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上海嚴打非法集資20條亮劍 網際網路金融變過街老鼠?

  • 發佈時間:2016-04-19 08:55:0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4月5日,上海市政府官網發佈《本市進一步做好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被業界稱為“嚴打非法集資20條”。特別是《意見》中“各區(縣)政府要密切關注投資理財、網路借貸等風險高發重點領域,轄區主要商務樓宇、科技園區、招商中心等要明確‘誰引進、誰負責’的招商原則,落實源頭防控”的表述更是引發熱議。

  外界紛紛議論《意見》“太狠”“太簡單粗暴”,可能導致沒人敢租辦公室給網際網路金融企業。那麼,《意見》是否能夠對非法集資起到防範作用?實施過程中還會遭遇哪些阻力?

  “誰引進、誰負責”是懶政?

  專家:應多方把控風險源頭

  對於“誰引進、誰負責”的原則,有人調侃道:“如果中國男足拿不了冠軍,就應該罰球場。”

  網貸之家創始人兼CEO徐紅偉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誰引進、誰負責’的措施將本屬於政府監管的一定責任劃分給商業機構,存在懶政的問題。當然這一舉措也側面反映了政府的無奈,由於線下財富公司的模式蘊含較大風險且難以監管,簡單粗暴也是無奈之舉。”

  上海浦東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執行院長趙曉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租賃方沒有金融監管經驗,單由租賃方來承擔責任是不夠的。他們只是參與監管,主要的監管職責還是由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來承擔。

  上海移動互聯網産業促進中心主任唐才友向記者表示,讓轄區主要商務樓宇、科技園區、招商中心負責,權利義務不對等,執行起來比較難。而這同樣顯示政府管理能力的欠缺。“你希望業主來阻礙犯罪,你也沒有給園區這樣的權力啊!”

  據業內人士透露,其實從四五個月前,就感覺一些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很難在園區內租到辦公室了。而據上海本地媒體此前報道,一家網貸企業註冊地在別的城市,運營地在上海某區,股權結構錯綜複雜,已成為該區政府重點驅逐對象。

  業內專家認為,單追責“租賃方”遠遠不夠,需要對風險源頭進行多方把控,比如網際網路運營商、集資網站ICP(網路內容服務商)備案方。

  徐紅偉認為:“多方把控會降低非法集資企業鑽漏洞的幾率,但是各機構在風險識別、風險處理上存在一定差異,還是應該由監管層統籌。”

  《意見》發動群眾參與防範預警

  《意見》除了對非法集資的“源頭”加以把控外,也考慮到事中事後監管。要求各行業主管、監管部門要加強對所主管、監管機構和業務的風險排查和行政執法,做到早發現、早預防。

  同時,要求發揮第三方監督作用。各行業主管、監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管理、行業保護、行業監督、行業約束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尤其是在行業資訊透明度和共用機制方面建立行業標準。同時,規範、培育優質第三方評級與諮詢機構,構建“政府負責、部門協同、行業規範、第三方評級、社會監督”的多元市場監管格局。

  加快建立舉報獎勵制度,強化正面激勵,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防範預警的積極性。

  趙曉菊坦言,自己傾向於“職責分清、聯合監管、協同監管”的模式。而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任何一種單一的監管形式都存在監管真空,而政府監管和行業協會自律相結合,能起到較好的互補作用。”

  徐紅偉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目前嚴打非法集資需要多部門協同參與,部門之間分工明確,所以基本上可以滿足嚴打非法集資對體制設計的訴求。當然,隨著金融創新發展,也會存在問題事件性質複雜而不易劃歸責任的情況,杜絕監管真空、明確各部分職能就至關重要。同時,在我國市場機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對於缺失主管、監管部門的行業領域,完全依賴市場監管而規避金融風險尚存一定難度。屬地管理可以形成對非法集資的地毯式排查,但總存在一些隱蔽的線下理財機構不易被察覺,這時可以發動全民監督的力量。”

  專家:監管細則出臺前,暫停投資類公司註冊應予以肯定

  就在4月6日,“嚴打非法集資20條”出臺後第二天,有消息傳出上海即日起暫停全部投資類公司註冊,已註冊的需面談。有人稱此舉乃“因噎廢食”。

  唐才友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感嘆:“就在一年前,網際網路金融還是被各區政府所推崇的,過去當大熊貓保護,現在是過街老鼠,這個變化太快了點。”

  徐紅偉認為:“上海這一舉措主要是受最近上海地區線下理財公司風險高企、全國範圍內加強風險防範的影響。這是符合行業監管趨勢的。暫停投資類企業註冊也是從源頭加強風險排查,待相應監管細則出臺及相關配套措施落地後,相信會放開對此的限制。”

  對此,趙曉菊也認為,在更好的遏制辦法與監管措施出臺前,暫停的辦法還是應該予以肯定的。她表示,一些對於如何識別、控制金融風險等基礎知識一竅不通的人進入了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這造成了非常大的隱藏風險。

  趙曉菊還透露,監管機制正在形成過程中,估計六七月份會出臺。

  其實,當前網際網路金融的困境,不止于“監管缺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人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網際網路金融的困境其實是整個國內資金流動的困境,一方面投資人對資金回報有過高的要求,一方面是整個經濟下行,後端做承擔高息的産業寥寥無幾。事實上巴菲特做股權投資每年目標回報率也只敢定15%,不切實際的期望造成P2P資金成本過高,而後端如果沒有頂尖的投資團隊,出問題遲早的事。如果投資人不能真正了解投資,並在大量投資失敗後明白賺錢其實是很不容易的,那麼沒有人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程子彥)

網際網路金融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京天利 19.06 9.98%
2 賽為智慧 18.52 9.98%
3 天源迪科 17.00 6.25%
4 銀之傑 16.53 6.10%
5 恒生電子 62.84 5.1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衛星石化 15.08 -3.52%
2 上海鋼聯 74.30 -3.19%
3 新湖中寶 4.52 -2.80%
4 羅萊生活 14.63 -2.79%
5 東方財富 16.47 -2.7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