一位不願具名的銀行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央行此前通過中間價來為人民幣護盤,而此次中間價貶值則釋放出了不同的信號。

  “人民幣浮動幅度的擴大或許已近在眼前。”澳洲聯邦銀行報告指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2012年和2014年的下跌,最終都迎來了浮動幅度的擴大和人民幣的進一步走軟。渣打銀行北亞外匯、利率及信貸交易主管上周也表示,如果人民幣繼續呈現雙向波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浮動幅度可能會從當前的2%擴大至3%。

  歐版QE是導火索

  “此次人民幣急速貶值,導火索是歐版QE等週邊因素。”上述銀行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受歐洲萬億QE的影響,23日,1歐元對人民幣6.9795元,較上個交易日下降1409點,一舉跌破“7”整數關口,再次刷新歐元正式流通13年以來的新低。

  歐元區上周公佈準備實施的量化寬鬆計劃,對歐元匯率構成持續壓力。利空消息作用下,歐元對美元匯率跳空低開,美元指數漲至95.00關口上方。業內預計,美元指數的持續強勢勢必會打壓其他非美元貨幣。

  事實上,近期外匯市場的確有不小動靜,先是盧布暴跌,後有瑞士央行意外宣佈取消瑞郎對歐元的匯率限制,再有歐元區的量化寬鬆計劃。週邊的不穩定也令人民幣頗受衝擊,行情軟體顯示,人民幣匯率從去年12月初就開始持續貶值。

  “自從美國率先推出量化寬鬆後,美元對手盤,包括人民幣、日元、歐元等非美元貨幣均開始‘遭殃’,”金元證券投資顧問徐傳豹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在美國科技(矽谷)和金融(華爾街)的驅動下,美國經濟走出衰退,失業率下降至6%左右,經濟增長也有所恢復,因而率先退出量化寬鬆,同時有加息預期。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日本、歐元區等則仍然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實質上也已經開始步入寬鬆階段,在此背景下熱錢回流美國將成趨勢。徐傳豹指出,美國為維持強勢地位勢必令美元階段性升值,相對應的,將加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行壓力。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也表示,歐版QE有助於中國出口增長,但可能導致美元匯率進一步走高,人民幣將進一步面臨貶值壓力。根據央行公佈的2014年12月外匯佔款數據,央行口徑和金融機構口徑下的外匯佔款雙雙大幅負增長,説明央行向市場大規模供應外匯以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認為,人民幣穩定有利於對外直接投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但對勞動密集型出口行業會形成衝擊。

  高盛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暨首席策略師哈繼銘分析,外匯儲備連續兩個季度回落,貿易順差不斷縮小,甚至出現逆差,資本流出上升,此外,由於單位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我國出口行業的勞動力成本優勢越來越小,這都給人民幣帶來了壓力。

  業內認為人民幣可順勢貶值

  “目前行情下,人民幣順勢貶值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主任郭田勇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人民幣已經形成了貶值預期,況且貶值也不一定是壞事。記者了解到,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仍然是升值的,在全球競爭性貶值愈演愈烈、當下人民幣匯率彈性不足的情況下,實際有效匯率過於堅挺將不利於國內經濟復蘇。

  而從近日央行公佈的中間價來看,似乎也有意放任人民幣貶值。“一定程度的有控制的貶值有利於出口增加,進而提升國內經濟增長水準。”郭田勇表示,在此過程中,監管層需要注意的是防止出現大幅貶值,引起市場恐慌。

  國泰君安證券宏觀分析師薛鶴翔指出,短期內人民幣仍將維持弱勢,中期仍將升值,匯率偏穩為主。對於當前的人民幣浮動幅度,薛鶴翔認為,雖然長期來看,匯改的終極目標是取消中間價,取消浮動幅度,但在短期內央行應該將維持2%的幅度不會擴大。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微網志中表示,當前人民幣有效匯率並不均衡,而是被持續高估,這也是中國經濟遲遲無法復蘇的根本原因。如果人民幣高估被修正,也就是匯率貶值,則中國經濟將輕鬆回到7.5%以上的增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