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首批民營個人徵信牌照落地在即 徵信細分市場廣闊

  • 發佈時間:2015-12-31 07:51: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臨近年底,首批民營個人徵信機構牌照落地的呼聲日漲。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徵信機構監管指引》已低調出臺,在機構設立許可和備案、徵信機構保證金、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四個方面設置了監管規定。這似乎預示著徵信牌照很快會公示,個人徵信市場將迎來“開放”。

  “1000億,3000億,5000億,一萬億也不為過。”中誠信徵信董事長孔令強此前曾公開表示,券商對徵信市場千億元的估值僅是針對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徵信的金融服務市場將容量無限。

  市場預期,首批獲牌機構將迎來搶佔市場的先機———快速豐富數據資源,開發信用産品,爭奪客戶資源。但也有知情人士透露,主管部門對徵信牌照發放的屢屢推遲,是因為前期試點並不盡如人意。

  政策紅利釋放

  2015年1月5日,人民銀行發佈通知稱:已印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騰訊徵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徵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鵬元徵信有限公司、中誠信徵信有限公司、中智誠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華道徵信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準備時間為6個月。

  如今,中國人民銀行所要求的六個月準備期早已過去,《徵信機構監管指引》也已經下發,個人徵信牌照隨時有發放的可能。

  “個人徵信牌照的發放,將開啟中國人民銀行監管下以獨立第三方徵信機構作為市場主體的徵信行業大發展的時代。”安信證券分析師趙懷湘如是評價。

  目前,央行徵信中心和民營徵信機構呈現為兩大陣營,前者以商業銀行報送資訊為主流,後者則憑藉各家徵信機構所處網際網路生態圈、股東資源以及第三方數據提供商獲取資訊。中金公司銀行業分析師毛軍華指出,央行徵信中心依靠來自商業銀行的數據供給,其短期內仍將維持主流徵信行業地位,並作為公共性質的徵信平臺服務於各類授信機構;而民營徵信機構基於其數據的獨特性,將提供互補的資訊和服務,但其市場空間尚未打開。

  數據顯示,美國徵信市場覆蓋了1.7億的消費者,佔到全美總人口的85%,每年發佈10億份信用報告,每個月數據處理會超過20億,每年的營業額超過了100億美元。

  “站在網際網路、大數據的時代,我們是完全有機會超越他們的。”一籌備徵信機構的負責人指出,中國徵信的市場化才剛剛起步,龐大的徵信需求正逐步釋放,技術的變革在不斷地推動整個徵信行業的發展。

  數據為王

  看似前途一片美好,但有消息人士指出,監管機構對徵信牌照的發放比較慎重。

  自從央行放開個人徵信牌照後,已有企業信用評級機構、銀行及小貸等信用數據服務商、第三方支付公司、社交和電商巨頭旗下設置的徵信公司以及綜合金融集團旗下的徵信公司在相繼開搶。首批牌照還沒有正式下發,百度、京東金融、快錢、北京安融徵信、拍拍貸等機構已經提交了材料,擬申請第二批個人徵信牌照。

  “最後不一定每家都能拿到。”一擬持牌機構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相比央行徵信中心,首批申請個人徵信排牌照的公司並非複製一個央行的徵信中心,而是基於其數據的獨特性提供互補的資訊和服務,但是大數據蒐集、存儲和處理能力並非所有申請公司均具備。

  平安證券分析師指出,根據國際經驗和徵信行業的産業鏈分佈,個人徵信公司經營成功的關鍵在於數據來源的範圍和準確性、數據處理能力、數據産品是否能夠滿足客戶要求及是否具有多樣性。但就當前行業環境而言,國內民營徵信公司很難達到這些要求。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有各類徵信機構包括企業徵信和個人徵信共150多家,徵信行業年收入約20多億元。我國徵信機構主要分為:政府背景的信用資訊服務機構,20家左右;社會徵信機構50余家,包括尚未取得徵信牌照的8家個人徵信企業。

  “短期內民營徵信與央行徵信中心互聯互通的幾率不大。”中金公司銀行業分析師毛軍華指出,民營徵信機構大概率難以獲得來自商業銀行的信用資訊,即使獲得了,其能夠提供的超出央行徵信中心的增值産品和服務也不多。

  相比政府主導的徵信機構,多數民營徵信機構的數據多來源於自有平臺。目前,芝麻信用的合作企業超過30多家,包括神州租車、PP租車、酒店、婚戀網站、出國簽證等各種生活場景,當用戶的芝麻分達到一定數值,租車、住酒店時就可以不用再交押金,辦理簽證時也不用再辦存款證明。騰訊訊徵信則囊括了幾乎所有中國網民的社交資訊,其平臺有8億QQ用戶,4000億張QQ空間照片,以及騰訊安全積累的反欺詐黑名單數據庫等。

  市場廣闊

  隨著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流行,居民行為數據逐漸在網際網路上沉澱,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都將逐步實現數據化,個人徵信的應用場景更為廣泛。新興場景的出現,擴大了個人徵信的市場空間,同時也提高了用戶體驗,提升了個人徵信的使用黏性。

  毛華軍認為,未來能夠大批量獲取獨家價值數據的機構最有可能勝出,看好網際網路係的騰訊徵信和芝麻信用,以及金融機構係的前海徵信。

  中智誠征信有限公司CEO李萱介紹,做個人徵信必須具備處理大數據的能力,必須具備存儲大數據的能力。這對任何一家徵信企業都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國內所説的大數據徵信,其實是專指網際網路大數據徵信。如芝麻信用,積累了大量的阿里巴巴平臺數據,包括消費記錄、支付數據、水電煤繳費數據、信用卡還款數據等。

  而且,民營個人徵信公司還積極尋找合作夥伴,除了與公安合作,還與銀行展開闔作。如北京銀行和芝麻信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芝麻信用首家合作銀行,雙方將開展信用資訊查詢和應用、産品研發、商業活動等多個方面的合作。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也宣佈與騰訊徵信展開闔作,借助網際網路大數據全面分析客戶消費行為和誠信記錄,為其“網際網路+”戰略提供支援。

  不過,在與央行徵信中心的關係上,民營徵信多為配角。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表示,要以開放的心態做開放的平臺,以大數據徵信做央行徵信的補充。

  “沒有誰能夠僅憑自己的力量可以服務好消費者,特別是在徵信這個行業。”一位徵信行業管理人員認為,整個徵信體系發達與完善的目標是要讓每一個人都能夠享受到公平的信用待遇,這就意味著有些徵信機構會覆蓋更多的人群,也有一些小機構單去滿足一些特定人群的需求。也就是説,徵信産業需要不同細分的持牌徵信機構去完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