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寶駕租車大裁員加劇安全隱患? P2P風控原罪難贖

  • 發佈時間:2015-12-04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這個冬天,寶駕租車的日子不好過。日前,寶駕租車裁員50%的消息在坊間流傳。中國經濟網記者從寶駕租車方面獲悉,公司裁員集中在廣告、行銷、運營等部門,其中分公司的地推人員成為“重災區”,被全部裁掉。

  對於如此大動作的裁員,有業內人士表示,公司裁員很大程度上與缺錢有關。其中,地推人員關乎公司服務細節。如果其被大規模縮減,那麼在交車驗車的環節上,就可能因為人員配備不足,導致很多零散資訊蒐集不夠全面,加劇安全隱患。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安全隱患一直是P2P租車模式屢遭詬病之處。寶駕租車目前就因計程車輛無法收回,陷入到與車主的訴訟拉鋸戰中。上述業內人士認為,P2P租車模式的風控問題更像是原罪,絕非幾家企業短期內能化解掉的。加之現在大多數P2P平臺都是網際網路出身,處理線下問題的能力和渠道不強,未來類似丟盜車追責難的事件恐怕會重演。

  裁員過半或引發後遺症

  秋去冬來,P2P租車市場的寒冬也已悄然降臨。12月1日,多家媒體報道稱,寶駕租車大量裁員。此後,寶駕租車CEO李如彬也對媒體發聲,稱已進行了裁員,從600多人裁至300多人,裁員集中在廣告、行銷、運營等部門,其中分公司的地推人員全部裁掉。

  資料顯示,寶駕租車成立於2014年3月。其官網介紹成,寶駕租車為廣大私家車東和駕客搭建的私家車線上分享平臺,通過寶駕租車網站、寶駕租車無線客戶端簡單操作,車東可以很輕鬆的將閒置的車輛租借給亟需用車的駕客,在幫助他人、結識朋友的同時獲得額外收入;寶駕租車為這種個人間的P2P租賃提供服務支援。

  李如彬透露,未來的半年之內人員、分公司都停止擴張,守著現有的10萬位車主,不再行銷,全靠口碑傳播。補貼也在逐漸減少,開始慢慢向車主收取一定佣金。

  寶駕租車的窘境是行業的縮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P2P租車行業目前正在整體收縮。百度的搜索中,車輛共用的三大player:寶駕、PP、凹凸先後撤下競價排名;第四位player則退出了市場。7月,Cocar正式宣佈暫停租車服務。

  國內P2P租車平臺傳出裁員消息也並非首次。今年4月,有傳聞稱PP租車啟動大範圍裁員,將有13個城市分公司被整體裁員後關閉,同時被整體裁撤的還有總部電銷部門,預計此輪裁員超過600人,但隨後PP租車官方回應稱是公司業務發展中正常的人員流動。

  12月1日,寶駕租車高級市場總監沙松亮也向中國經濟網記者證實了裁員的消息。他表示裁員屬於公司創業階段的人員優化,是公司發展過程中難免的。

  不過,對於此次裁員的影響,業內看法並不一致。有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公司裁員很大程度上與缺錢有關,裁員首當其衝的往往是公司地推人員,但是這些看上去並不那麼重要的人員,卻關乎公司的服務細節。他認為,在地推團隊被大規模壓縮後,那麼在每次交車驗車的環節上,人員配備不夠,就會導致很多零散資訊蒐集不夠全面,造成安全隱患。安全隱患一旦增加,那麼用戶和投資人都可能會因為風控擔憂而退出。從這點上看,寶駕租車裁員也是無奈之舉。

  融資估值將跌落谷底

  在寶駕租車大裁員之前,此前還有消息傳出其B 輪融資或將推遲,且估值將從最高心理預期降到最低值的消息。12月1日,沙松亮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證實了這一傳聞:確實會推遲,具體融資日期可能在12月和明年1月之間。談及融資推遲的原因,他表示:“我們在這輪融資中,除了引入常規的投資方外,還嘗試在上下游産業鏈尋找相關的投資方,耽誤了一些時間”。沙松亮強調,融資推遲與資本市場寒冬也有一定關係,但並非主因。

  即便如此,資本市場寒冬對於寶駕租車的影響依然難以忽略。日前,李如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上半年花錢花太多,下半年都收縮了,融資脫節,估值也在跌。”

  在國內,P2P租車曾經經歷過最“壕”的時代。2014年車輛共用行業正處風口,P2P行業融資消息不斷。

  其中,PP租車2014年3月宣佈獲得紅杉資本領投的1000萬美元A輪融資;同年11月,PP租車宣佈獲得IDG、晨興資本領投的6000萬美元B輪融資;而凹凸租車2014年10月宣佈獲得經緯創投的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並披露了天使投資人是真格基金的徐小平;寶駕租車則在2014年12月宣佈獲得中國平安和啟明創投聯合領投的3000萬美元A輪融資;而友友租車則在2014年9月宣佈獲得1000萬美元A輪融資。

  李如彬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那是個被“資本市場捧壞的年代”,當時他看賬上那麼多錢,就著急。覺得每天花錢太慢,催促下屬説:“你們趕緊花出去啊。”大家天天研究怎麼花錢,怎麼做補貼。

  李如彬記得最瘋狂的時候,一天光是行銷費用,就高達五十萬。同時,寶駕開始大量招人。3個月時間,100人的團隊擴張了600人,進駐21個城市。彼時人員的擴張速度與如今的裁員速度都如出一轍。

  然而,與資本的蜜月期並未持續太久。進入2015年,整個網際網路領域投資收緊,P2P租車遭遇寒冬。寶駕租車也難逃厄運,深陷裁員風波和融資推遲中。

  對於那個瘋狂燒錢的階段,李如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似乎表露悔意。“當年那種瘋狂的燒錢模式太不值得。那時,大家拼的不是産品,拼的是補貼和運營。瘋狂的地鐵廣告、電梯廣告、攻城略地的地推,都是用錢砸出來”,12月1日,i黑馬在報道中引用李如彬的話稱。

  P2P模式原罪難贖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現有的租車模式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以Zipcar和Car2go為代表的自購車模式,國內類似神州、一嗨等傳統租車公司;第二類則是以Uber為代表的配駕模式,國內類似易到用車;第三類是以Relayrides、Getaround為代表的私家車自駕共用模式即P2P租車模式,國內以PP租車、寶駕租車等為代表。

  日前,在某論壇,一位網友針對P2P租車模式感慨:“出租自己的車輛絕對是掙著賣白菜的錢,冒著賣白粉的風險”。該網友提出諸多疑問:租來的車被用於非法運營怎麼辦?出現交通事故怎麼辦?所有人不用擔責嗎?

  這種擔憂並非杞人憂天。據媒體從北京市海淀檢察院獲悉,自今年以來,該院已查處租車詐騙案件近20起,其中利用網際網路租車平臺進行租車的詐騙案件比例達到90%,涉及多家大型租車公司。

  有報道指出,對於通過租車平臺進行惡性詐騙,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犯罪鏈條:犯罪嫌疑人在網際網路租車平臺上租下目標車輛,取車後將承租車輛上的GPS系統拆除,再將車輛以低價抵押或者直接變賣的方式在周邊城市快速銷贓。

  日前,寶駕租車就因為數起丟車案與車主對薄公堂。今年12月1日,有媒體對海淀法院受理的一起租車糾紛案件進行了報道。車主原告閆女士和張女士,分別將自己的轎車通過寶駕租車出租,但車輛交給租客後至今沒有歸還。在與寶駕協商未果後,二人將寶駕租車告上法院,要求其賠償相應損失。據閆女士稱,寶駕租車從租金中扣除了20%作為管理費,但仍然出現了上述情況。相關報道同時提到,閆女士發現租用她車的王姓男子之前有詐騙史,剛從監獄中釋放,他提供的銀行卡從未使用過,寶駕租車並未做檢查

  值得注意的是,寶駕租車日前已針對此案提出反訴,認為閆女士和張女士刻意忽視其不符合盜搶險的理賠條件,對寶駕租車造成了惡劣影響。

  對於該案,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張韜律師認為,網路平臺是否承擔責任,要看其是否存在過錯。一般情況之下,車輛出租方與承租方首先要通過P2P租車網路平臺的資格審查、成為平臺會員用戶後,才能在平臺上進行租賃,此時,平臺與出租方、平臺與承租方之間都分別是各自獨立的服務合同關係,而會員身份資格的審核是平臺能夠提供相關服務的基本義務和責任,因此,當平臺未履行合理審查義務、給會員造成損失時,就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對於P2P租車模式的安全隱患,寶駕租車並非沒有意識到。近期不斷有消息稱寶駕租車與保險公司、安保公司達成合作,加強公司風控。不過,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P2P租車模式的風控問題更像是原罪,絕非幾家企業短期內能化解掉的。加之現在大多數P2P平臺都是網際網路出身,處理線下問題的能力和渠道不強,未來類似丟盜車追責難的事件恐怕還將重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