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資本大佬爭搶互金入口 第3方支付牌照買殼起價2億

  • 發佈時間:2016-02-25 08:52:0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資本大佬爭搶互金入口 第三方支付牌照買殼起價2億

  資本涉獵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牌照停發將近一年,由於過往支付牌照發放較多,並且暴露了一些問題,監管層在短期內可能不會重啟牌照發放,這使得資本開始尋找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殼公司,進行收購。近日,小米收購了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上市公司也在蠢蠢欲動, 海立美達 擬作價30億元發行股份購買聯動優勢全部股權。作為切入金融消費的重要入口,優質的第三方支付殼公司作價也是水漲船高。

  最新動向表明,多方巨頭正涉足移動支付服務業務,競相角逐移動支付服務市場。有消息稱,小米科技日前已悄然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捷付睿通)。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雷軍

  此前,以騰訊、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廠商通過微信、支付寶二維碼線上支付系統逐漸蠶食商戶線下交易市場,對中國銀聯線下交易霸主地位造成嚴重威脅。

  除了騰訊、阿里巴巴以外,萬達集團亦于2014年底以3.15億美元收購了快錢68.7%的股權,並控股後者。

  2月24日,有支付行業資深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支付是所有網際網路金融的入口,資本大佬對於入口的爭奪十分激烈。未來,行業生態更多的是兼併融合。

  此前,由於人民銀行自從2015年3月發出最後一張支付牌照給廣物電子商務公司之後就再無新牌照發放,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各方資本大佬只能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來收購具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

  當天,石榴殼CEO張英傑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央行暫停牌照發放,具體什麼時候再開閘現在還不清楚,導致現在牌照價格水漲船高,據説一張沒有業務的網際網路支付牌照的價格要價2個億。”

  第三方支付牌照買殼揭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每一張《支付業務許可證》都對業務覆蓋範圍和業務類型做了具體的界定,持證企業必須在規定範圍之內開展業務。其業務覆蓋範圍明確了業務開展的地域範圍,有全國、多省市和單省市的;業務類型包括銀行卡收單、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中的一項或多項。

  對此,原快錢支付一位資深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資本大佬收購標準還是全牌照為主。

  “儘管央行支付業務許可證已經下發了近300張支付牌照,但綜合性的牌照還是很少。多數都是區域性的預付卡型。總體來講,綜合性的牌照更利於展業。”該人士認為。

  而雲信CEO陳忞則稱,以小米收購捷付睿通為例,小米此番收購的背景在於,央行暫停第三方支付牌照發放,使得牌照資源稀缺。

  “通過收購一家企業,可以較快獲得第三方支付資源。並將該資源更多地體現在商業運用方面,而非支付公司本身的業務上。”陳忞分析指出。“通過收購支付公司這一商業佈局,在支付體驗上超過Apple pay的競爭,而得到客戶交易資訊,獲得珍貴的數據,推進自身物聯網的建設和發展。同時,可以在業務上與餘額寶進行抗衡。以支付公司的渠道加上小米手機終端,充分發掘金融交易行為,形成業務閉環。”

  張英傑稱,小米一直在努力做生態,而支付是生態實現閉環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個人認為,小米做支付的優勢在於大量的小米手機和MIUI用戶,但劣勢可能在於小米目前的生態環境下還沒有特別好的支付場景。” 張英傑如是説。

  而在A股上市公司中,亦不乏重兵進駐第三方支付市場的消息。停牌五個月有餘之後,海立美達于1月28日披露資産購買方案,擬作價30億元發行股份購買聯動優勢全部股權,同時定增募資不超過22.84億元。

  根據市場諮詢機構易觀國際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聯動優勢在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中排名第五,在移動應用內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中排名第三。

  上述原快錢支付資深人士稱,就買殼的話,支付業務許可證分業務範圍,一個預付卡牌照的殼和綜合性牌照的殼價格就相差懸殊。

  “資本方收購主要看中兩個能力,一是系統的能力,因為支付公司去跟各大銀行談判,接這個介面,接那個網關,其實還是比較費勁的。二是底層的支付清算的能力和技術以及産品架構也是很重要的,要從頭開始的話,也是挺難的。此外,現有的客戶資源也是資方所看重的。因此,價格差異也會很大。”

  舉例來説,像安邦保險之前申請了一個支付業務許可證,自建系統也有一年時間了,但是,基礎應用就是主流的銀行,其他的應用層面尚未有提及。因此,光買一個殼的話,自建系統、拓展客戶資源等很是費勁的。

  “實際上,有意購買快錢的遠不止一個買家。當初,快錢之所以委身萬達,主要還是價格起了作用。萬達出得起價,也是看中了前者的能力。跟支付寶相比,快錢雖然不是最好的,但總的來説,快錢的底層系統架構、産品的完善性還是比較突出的。因此,資本大佬收購的話,看中的絕對不是一個殼,而是整體價值。”該人士如是説。

  在該人士看來,真正要開展業務的話,只有牌照是沒有用的。有了牌照業務也做不起來。而且,從申請牌照的角度來講,也不是特別難的一件事情。如果企業資質足夠好的話,通過當地銀監局或金融辦的協助指導,在政策放開的情況下,申請牌照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

  “資本大佬收購不會只要殼。自建系統的話,連銀行再牛沒有一年的時間也搞不定。”該人士直言。

  馬上消費金融品牌總監宋錚也認為,“其實,支付公司的底層搭建、運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某種程度來講,支付系統跟金融系統類似,包括軟體系統搭建、交易系統搭建、商戶系統搭建等等。因為每天跟錢打交道、而且連接B和C兩端,既要面對商戶又要面對消費者,所以相比電商系統要複雜得多。面臨的環節多,還要連接銀聯、銀行等幾方的連結平臺,要求協調能力較強。而這些,也就是支付牌照估值的核心所在。”

  對此,信融財富CIO李斌稱,對於第三方支付牌照來説,經營範圍的不同也意味著含金量有所不同。總體來説,第三方支付牌照本身的申請門檻並不高,但是第三方支付是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中重要的一環,有助於打通各項業務節點,屬於戰略佈局層面。“凈殼牌照價格由幾年前的百十萬上升到去年的幾千萬上億,未來隨著第三方支付業務範圍的受限,應該會有所回落。”李斌預計。

  旨在打造金融消費閉環

  對此,陳忞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價值在於它是金融行為的一個環節,可以知道資金去向,記錄客戶的金融行為資訊,具有很高的數據價值。擁有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集團可以得到關鍵數據,容易打造金融消費閉環。

  在李斌看來,如小米收購第三方支付企業,就是一步戰略佈局,是為了打通未來的生態鏈。

  截至目前,市場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評價主要在於其業務的穩定性、交易量方面以及平衡好便利性、安全性這兩方面。“我們認為,支付公司實力具體體現在實時處理數據能力,多通道管理能力,支付安全、快捷,防止盜卡盜刷的能力上。”陳忞如是説。

  有業內人士認為,相對傳統支付渠道,第三方支付存在比較優勢。首先,第三方支付機構起到了支付仲介的作用,承擔交易資金託管和交易監督的責任,保證整個交易過程的真實安全,防止欺詐行為。第二,提供交易效率和便利性,由於第三方支付的定位在於小額高頻交易,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適當降低支付操作的複雜性。

  以網際網路支付為例,作為消費者在完成銀行卡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綁定之後,每次支付只需輸入一次密碼即可,甚至可以設定為免輸入密碼,相比網上銀行的操作簡便許多。第三,降低支付結算的成本。

  同樣,對於商戶來説,如果沒有第三方支付,那有多少家銀行,就要接入多少個銀行網關,對於銀行亦是如此,雙方都要承擔巨大的建設和維護成本。最後,第三方支付的靈活性。第三方支付機構可根據客戶的要求提供個性化的支付結算服務。

  此前,第三方支付在中國已經發展了十多年,從線下的預付卡、銀行卡收單到線上的網際網路和移動支付,市場規模迅速擴大。

  第三方支付機構作為非金融機構在銀行和商戶之間建立起了支付結算通道。第三方支付機構一頭連接銀行,與銀行簽訂相關協議,搭建數據交換和資訊傳輸的線路網路,一頭連接商戶,實現商戶與多家銀行之間的交易結算。

  根據2010 年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第三方支付業務大致可分為三類,分別是:網路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其中,網路支付具體包括貨幣匯兌、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和數字電視支付等。

  而移動支付除了第三方支付機構可以提供,銀行的手機銀行及手機廠商、移動運營商、銀行和卡組織主推的 NFC 近場支付也屬於移動支付的範疇。就目前市場來説,以支付寶和微信為主要提供方的第三方掃碼支付是主流。

  統計數據表明,整個包括移動支付在內的網際網路支付的快速擴張得益於用戶數量的節節攀升。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 (CNNIC)發佈的《第37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已達到4.16 億,較2014 年底增加1.12 億,增長率達到36.8%。網民使用網上支付的比例從2014 年底的46.9%增加到2015年12月的60.5%。

  特別是手機網上支付即移動支付的增長更為迅速,2015年手機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達到3.58億,較2014年增長了64.5%,網民手機網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39.0%提升至57.7%。

  具體就國內第三方支付業務本身而言,李斌稱,這一業務被定位為收單通道業務,第三方支付一方面向銀行支付交易費用(部分交易費用為包年費用,價格取決於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量和談判能力),另一方面向商戶收取交易費用。

  此外,第三方支付在P2P、工資代發等領域以低收費模式保持交易量的同時在電商等領域提高交易費率賺錢。“不過,通道業務本身盈利能力較低,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在考慮做繳費、分銷等增值類應用、以及電商引流等流量變現工作。”李斌如是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